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3月27日消息:26日,市园林局局长李光接受采访时说,园林局的工作已转向谋划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转向,源自两个月前的一份通报。1月25日,在住建部关于命名国家园林城市和县城的通报中,咸宁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这份成绩单鼓舞了园林人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信心,也让市民感受到切身的幸福。
经过数年的创建,市民发现,城区依山建园,傍水造景,已形成山水相依、城林相间、山在城中、水绕城转的城市空间格局。徜徉在泉都公园的“泉城七景”、十六潭公园的“香城八景”、潜山公园的“三台八景”等园林景观中,吴风楚韵让人陶醉。
2008年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共投入资金近3亿元用于园林建设及配套设施,其中养护专项经费做到了随着绿地面积的增加而稳步增长。同时,我市斥巨资让山让地,建设潜山公园、月亮湾公园、桂花公园、青龙公园等园林景观工程,植绿造绿,还绿于民。
住建部专家组认为,咸宁创建经验值得向全国推广——
对照标准创园。咸宁坚持对着标准查漏补缺,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建设与管理并重,并形成长效机制,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品质的整体提升。
彰显特色创园。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咸宁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泉都、桂乡、丘陵山水城市特色,已经成为湖北省创园的“金字招牌”。
完善功能创园。咸宁着眼城市发展需要,完善了生态停车场、防灾避险配套设施建设等,让城市功能更加适宜市民生活需要。
以人为本创园。咸宁实行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统筹兼顾,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开展群众性植绿护绿活动,做到了绿化成果人人共享。
科技兴绿创园。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和手段,推广应用PE材料、风能和太阳能一体供电设备、生物防治技术等,使园林绿化成为普及科学知识的平台和载体。
推荐阅读:
(来源:咸宁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