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之殇不容忽视 聚焦两会上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2013年03月13日 14:54中国风景园林网整理

中国园林网3月13日消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然而,在这一切的背后,却是负荷累累的资源环境代价。作为世界的一员,一个新兴的大国,中国的发展也牵动着越来越多世界居民的心。去年十八大的召开,在提了多年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之后,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说法。中国,在改革开放了三十多年,在一直追寻的致富之路上,仿佛要来一个华丽转身。

然而两会之前,全国许多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鲁地区等区域,大气污染程度十分严重,地下水问题也暴露出来。去年两会上,PM2.5监测成为热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种可吸入颗粒物能够导致呼吸道疾病甚至肺癌,危害不言而喻。但引起广泛重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雾霾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乡村还是一二三线城市,都暴露在雾霾中,大家被逼着作出了反映和反思。地下水方面,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的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1.5亿亩耕地受重金属污染……环境话题受到举国上下的高度关注。渐成灾难的立体污染中,谁能独善其身?  

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两会民众关注度环保首当其冲。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成为抵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今年人大各代表团、政协各专委会中提交的议案和提案中,有关环保的内容占了很大比例。

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上午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此项建议时,全场近3000名人大代表报以热烈掌声。

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两会开幕以来,生态环境污染一直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如果要为每一种污染中心语,找一个地理性质的定语前缀,相信每个人给出的答案,可能都跟自己所处地域的相关性更高,而不一定与新闻趋同。如媒体都聚焦北京雾锁连城,十面霾伏,但保定、石家庄,或大庆、牡丹江的空气污染指数未必就比它低。你随便下个空气污染指数的APP,每日瞅一下全国空气污染排行,就知道每日位居污染榜首的若是小城,可能连获得足够的舆论关注资源,都是奢求。关注都稀缺,又何谈治理动力?  

同样,若地下水遭污染真达九成,那么关注地下排污的维度,也不止一个山东潍坊;湖南重金属污染,因镉超标的毒大米,再受关注。但是土壤污染,重金属超标的又何止一个省市?  

世界污染最重的50个城市之中,7个位于中国,有的甚至长期占据这份榜单。一面是对清洁空气和水的期待,一面是对污染情况层出不穷的失望。'环境焦虑症'的背后,是多年来生态赤字、环境长期欠账的结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表示。  

美丽中国三大天敌  

山清水秀不再,到底谁是带毒GDP的背后推手?  

在曾任环保部主管污染防治和减排的副部长张力军委员看来,环境保护最大的压力来自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的冲动。不惜血本,上大项目、大上项目,成为一些地方的经济支撑。不让项目'上马',我就'下马'了。一些基层环保局长有难言的苦衷。  

很多时候,政府官员今天决定上项目,明天就要求做,根本没机会搞环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代表说。  

重结构、松管理、轻处罚,是美丽中国的三大天敌。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认为,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对比环境损失,罚款不值一提。  

雾霾难去、污染难除,根子在发展方式。在某些地方,重点保护企业居然是高污染、高耗能的黑大户。发展经济可以先牺牲自然环境的想法,仍然在一些地方官员心里根深蒂固。所以重招商引资轻环境保护、重财政收入轻污染治理,重经济总量轻空气质量,仍是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污染事件提醒人们,缺乏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呵护,对公共利益和公众关切视而不见,只重经济数据不重环境保护,这样的模式其实是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思维模式在发展经济,违背科学发展观,注定不可能持久。  

要想真正治理污染难题,地方各级政府必须转变观念,转变唯GDP的政绩观,加快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不能以罚代管,一罚了之,要追究法律责任,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让违法违纪者受到应有严惩。环保才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的事业,也只有生态文明,才能绘就美丽中国梦。  

前一段,温州民间有人出重金,重赏泳夫。就是因为河涌污染,触目惊心。杂物垃圾阻塞河道,本该成为一道城市靓丽风景线的城市内河,却因为一些企业的违法排污,和一些生活垃圾的无序管理,直排入河,让城市河涌成为恶臭污浊异味熏天的一条盘亘的黑龙。

民间重赏,其实就是一种情绪发泄,是民间抗议环保不力的行为艺术。不能只当做饭后茶余的谈资,而应重视其中蕴藉的民意诉求。我们倾力关注环保议题,不仅是外在的审美的需求,也非领导的政绩需要,而是最强烈最执着的民意使然。宜居和谐的生存环境,是环保的唯一目的和我们的最终要求――面对这沉甸甸的,哪个部门还好意思再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布那些事关全国民众健康权的污染信息?  

