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九龙湾“五采区”将变五彩乐园

2013年03月21日 13:37昆明日报肖晴 蔡晓磊

规划中,许多亲近自然的休闲项目将遍布其中

规划中,许多亲近自然的休闲项目将遍布其中

未来将建设商务中心(效果图)

未来将建设商务中心(效果图)

中国园林网3月21日消息:盘龙区在双龙街道办事处九龙湾片区“五采区”生态修复中,把治理变成一个生态的提升过程,着手将其打造成为集娱乐、休闲、康体、度假、会展、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胜地。

多年来,昆明市盘龙区双龙街道办事处九龙湾片区面山受采石场影响,自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极其脆弱。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快面山绿化工程建设步伐、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状况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盘龙区结合昆明市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自2012年起,开始着手对九龙湾及哨上两个面山采石场进行恢复植被治理工程。巩固现有造林绿化成果的同时,加快“五采区”植被恢复治理及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的建设步伐,并结合项目的需求及发展定位打造“九龙湾”品牌,带动昆明市休闲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地制宜,建设与森林、田园、自然生态共生的“昆明九龙湾生态文化休闲园”。

绿化分区提升功能

盘龙区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整治工作和地形修复条件对绿化进行分区,以项目区域内周边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充分体现山区及周边的特点,让绿化设计不仅达到恢复项目区植被、增加项目区美观的效果,而且使得整个项目区域及周边绿化融入到周围环境当中,与周围环境更加协调、一致。

负责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未开采区域植被保留较好,但是又受到开采区影响的,植物长势不好,在施工中,将通过增加种植层次,保留该区植被的方式进行植被恢复。

对于水源保护区,则采用复层林种植,防风固土,做到涵养水源。水源保护区绿化的植被恢复,将选用深根性乡土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作为园区的生态背景林地进行生态恢复,多以乡土乔木云南油杉、华山松、翠柏、珊瑚冬青、茶梨、球花石楠等为主。

对于崖壁区则进行快速绿化修复。在崖壁修复区的绿化主要以耐瘠薄速生树种为主,保证2年内具备快速修复的绿化效果。对于坡度较缓的台地进行林地生产功能的恢复,该区通过工程治理形成高边坡低挡墙的台地,依托山体运动休闲项目,结合花卉艺术景观打造园区丰富的绿化色彩。而坡地绿化则主要以边坡治理为主,采取土工格室植草护坡的方式,局部缓坡区域结合项目进行绿化培育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平台绿化建设中,则以冲沟堆填和原有采石堆放平台形成的建设用地为主,绿化结合产业引入的主导项目进行绿化培育和景观造林。

同时,盘龙区还利用现状山体作为背景林,依托园区的有氧疗养项目,结合经济果林及药草花卉苗圃、生态农庄打造园区的核心生态景观,进行民间药草园区绿化建设。以种植丁香、红豆杉、番木瓜、薰衣草、八角枫、无花果、秋白菊、天南星、鸡血藤、麦冬、桔梗、紫花地丁等药草植物。

合理布局打造品牌

用地功能布局中,盘龙区采取将各功能区与各生态景观绿化区相互渗透的形式进行组织,以各山体制高点为视觉廊道的焦点,组织公共开场空间,并按主要交通流方向,自西向东布置开场的游乐园用地空间、商业综合服务空间、民族文化休闲空间,并在各功能分区中以主体景观绿地进行各功能斑块的分隔,避免相互影响。

在主题游乐区将设置山地运动、登高景观、游乐设施;综合商业服务区则设置小超市、医疗站、文化活动中心、养生书斋、茶室、物业中心等配套服务区,以及民族特色美食、养生书斋、茶室、民间工艺品展示等商业文化区。还将设置云南民族园体验区让大家可以在这里享受休闲度假和极具云南民族特色的文化体验。同时,还将设置以主题会所为主的商务度假区,以及集体能拓展、山体运动、草地休闲为一体的运动休闲区,让大家在大自然中享受休闲、娱乐和健身。此外,还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创意文化区,将设置奇石根雕交易中心、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家工作室、展览馆、主题茶室、陶艺吧、艺术景园、民族手工艺作坊。而云南民间药草花卉园区届时也将在这里“诞生”,市民即可以在这里参观科普园、药用苗圃、云南特色药用产品专营店,也可以在这里骑自行车。

为了确保该区域的通行情况,在规划中,道路主要以支环、支线搭接主环的形式,进行各功能区的串联,尽量避免人流交通的集中,消除对自然环境、视线廊道的负面影响,实现人车分流、功能组团内部交通多样化的道路交通体系。对外联系道路,则主要依托现有的哨九公路,规划扩宽为24米,双向4车道,通过该道路组织各功能分区的进出口;内部主要道路规划则为16米,双向2车道,是各功能区内主要道路,连接功能区内各个旅游项目和组团;而支路的宽度为9米,由园区主要道路引出,多形成回路或少量尽端路,交通流量相对较低;步行交通位于园区内景点较为集中或沿途景观较有特色的地段,主要以电瓶车、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向游客提供较慢速较舒适的道路交通服务;停车场规划容纳大、中、小型停车位需求,同时配有停车、清洗、候车等功能。

