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于洪区:用废物料建成5座公园

2013年03月11日 09:22辽宁日报金晓玲

中国园林网3月11日消息:道路大修产生的旧砖、条石怎么处理?城市改造形成的弃管土地如何利用?在沈阳市于洪区,这些看起来已经没有价值的废旧物料正在变废为宝:5月春暖花开的时候,5座由旧砖、条石、老树建成的市民公园,将在于洪区居民最密集的地区陆续亮相。

“自从有了这个小公园,我们这群老哥们天天来锻炼,风雨不误。大家就像爱护自己家院子一样照看着它! ”3月10日上午,于洪区东湖市场东侧的东怡园里,正在健身的许连本高兴地对记者说。

东怡园依铁路线而建,长400多米,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原来这里都是垃圾,我轻易不打这过。 ”65岁的韩师傅也是个热爱运动的人,东怡园建成之前,他可以选择的健身地点离家最近的也要走四五十分钟,“现在好了,出了小区就到花园。 ”

“这园里的3个凉亭、4座长廊都是用旧物建的,铺甬路的砖也是旧的。我们把从拆迁改造工地捡回来的木头修整修整,再刷上漆,做成亭子、椅子、扶栏,旧物利用不浪费,还方便市民。”于洪区城乡管理局局长杜玉潭向记者介绍,“就连篮球场上的篮球架子也是旧的。 ”

因为面积小等原因,城市改造留下的弃管地往往成了垃圾堆积地,工地开槽挖掘的弃土往往作为建筑垃圾处理,而废弃的砖石、树木等也通常被丢弃,很可惜。在杜玉潭看来,这其中大量资源可以回收利用。

2011年秋天,杜玉潭号召全局职工将市政道路改造及日常维护后产生的方砖、花岗岩边石等废弃建筑材料“随产随拣”,并按照材质不同,循环利用于铺装甬道、人行道方砖维护等工程中。

在城市各个征收地区现场,村屯的沟旁、路旁,也时常可见杜玉潭“淘树”的身影。 “树木移植不仅可以节省资金,更重要的是能缩短"绿树成荫"的周期,城市的历史也不会被硬生生地割断。 ”

去年,作为全区的重点民生工程,东怡园、吉利园、和泰园、青铜文化公园、依云北郡5座主要由废旧物料搭建的市民公园陆续启动建设。工地开槽弃土无偿排放到绿化工地,弃树、旧石搬进来,“专业施工、车辆机械、绿植养护的材料、人工费用全省了,我们都有专门的人员和力量,花钱的地方也就是买点水泥等必须用的材料。 ”

杜玉潭粗略算了一笔账,如果走招标程序、材料全部全新购入,5座公园的工程造价至少在1500万元以上,而事实上他们只花了100多万元,就把5座公园建成了。 

推荐阅读:

香港公园举办非洲紫罗兰展览(图)

浙江温州:百个滨水公园捐资认建

山东:临沂一村民斥资千万自办“乡村公园”

上海:顾村公园上周迎客2.8万 樱花月底进入盛花期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