中国园林网2月21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中研院”《农业政策与科技研究建议书》提到,休耕制度没有任何生产力、也未提供就业机会,却因当局提不出替代方案,持续实施28年;不仅当局目前每年要支付约100亿元(新台币,下同)补助稻田休耕,更造成耕作环境恶化、破坏农村景观,“中研院”在建议书中用“不幸”形容这个状况,建议应修正休耕制度,将休耕农地活化复耕。
2011年举行的全台粮食安全会议决议,2020年时台湾粮食自给率从22%提高到40%。但台湾长期以来“稻米过剩与杂粮不足”并存的低粮食自主率问题严重,目前台湾休耕农地面积已接近水稻种植面积26万公顷;“中研院”建议全面检讨休耕政策。
建议书指出,长期稻田休耕政策影响生产环境,1984年起,当局辅导农田休耕转作,现有休耕地两期作面积共20.3万公顷,其中甚至有5万公顷农地全年两期休耕。
“中研院”建议,当局应检讨休耕农地及现行耕作制度,建立整体配套措施。例如鼓励生产进口替代或具竞争力的作物;结合地方当局,推动地区特产作物等。也可与农地银行、农民学院合作,整合农地租赁,培训农业核心的年轻农民,并配合规划水资源调配,让农业用水更具效益。
活化休耕 “农委会”启动做一休一
“中研院”也建议“农委会”要加强休耕活化,设立农科院。“农委会主委”陈保基表示,“农委会”今年已启动“做一休一”(耕作一期休耕一期)活化休耕地政策,可望活化4.5万公顷农地,借此提高台湾粮食自给率达35%,至少创造10万个工作机会,产值估计达88亿元。
陈保基表示,活化休耕地政策一直是他上任一年多来,最重要的改革重点;他指出,“中研院”列出的问题,“农委会”早就想到,也要把当局每年花100亿元补助休耕,改拿来奖励生产;举例来说,台湾茶具外销潜力,活化休耕地计划日前也将把茶叶纳入“地方特产”,要让原本种茶的桃竹苗、南投等休耕地,不种水稻改种茶叶,收益比休耕、种稻还好。
推荐阅读: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