建设者攻坚克难染绿荒山

2008年期间,盘龙区对九龙湾片区内的大小采石场进行了关停。2012年8月,经过招标,在盘龙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云南华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对九龙湾、哨上“五采区”进行植被恢复治理工程。

采石30年伤痕累累

九龙湾片区采石场位于昆明市东北部盘龙区双龙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离市中心约8公里。整个采石场面积约为1671亩,其中九龙湾采石场630亩,哨上采石场1041亩。

过去,九龙湾片区大大小小的采石场有32家,从1979年这些采石场开始采石,前后延续了近30年。多年的采石,使九龙湾片区的植被和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留有多处裸岩、陡崖、陡坡,严重影响了昆曲高速两侧山体自然景观。

治理过程中,经过前期勘查,九龙湾、哨上“五采区”有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陡崖、陡坡,陡坎分布区存在岩质崩塌、岩土滑坡、危石坠落等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破坏严重,给生态植被恢复工程带来很大的困难。

九龙湾、哨上两个采石场的面积达1671亩,而该区域也是盘龙区“五采区”植被恢复工作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域,由于地形复杂,高空作业面小,难以提供较大作业空间,给施工带来了很大影响。

尤其是九龙湾山区片区缺乏水源,苗木管养用水难保证及绿化养护成本增加,苗木成活率低,绿化工程建设难以快速推进。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去年,投资了100多万元进行苗木种植,但是由于缺乏水源,导致种下的树苗都没有成活。加之该片区土壤瘠薄,含石量高,气候炎热干燥,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属造林极端困难地区,植被恢复绿化工程见绿成效差。同时,由于水源缺乏,给项目用水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该区域与牛栏江饮水工程临近,给爆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该负责人介绍,因爆破作业属于高危作业,施工作业必须保证在100%安全的前提下按照设计要求及规范完成,工期紧,按照工期节点完成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加快工程进展,施工方尽最大努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机械设备不分昼夜加班施工,也导致了施工单位施工成本增加。

推荐阅读:

广州:市民乐园流花湖 曾是皇家园林

山东威海:塔山公园 市民身边的“生态乐园”

老牌游乐园穷途末路 新一代乐园另辟蹊径

上海市公园生态湿地成为候鸟越冬乐园

[分页]

未来的九龙湾将成为休闲度假胜地(效果图)

未来的九龙湾将成为休闲度假胜地(效果图)

整治后的五采区焕然一新

整治后的五采区焕然一新

推进多个效益共赢

为了确保工程进展,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多赢格局,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中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推进工程建设。

在请求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对于该片区水源问题协调解决的同时,施工单位还修建了绿化专用蓄水池,以解决绿化灌溉的问题,目前,共修建了3个蓄水池,每个蓄水池可蓄水700立方米。同时,施工单位还购买了储水罐,安装于九龙湾J1区山顶,临时解决九龙湾J1区绿化用水问题。

由于该片区土壤瘠薄,含石量高,气候炎热干燥,年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导致植被恢复绿化工程见绿成效差,很多树种由于“水土不服”等原因,栽种下去后,成活率极低。对此,在施工中,多采用耐旱、耐贫瘠的植物,既能抵御极端干旱气候,又能在裸露的石灰岩土地上固氮,改良土壤,选用根系强壮发达的攀岩植物,穿透陡峭的石灰岩山地,吸收水分和养分,树种也多以乡土植物为主,一方面可以建群种,而且还能促进森林系统自然演替。

在边坡治理中,采取了边坡及平台覆土,绿化所选草籽、平台及边坡绿化选择的树种尽量使用当地乡土苗木,造景材料宜选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块石、河沙、木材等措施,既保证了树种的适应性,又防止外来植物对当地物种的侵害。

同时,在保证边坡稳定性及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覆土绿化设计考虑以覆土(种植土)植被网植草、湿法喷播等边坡生态恢复技术、草皮上按一定间距种植树木为主,采用覆土绿化设计防护方案,最大限度地恢复在项目区内山坡坡顶平台、边坡坡侧及公路周边的生态环境,以中远期效果为主,兼顾前期效果;覆土绿化设计要保护自然生态,绿化设计以植物为主,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16万株苗木已经扎根

爆破64次、使用炸药211.51吨,爆破石料125万立方米,清理爆渣125万立方米,清运土方48万立方米,场地平整回填土方42万立方米,种植苗木160000株,清整边坡绿化用地约160亩……一串串数据的背后,九龙湾“五采区”植被恢复治理工程正有条不紊地开展。

沿着崎岖的山路,驱车前往九龙湾“五采区”,来到一个被项目施工方称为“九龙湾J1”的地方。远远望去,九龙湾J1区上部四个台阶削坡造台已经完成,第五个台阶上,挖机、渣土车等机械正在紧张施工。现场施工方负责人介绍,削坡造台,是“五采区”植被恢复治理的前期工作,目的是为了在原本垂直或角度较高的山坡上修出“阶梯”,以适合种植苗木。