前一段,长治水污染,市长去职,一共38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这也被视为十八大后的治污的一记重拳。对环保问责,权力纠偏的民意期许,两会理当回应。而这种回应不是像某些地方环保部门急着登整版广告表功,而是当辅以制度革新,当问责制度化常规化,让环境维权成本降低,有法可依。恶性污染事件,涉事企业应该承担惩罚性赔偿,要罚疼它,而不是隔靴搔痒。  

这就有待《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规的适时修订增补,适应新形势新需求。而两会正是全国各界精英汇聚,共商国事的最好平台。  

两会与雾霾  

1、提案中的解决路径  

【出台PM2.5监测、考核办法】作为全国政协3号提案,民建中央建议尽快修订并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提案还特别指出,要逐步将PM2.5排放总量纳入到国家约束性指标,摸清PM2.5排放数量、来源及构成,组织开展研究,制定科学减排路线图,出台PM2.5监测统计和考核办法。另外,该提案还建议,对特大城市实施汽车总量控制,对车辆能源进行改革,加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决定。

【灰霾治理纳入政绩考核】农工党中央关于积极应对区域灰霾污染的提案指出,亟须将PM2.5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强化政府监管环境与健康的职责,构建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保目标责任考核体系:(1)实施城市空气质量限期达标,国家制定PM2.5阶段性控制目标及达标期限,并将目标分解到各省及城市;(2)各级政府建立PM2.5监测、评价及考核的具体规范,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指标;(3)各级政府应定期通报、公开PM2.5控制目标完成情况及考核结果;(4)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未能完成PM2.5治理任务且空气质量状况持续恶化的城市,要追究政府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空气立法】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医学专家王执礼教授的提案是《治理空气污染体现科学立法》,提案指出,解决PM2.5等空气污染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立法,要把治理PM2.5作为考核、评估领导干部政绩的标准之一,使环保成为各级政府乌纱帽上的紧箍咒。在王执礼看来,空气污染对人体的损害甚至超过了曾经令国人闻之色变的SARS,他指出,PM2.5危害性在于它的即时性、长期性、后遗性。有些因PM2.5引发的疾病还可能传染给下一代,甚至改变人体基因。  

推荐阅读:

两会关注:城乡规划如何体现低碳生态要求

中国民众期待两会推动落实“美丽中国”愿景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样本

张琼:抚育森林 建设美丽中国[分页]

2、代表委员出谋划策

【最严格的环境和空气标准是应该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分析雾霾天气有三方面成因,一是中国高耗能产业和高污染产业较多,如水泥、制造业、钢铁等行业,在华北地区分布较多;二是和大规模建设有关,工地上未覆盖苫布造成扬尘;三是汽车尾气也增加了细微颗粒物排放。朱之鑫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不光是项目审批,还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这个问题在30年前,恐怕大家还不会认识到,而现在认识到,我觉得是发展理念有了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和空气标准是应该的。

