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周干峙:美丽中国抢救大树生命 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2013年03月12日 15:17中国园林网

两院院士周干峙在“抢救大树生命专家交流座谈会”发表主题报告

两院院士周干峙在“抢救大树生命专家交流座谈会”发表主题报告

中国园林网3月12日消息:中国园林网现场报道,2013年3月12日下午两点,“抢救大树生命专家交流座谈会”在杭州太虚湖假日酒店顺利召开!两院院士周干峙做了题为“美丽中国抢救大树生命 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的主题报告:

很高兴这次到杭州来,我回想我从当高中学生的时候就来杭州,就来萧山,那是1946年。那个时候45年抗战胜利了,上海先解放,但是上海到杭州的铁路,我那个时候在上海念中学,高中二年级,有幸我们有一位英文老师知道各方面的情况,他就首先带着学生来,所以我就有机会第一次来杭州。说老实话,来杭州以后接受了教育影响很深。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宾馆,就住在西湖边上的庙宇里面,但是看到了西湖景色,从此种下了“美丽城市、美丽河山”,从此种下了爱国爱家乡。

我一直在上海,我都不知道杭州有那么美好的景色。所以以后又来了,但是做工作以后又有幸来杭州,因为我选择了搞建筑规划,当时这方面的人很少,杭州的人也很少,所以我在北京就有机会一开始就陪专家们来,那个时候苏联专家、波兰的专家来杭州,哪一次我都陪着来。所以什么叫好的环境?什么叫好的城市?外国人都为此陶醉,那个时候就到萧山,因为在杭州看不到萧山的现状,从县志上知道杭州有36景,萧山也有36景,萧山湘湖周围,越过钱塘江,真美,农村的景色、古城的景色,其实那时候萧山因种种原因小城镇已经败落,环境已经遭到破坏。遭到破坏的原因现在慢慢的清楚了,就是历史的原因,我们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萧山跟杭州是几千年来互为起落,杭州没有发展以前越国就在这一带,越王勾践遗址就在这里,慢慢的30年河东、30年河西,水挪到北面来了,所以西湖发展起来了,这个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这里有一个寺庙,但是后来荡然无存。

我觉得今天来了以后我特别高兴看到了历史的前景,简单地讲特别是我们建国以后经过64年建设的经验,我觉得真是我们又面临着一次大发展的机会,而且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我们的基础很好,经验很足,十八大有了很好的总结,很不容易,历史的经验。所以我觉得使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现在目前面临的问题也好、要求也好、下一步的工作也好,都不一样,所以是一个充满了机会、充满了非常光彩的前景这么一个阶段。我觉得突出的我感觉到,我们的城镇发展如果从大的历史的角度来看起起伏伏是必然的,现在叫做城镇化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机遇,我们现在再讲城镇化已经跟建国以后历次讲的不一样了,城镇化讲的很早,都不一样了,因为我们知道城镇化跟我们“三农”问题密切相关,我们知道城镇化跟环境问题密切关联,懂得了很多的关系,所以现在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比以前要复杂得多了,想到的问题多得多了。我怎么也不能想象到就在这个地方,叫做“杨夕古庙”会恢复,杨夕古庙在解放以后什么也没有,现在不仅古庙搞起来了,这次来看古树又起来了,叫做古树+古庙了。所以就改善了我们的环境,我觉得产生了许多新的希望,咱们叫做古庙、古树,自然条件恐怕我们的祖先都没有想到会变成这个样子。 

当然,在这个中间还有许多困难,回过头来想想一点也不奇怪,恰恰我们又增加了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对于改善环境,提高自然的水准,恐怕越来越有希望了。我们南越地区历史上应该讲都是环境好的地方,绍兴那里的叫河姆渡,河姆渡是七千年以前,那个时候就有这样一种文化、环境、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后来衰落了,后来慢慢挪到了江北去了。全中国特别是环境根本不存在树木这个问题,到处是树木,中国不是一个缺树木的国家,到处是树木。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砍伐,中国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一代一代人都要靠砍树来盖房子的,所以破坏一批树木。但是到了一定程度物极必反,后来又走到现在更加明白树木是不可缺少的生活要素,所以把环境问题提到过去从来没有的高的位置,那么在这样一个大环境底下,当然会有很多困难,过去是几千年来积累的,现在恢复一点是不容易的。但是经过多年的探索、摸索,我觉得在萧山地区出现这么一些经验,就是古寺也恢复了,古树也恢复了,古树恢复了,屋顶也绿化了。

以前大概很少历史上房顶上都是“戴绿帽子”的,现在就不同了,我在去年到西南去看,四川的一些城市去看,规模相当大的绿色环境,现在要追求环境改善,要改善环境基本条件就是绿化,不绿化不行。大家各方面想办法以后,老树也好、小树也好,年轻的、年老的,像人一样的,都好了。所以我觉得过去我们讲好的自然环境但不太具体,现在看起来完全有可能在一代人或者是几代人的手里改变环境,这是了不起的大事情。所以我昨天看了树以后,我觉得当然这只是我们说的绿色环境当中的一环,不是全部,但是可以看出来我们所追求的,我们现在所讲究的已经是非常现实的事情了,所以身逢其时,非常高兴,能够把我们一个伟大的国家环境状况能够真正在一代人或者是几代人手里改变,所以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绝不能放弃,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竭尽全力把这个事情推进,而且现在看来很有希望,这个希望所在就在于我们的办法比以前多了,比以前多得多了,以前不知道到外头空地上栽树,不知道到屋顶栽树,以前不知道移大树,手段不一样,所以所谓绿色环境的问题是更加现实更加丰富多彩,所以我觉得在面临这么一个局面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所以我也有希望不断地再来杭州,我刚才讲的是40年代来了,50年代来了,60年代来了,70年代来了,大概没有超过10年的,一直参与杭州的规划建设。杭州规划建设过程中也是有争论的,说西湖边上不要盖高房子就是历史上的争论,我觉得我们现在特别好的一条就是很多地方可以作出样板,杭州跟别的地方也不大一样,杭州的高房子效果不是太好,我跟人家争论的时候,有些高房子要承认它有必要,但是问题是不能像现在这样盖的密,盖的密以后很多问题。将来我觉得我们面临的就是要把中国的大地恢复到一定程度的绿色,使我们环境真正适合于人,真正为我们健康服务,这不是不可以,因为国外已经有很多经验,国外并不见得都是盖高密度高层建筑,昨天看到我们有法国回来的同行,你说巴黎还有高房子吗,没有了,就是在郊区,东面一个新城都是矮房子,也有继续盖的,但总的来讲大家办法越来越多。

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跟以前不一样了,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总结,现在要拿出好的样板,今天我们有很多方面的经验教训,不仅是屋顶要绿化,墙面也在绿化,我们不仅光搞绿化,而且跟节能结合起来,这里头的文章多了,有这么好的机会,所以我千言万语我觉得我们生在这个好的时代,有这么一个好的机遇,大家一定要想办法把我们绿色的环境、绿色城市建设好,保护好。绿色城市不能不搞,能够把它办好!

另外,我很感谢现在有一些先行的单位,因为它要试探,要先走,都会碰到很多困难,困难有时候还是很有挑战的,一定要大家互相支持。总之,把这件好事情办好!

我就讲这些,谢谢!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