“九龙湾J1”区多处为陡崖、陡坎、乱石坡、凹坑等,导致区域的植物难以生长存活,削坡造台后,需要在部分区域覆盖客土,才能栽种树苗。

在山坡下向上望去,第一台阶上种植了部分树苗。施工方负责人介绍,树苗是去年种下的,但由于昆明连续4年干旱,山上缺水浇灌,大部分树苗已经枯死。今年6、7月雨季时节,施工方将对枯死的树苗进行补种、补栽。

除“九龙湾J1”外,“九龙湾J2、3”区场地平整施工工程已完成总量的80%,其中,J2区已完成堆石坝及冲沟回填,J3区已完成三个台阶削坡造台施工工程总量的50%。随着削坡造、场地平整工程的完成,在去年恢复植被种植300亩的基础上,盘龙区及施工方已在九龙湾“五采区”完成绿化苗木种植75亩,种植了16万株苗木,清整边坡绿化用地约160亩。

今年内,盘龙区将完成九龙湾“五采区”哨上70%削坡造台,恢复植被种植500亩;明年,则完成哨上剩余30%山体削坡造台恢复植被种植500亩;预计到2015年,盘龙区将全面完成九龙湾“五采区”项目恢复治理工作。

“五采区”治理:五华区石盆寺已成美丽公园

目前,五华区石盆寺“五采区”已恢复500亩植被,昔日的采石场初现郊野公园的生态美景。在植被破损严重的石盆寺“五采区”的整治和恢复工作中,五华区通过政企合作、捆绑式开发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利用本区的地缘优势,修复石盆寺片区受损裸露山体的景观生态和面山植被,将其开发成为以极限运动和度假为主题的郊野公园。

治理过程中,五华区利用废弃渣土回填之前采矿造成的地表损害,将以前采石造成的深坑填平,并在上面种植绿化,最终形成如今公园绿地的一角。同时,五华区多次在石盆寺片区举行义务植树活动,动员全民参与片区绿化。目前,石盆寺郊野公园已累计完成绿化面积约500亩,共种植乔木5万余株,建成观光走廊一个、蓄水池一个。随着绿地植被的恢复,石盆寺“五采区”的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此外,五华区还将在公园内建设滑草场、攀岩、小轮车赛场、摩托车越野等运动场地,以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

盘龙区:修补文化古迹

在对九龙湾“五采区”植被进行修复治理的同时,盘龙区还将对“五采区”内的文化古迹进行修补。

明朝时期,在九龙湾内曾有一处汇水石壁,因常年经山水冲刷,形成九个龙头型的石簇,雨水汇集于此,沿龙头滴落,形成“九龙滴水”的天然景观。然而,随着采石场的不断开采,原有地貌特征遭到破坏,“九龙滴水”的自然景观渐渐消失了。

现场,在九龙湾“五采区”内一座山角下,一块年代久远的石壁上,依稀还能看出龙头型的石簇,这便是九龙石壁。石壁受到严重破坏,只遗留下了一部分,石壁旁边,前期开山采石痕迹仍然清晰可见。施工方负责人介绍:“以前九龙石壁长约70米、高30米。随着对五采区植被恢复治理工程的推进,我们将对九龙石壁进行修补,恢复以前的历史景观。”

除九龙石壁外,九龙湾“五采区”内还有其他的历史文化景观。附近村民介绍,九龙湾内还有观音洞、两担寺等景观。其中,两担寺门前有五块巨石,传说中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挑来放在那里的。

结合九龙湾历史文化特色,盘龙区将采取传承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文化的延续、生态的重塑,以“龙”的形态规划用地结构,以“九龙”的形态规划坡地背景林,利用植物的色彩组合成龙的造型,丰富植物的色相景观。

西山区:海口磷矿变果园

通过“政府主导规划,企业(社会投资人)参与,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市场化运作模式,西山区联合云南磷化集团海口磷矿分公司对“五采区”进行植被恢复和综合治理,将其变成一片瓜果飘香的田园。

在“五采区”植被恢复治理中,西山区将原来海口磷矿昔日采矿区,变为了一个“森林湖生态园”。生态园中,除种植旱冬瓜、冬樱花、竹子等生态林木,还种植了生态瓜果蔬菜和樱桃、花红、李子等经济树木,使生态园形成了生态林木、经济林木、瓜果蔬菜、家禽养殖、休闲餐饮和森林湖6个片区,不仅改善了“五采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还发展了当地的旅游经济,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目前,西山区坚持“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的原则,持续对“五采区”进行治理,并采取乔、灌、藤、草相结合,栽植旱冬瓜、四照花、竹子、黄莲木、藏柏、红叶石楠等适合采区的耐旱树种,逐步改善“五采区”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五采区”治理中,西山区聘用了地方村民实施苗木的栽种、管护,就地利用人力资源,也解决了上千村民的就业问题,提高村民的收入,带动周边村庄的发展。

推荐阅读:

广州:市民乐园流花湖 曾是皇家园林

山东威海:塔山公园 市民身边的“生态乐园”

老牌游乐园穷途末路 新一代乐园另辟蹊径

上海市公园生态湿地成为候鸟越冬乐园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