【提升油品质量】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民进上海交大委员会主委黄震解释,大气中的PM2.5含量与汽车尾气息息相关。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缓解雾霾天气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黄震指出,虽然某一城市汽车油品质量高,但雾霾具有区域性特征,环境容量达到一定限度时,劲风、逆温或湿度稍大,就有可能形成大面积雾霾。要改变这种状态,进一步提升油品质量,出台更加严格的油品标准。民建中央建议,对特大城市实施汽车总量控制,加快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加快油品质量升级的决定。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基金。从成品油消费税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弥补生产、销售、使用高标油而多出的成本,以此刺激高标油品普及,也可补贴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其他低排放汽车的购买者。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由于大气污染流动性、区域性的特征,单靠某一省市进行污染防治,已无法达到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目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坦言,要想治雾霾,需要整个区域齐心协力,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同时,要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现行法律进行修订,构建适合我国发展阶段的、适度超前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PM2.5对健康的影响没有足够的研究】 农工党中央经过调研发现,今年灰霾污染期间,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患者发病率比往年同期明显上升。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5.7%,其中呼吸科急诊患者增幅达124.73%。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表示,PM2.5已进入人们的视野,但PM2.5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从来没有研究,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每个阶段PM2.5的构成是不同的,因构成不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绝对不相同。中国的雾霾跟国外的雾霾构成不同,因此,尽管发达国家有相关的研究数据,但中国不能照搬。王宇介绍,中国疾控中心计划在全国PM2.5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开展健康评价研究。目前我国仅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两项大气污染物纳入总量减排约束性指标,污染减排手段与空气质量改善严重脱节,亟须将PM2.5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构建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保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针对一些企业存在的高耗能、高排放现状,致公党中央建议,建立重点碳排放企业信息平台,强化公众的社会监督。上市公司和申请上市的企业应将自身的环保业绩和碳排放情况向社会公示。

民革中央认为,要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与改造。与环境保护法相关的宪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要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常态化提供法律保障。

民进中央则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政府机构改革,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协调管理体制。同时,发挥市场激励作用,一方面争取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至3%,另一方面加快出台环境税,优先征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化学需氧量三个税制,逐步建立绿色税收体系。

土壤污染,法律不能继续成为空白,相关检测体系急需完善,从镉超标毒大米事件中,公众方知道,原来粮储企业收购粮食,竟然不检测重金属指标。

地下水污染监测治理,需要充分资金保障,2012年,相关部门决定在全国建两万多个地下水监测站,但时至今日,仍一个都未建成。全国每年用于地下水监测的资金只有1000万,摊到每个省才20多万,这无疑是杯水车薪。

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最大挑战之一,也正因如此,十八大报告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中,实行五位一体,首次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建设并列。

建设生态文明,许多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都十分有价值,包括制定强制法规,禁止一些有重金属污染可能的产业和企业进入粮食主产区;将PM2.5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在污染防治中引入行政问责制等等。这些建议,完全可以在两会上更深入地进行讨论,形成广泛共识。  

自然保护地立法  

3月1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总协调员解焱向记者透露,今年仅有关自然保护地立法的内容,全国就13个省的接近400位代表、委员提出了相关议案和提案,致公党中央等还提交了团体提案。  

事实上,我们遇到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气候异常等问题,都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关。解焱说。众多提案都呼吁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有效管理,让占国土面积20%的自然保护地有效抵挡住开发的压力,减轻人类活动的破坏,并通过自然保护,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就是我们的生态安全底线。如果这个生态安全底线遭到破坏,我们的居住环境和生存质量将受到直接损害。全国政协委员杨兴平说。  

在今年的两会上,杨兴平将牵头提交有关尽快开展自然保护地立法,捍卫中国生态安全底线的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也表示,建立和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地是捍卫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最重要手段,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致公党中央的团体提案也呼吁,要让自然保护地社区成为保护和发展的主力军。该提案说,将自然保护地社区作为保护与发展的主力军,是实现自然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互相统一和促进的有效途径。  

针对高强度开发和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的问题,致公党中央提出要以生态适宜为标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民革中央提出,成立城镇化生态建设综合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城镇生态建设的规划、管理和实施,超前进行城镇化战略生态布局,规范指导城镇生态建设实践。  

绿色农业发展

中国民主促进会向大会提交的28件提案中,民生与环保领域提案最多,分别为11件和6件。

而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一号提案,更是由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提案,提案重点关注了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破坏、污染日趋显现、农业生产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如果没有绿色环境作为支撑,包括干净的水和空气、无毒的土壤、绿色农业便无从谈起。3月3日上午,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文一波说。  

推荐阅读:

两会关注:城乡规划如何体现低碳生态要求

中国民众期待两会推动落实“美丽中国”愿景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样本

张琼:抚育森林 建设美丽中国[分页]

一号提案玄机

据记者了解,加强绿色农业发展作为一号题案被提出,其背后是农村环境日趋污染严重,且易被忽略的现实。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介绍,前两年,清华大学组织了大规模农村能源环境综合调研,共派出148支调研队伍,近700名师生,先后赴24个省、市(自治区)的150个县级行政区进行调研,并对农村建筑用能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测试和专题研究。  

