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商和种苗商加强沟通以期达到凤梨供需平衡

2013年03月14日 13:26园林网

中国园林网3月14日消息:凤梨产量过大、供需出现失衡早已是业内不争的事实。然而在究其原因时,生产企业往往会把“罪名”扣在种苗商头上。“没有那么多的种苗,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成品?”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的确,无论是进口种苗还是国产种苗,从市场上的成品花数量就能推测出其上市量并未做主动控制。

种苗上量不能有效把控,后果已经呈现,这的确值得种苗商思考。2010年以前,种苗可谓供不应求,某些品种想买种苗甚至订不到货。在利益面前,有些种苗生产企业开始不计后果疯狂上量———只要你需要,我就能提供。等种苗培育成成品,却发现市场低迷、量价齐跌。从凤梨2012年的周年上市量及2013年宵时的行情不难看出,种苗无限量供应直接导致生产商种植量扩大、产品供大于求、销售受阻、价格下滑等一连串负面反应。生产商赔钱后就会变得冷静客观,拿苗更加谨慎保守,种苗商再想大卖特卖,也就没了可能。

种苗商需要控量这个话题有点老生常谈。在控量无从谈起的情况下,生产商发牢骚、撕订单也是情有可原。虽然毁约有悖商业道德,但生产商拿苗越多、生产越多就会赔得越多,这又能找谁说理?但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需求,种苗商又怎能敞开来卖呢?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需求也就没有供给,生产商在看到凤梨易生产、利润高时,对种苗饥不择食。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即便是种苗商想控量,你家不卖别家自然有卖的,为谋求利益最大化,大多数种苗商也只能随波逐流,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

行业内都希望凤梨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种苗控量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不是生产商和种苗商相互指责甚至相互诋毁就能解决的,需要两者换位思考、加强沟通,以期达到供需平衡,凤梨成品花才能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同样,其他盆花品种,比如红掌、蝴蝶兰也存在种苗控量问题,如果此刻不能警惕,下一步恐怕也会走凤梨的老路。  

推荐阅读:

盲目扩量 品种单一 品质下滑致使凤梨之殇

昔日明星产品凤梨如今风光不再 年宵重创现状堪忧

正视“凤梨之殇” 积极调整经营思路

凤梨年宵崩盘 量价齐跌出货艰难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