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村住宅用商品能源(主要是燃煤、电力、燃气)总量已达到城镇建筑用商品能源的1/3,而且正在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

同时,农村过去长期广泛使用的生物质能正在逐年减少。江亿说,如果农宅的室内环境和用能模式都达到城市住宅标准,则农村住宅用能甚至有可能超过目前的城市建筑用能总量。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博士单明告诉记者,由于农宅围护结构热性能整体偏差,如果农宅室内采暖目标温度与同一地区城镇建筑相同,则农宅冬季采暖热负荷是同一地区城镇建筑的2~3倍以上。

调查还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现有煤炭和生物质利用方式落后,造成室内空气污染严重,极大威胁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

在农村污染方面,据环境保护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编制组介绍,目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严峻,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相当严重,同时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速度加快。

环保部公布的2009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农业源主要污染物COD、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分别达到1349.21万吨、275.08万吨和27.54万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8.4%、57.5%和65.6%。

环保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药和化肥施用量每年为4700万吨和130万吨,而有效施用率仅为30%左右;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吨,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建设污染防治设施;每年产生90多亿吨生活污水、2.8亿吨生活垃圾,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各类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达6.5亿吨,近20%未有效综合利用;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吨。  

环保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项目建设与投资技术指南》编制组介绍,目前,农村饮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水和水质污染程度严重。到2009年底我国农村仍有3.12亿人饮用水不安全,其中水质不达标人数高达2.20亿,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群众长期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锰水、污染水等,同时因设备简陋、干旱引起的季节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  

如果按城市水质标准进行评估,我国饮用水不安全人数还将更多。环保部上述编制组介绍,我国农村饮用水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量不足、污染严重、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较多及血吸虫病等几个方面。

环保部称,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危害到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影响着社会稳定,制约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维护国家环境安全的薄弱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用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今年代表、委员们除了呼吁政府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外,更关注通过经济手段、市场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从范围上看,中国城市病发生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少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部分省会城市甚至二三线城市空气质量和水质量问题也令人堪忧。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说。  

民建中央的提案称,大气污染、水污染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30年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积累中,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过剩和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费量过大,加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以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油品质量不高,建筑工地遍地开花、污染控制力度不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容量。

全国工商联提交的团体提案呼吁完善环保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提高电厂脱硝补贴电价、切实落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价格新政、建立和完善水价形成和调整机制。

全国工商联建议,比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标准,环保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税率征收。比照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政策,免征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污染治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性用房及所占土地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针对谁污染,谁治理的分散治污效果差的现状,全国工商联认为,工业污染治理的专业化对于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提高污染治理投资效率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浙江省环保局不完全统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后的达标排放率可达7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与污染企业自己运营相比达标率提高30%~50%,运营成本节约10%~20%。  

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污染严重的情况,致公党中央也提出,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控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

民革中央的团体提案也认为,环境风险控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应成为具体的生态文明制度内容之一。改变以往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污染、群众受损、政府买单的状况,增加市场化手段管理环境污染风险。

该提案建议环保和保监部门借鉴交强险经验,先行出台高风险企业强制保险政策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同时,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或环境风险抵押金并行制度,强化企业环境风险责任。  

实际上,中共十八大之后,多个部委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落实文件的制定提上日程。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已经起草提出了《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切实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2013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提出,环保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已经开展两年多的研究,制定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体系(征求意见稿),正征求各方意见;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办法也在研究制定,争取早日出台。

在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提案中,民进中央建议,由于生态文明的理念还不完善,相关研究不够系统深入,为防止出现偏差和误导,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指导,明确目标和定位,建立促进全面转型的长效机制和路线图,并在已有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优先领域健康有序地开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谈到横跨环保和保险的绿色保险问题时说,环境责任险是一个新课题。过去,保险业有些附加险对河流、大气有所考虑,但真正针对环境污染的险种还要根据国情加以完善。我国商业保险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商业保险模式提高环境污染事故应对能力,是个很好的思路。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治理空气和水污染,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国民幸福感的重要着力点。

推荐阅读:

两会关注:城乡规划如何体现低碳生态要求

中国民众期待两会推动落实“美丽中国”愿景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样本

张琼:抚育森林 建设美丽中国[分页]

节能减排

解决自然环境面临的问题,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力,也是重点工作之一。  

根据工作部署,相关部门将制定配套政策,促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运用价格调节、加速折旧、通过财政补贴措施加快落后产能技术的淘汰更新,促进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环保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等绿色产业发展,使企业从技术的转化和应用中获利,使人们广泛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态效益。

生态文明成为两会热点之一,既反映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又预示了国家下一步重点工作的方向。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顶层设计之下,推动新能源定价机制改革、加大资源环境税费改革,有望迈出实质性步伐。

记者3日从权威渠道获悉,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工信部等分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在两会期间将连续7天与各地方省级官员共同研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工作。其中,力促新能源定价机制改革、加快开征环境税、研究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等,将被列入重点工作领域。

据知情人士介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有六大重点任务,包括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均依赖于一个规范的、长期的、稳定的制度,形成硬约束的长效机制。创新机制体制的要旨,就是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力促新能源定价机制改革。优化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机制,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有序推进竞价上网和输配电价改革是重要一环。  

对于市场探讨多年的加大资源环境税费改革,也将迈出实质性步伐。适当提高资源税负,加快开征环境税,完善计征方式,被明确列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  

做个黑色GDP排行榜,时刻警醒污染大户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制定《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提高罚款数额等,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新华社报道,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提议,何不做个黑色GDP排行榜,让污染大户时刻警醒?

有效遏制污染势头,制度设计确需跟进。这其中,提高环境监管的法律层级和在行政决策体系中的权重,固然是应有之义。但是,更需要治理环境恶化的内在驱动层面。众所周知,粗放式、有时是粗暴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环境恶化的最大推手。据新华社报道,有海外媒体评价称,这样的快速GDP增长是有毒的增长。有毒的增长为害已久,公众知道,地方政府何尝不知晓。做个黑色GDP排行榜有用吗?从现实看,确有其作用。

做个黑色GDP排行榜,就是一种引进渠道。让榜单发挥作用,需要由第三方完成,而非体制内的地方政府和企业。这意味着引进社会监督力量,新的监督力量,有助于帮助政府增强监管力度,有助于揭开排放大户的盖子,对于公众本身也能起到科普作用。  

经济增长去不了毒性,与环保习惯于在内部、在体制内推进有关,而体制内力量并不能解决矛盾。从地方利益角度说,通常越是排放大户,越是地方经济不得不依赖的支柱。地方GDP的增长和税收的增加,都需要这些企业支持。这种矛盾,一时半会儿很难化解。

解决这些矛盾,当然需要环保监管机制的理顺,需要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调整,但是这需要时间。而严重的环境污染,留出来的时间窗口已越来越短。  

生态文明细算账:用GEP取代GDP考核

以亿利集团为例,算一本生态文明的经济账。以治沙闻名的亿利集团,20多年来把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了绿洲,如果沿用GDP核算体系,亿利资源用了25年时间,累计投入100多亿元进行沙漠生态修复,但产出只有3.2亿元,这显然是一笔不划算的投资。  

但从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角度来算,绿化了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遏制了刮向北京的沙尘暴,创造了几百亿福祉人类的生态价值。库布其沙漠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则可能由20年前的负数增长,变为目前的305.91亿元。  

我们通过GDP来知道我拥有多少财富,通过GEP来知道我那个生活生存的状况基础好还是不好。这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欧阳志云对GEP的形象解读。

然而,用GEP来量化评估生态系统价值和绿色发展,用GEP取代GDP考核,是迫切改善当前生态环境、助推生态文明的一条现实路径。  

建美丽中国,环境治理需加速  

[温家宝]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五年累计,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7亿吨、炼钢产能7800万吨、水泥产能7.75亿吨;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600万吨;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2%,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5.7%和17.5%。[03-05 09:21]  

[温家宝]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细颗粒物PM2.5等监测指标。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五年累计完成造林2953万公顷,治理沙漠化、石漠化土地1196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6万平方公里,整治国土面积18万平方公里。[03-05 09:22]

雾气弥漫的时刻,每一片清澈的蓝天,每一口可以让我们畅快呼吸的新鲜空气都变得前所未有地珍贵。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推荐阅读:

两会关注:城乡规划如何体现低碳生态要求

中国民众期待两会推动落实“美丽中国”愿景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样本

张琼:抚育森林 建设美丽中国[分页]

代表建议

合理利用生态补偿政策  

江泽慧说:包括森林、湿地、荒漠、草原等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价值和效益,尤其是具有突出的外部公益性,这决定了加大力度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详细  

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中国累计造林2953万公顷,治理沙漠化、石漠化土地1196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6万平方公里。  

抗击PM2.5等污染源已是国家层面的战役。期待各项政策进一步细化、落实,尤其希望能与政绩考核挂钩,全国人大代表杜国玲说。她在2011年就提出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建议将PM2.5纳入新的监测范围。

谈及对未来污染治理中国策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技术所所长高吉喜提出,中共十八大已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党章,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提供了现实基础,入宪之后,可以给环境保护提供最有力的后盾,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武钢提出一个更具体的建议--能源东送。中国西部风力发电潜能巨大,应加速建设连接东西部的超高压输变电通道,在国家经济'调结构'的过程中,充分开发西部地区的风电资源,'西风东送',这能部分替代东部城市的火力发电电量,减轻雾霾危害。

民革中央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也为雾霾治理出谋划策。他认为要建立区域联防联控和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应率先示范。另外,加强环保、气象、能源、质检、卫生等部门的联动,建立跨部门、跨学科的灰霾污染预警预报平台。

谢克昌还提出,从政府目标责任、干部政绩考核和人大专项监督等方面,完善地方政府对大气环境质量负责的监督考核机制,尤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大气污染引起损害的诉讼、法律援助以及相关民事和刑事责任等作出规定。

将环境保护与政绩考核挂钩,这也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一直坚持的看法。他说,现在不需要再争论GDP第一还是健康第一,以前或许还可以说兼顾,但现在空气、水这样最基本的生活要素都受到威胁。

钟南山特别提醒,必须高度警惕雾霾的危害。他的初步结论是雾霾污染会对人体呼吸系统、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威胁,特别是会导致肺癌,再像这样发展下去,肿瘤可能成几何基数增加!现在要预测到未来会发生这种情况,及早采取措施。

以往相当一部分的经济发展还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非典之后这十年,中国最大的进步是更加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但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毕竟绿色健康的环境是保障一切的前提。他说。

王如松代表建议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写入宪法。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是在节能减排、优化国土空间、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要让享有美好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权利,让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义务,还是有必要将相关内容写入宪法。王如松告诉记者。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充分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王如松认为,环境权是公民在安全、健康的环境里生活的权利,是免于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权利,是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境权写入宪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在他看来,环境权入宪是国家保障人权和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已包含环境权的实质内容和要求;有助于受害者维权,有利于单行法中对环境权进一步细化,使公民正当环境权益得到维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可以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等。

王如松表示,在他领衔、陈敏等代表附议的《关于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入宪的议案》中,建议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后增加:人人都有在安全、健康的环境里生活的权利,同时也有为当今和后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

破解生态难题,重在转变增长方式。环境之殇,已经清楚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从1979年制定第一部环境法开始,全国人大已经制定了30多部相关法律,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法律基础。然而,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说过去的主要问题在于无法可依,那么今天的突出矛盾则表现为法律的执行和落实。

从求温饱到要环保、从重生活到讲生态,衣食丰盈、仓廪充实之后,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权利意识空前提高。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五位一体的一环,到美丽中国写入十八大报告,保护环境更是执政党的执政追求。可以说,干净的空气和水,是上下同欲、官民之间的共同追求。霾头苦干,再创灰黄,这不是想象中的美丽中国;江河不再有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这更不是预期中的全面小康。让天空回归蓝色,让河水再现澄澈,全国人大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构,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推荐阅读:

两会关注:城乡规划如何体现低碳生态要求

中国民众期待两会推动落实“美丽中国”愿景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样本

张琼:抚育森林 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