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湿地公园百年荔枝树被泥巴捂死

2013年04月01日 09:15新快报陈文 何姗

树是要透气的,果树四周用水泥、石板封住,不利于它的生长

树是要透气的,果树四周用水泥、石板封住,不利于它的生长

是树根周围挖了一个坑的,就是发现有树要死了,把捂住的泥又挖开了

是树根周围挖了一个坑的,就是发现有树要死了,把捂住的泥又挖开了

中国园林网4月1日消息:万亩果园变身湿地公园本来是以保护为初衷的改造,却导致大量果树消失(被砍或移走)或死亡,代之以草坡、花卉、灌木、乔木等景观植物,果园被指变为人工园林与人工湿地,失去了果园的原生态,更有人担心广州人的绿肺与记忆将会消失。万亩果园到底应以保持果园原生态为目标?还是应修复被破坏的生态,引入新的树种?是用园林的方式,还是以生态的方式改造?是单一的生产功能?还是以满足城市人需要的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万亩果园首期引出的这些质疑与争议,其实质是关于万亩果园在保护目标、理念、路径上的分野,也是即将开展的二期规划需要反思与优化的。

三月的广州,一场春雨过后,去年国庆节才开始迎客的海珠湿地公园内,池塘碧水泛着涟漪,水面上睡莲绽放;道路蜿蜒,草坡起伏,花红树绿。这里曾经是龙潭果树公园,地属龙潭村,也是著名的广州万亩果园的一部分。

一大早,海珠区龙潭村68岁的村民杜老伯,又一次步履蹒跚地来到村子对面如今的“海珠湿地公园”。尽管杜老伯在龙潭果树公园的地去年6月份就被全部征走建设湿地公园,但他还是愿意不时往这里跑。

从海珠湿地公园牌坊往南走两三百米,杜老伯在一处新挖的池塘西边稀疏衰败的果树前转悠,“征地前,我家的果树这里也有。但现在基本被砍光了”。这几场春雨也没有让半死不活的果树展露生机,不少果树已经在本应是绿意盎然的早春枯黄死去。

记者多次与当地的村民、果树专家、园林与植物专家前往包括海珠湿地公园在内的万亩果园踏勘寻访,发现原本属龙潭果树公园的原有景观大幅改变,大量果树消失,代之以湖泊、水塘、溪流、道路、坡地、各种外来的花卉、景观树等等。有专家目测估计,海珠湿地公园首期区域内原有的果树剩下不超过10%。

龙潭涌以北地块:挖水塘造坡地,泥土堆埋果树根部80厘米高

沿着海珠湿地公园中心湖西侧往南走两三百米,一棵高大的荔枝树上钉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树龄,100年。”这棵荔枝树干粗大、枝蔓伸出去很长,却已是满目土黄色的枯叶。杜老伯心痛地抚摸着这棵百年荔枝树不断叹息:“作孽呀,好好的一棵果树,去年还结果,挖水塘,直接把泥巴埋在树根上,树就这么给闷死了。”

树下的青草依依,树旁清水潺潺,与满树枯枝败叶形成的反差格外鲜明。杜老伯说:“哪里只有100年,这棵荔枝快200年了,我很小的时候,这棵树就差不多这么大了。”他又指着旁边的一个稍细一些也变成枯枝的荔枝树说:“这棵树都快一百年了,上面的牌子写着只有52年,都是乱写的。现在全死了。”

“这些果树还是死了。”71岁的园林规划专家、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顾问陈守亚惋惜地说。陈守亚退休前是该院的副总工程师,广东省园林学会园林规划建筑事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

在海珠湿地公园开放前的两个月,陈守亚就来到施工现场,“我当时看到为了制造跌宕起伏的坡地景观效果,把挖水溪的泥土直接埋到了要保留的果树的根部,泥土堆在果树根部足有80厘米高。当时这些果树还是郁郁葱葱。”陈守亚说:“我当时就说,这样会把果树闷死的。”

“这片地方征地前原来是我们龙潭村7队的,再往西南方向走,过了桥是8队的地,现在果树被征了,大多被砍掉了,没剩下多少。”杜老伯坐在石头上久久不忍离去。不断有游客看见枯死的树也很奇怪:“这里不是万亩果园吗?怎么果树都死咗?”

杜老伯马上起身激动地大声说:“怎么死咗?你们没看见这荔枝树现在种在坡地上吗?原来这里地势是平坦的,比较低洼的,适合种果树,改建湿地公园,为了漂亮,挖了水塘,直接把挖出的土堆上来,搞成山坡不是好看吗。可这帮蠢猪直接把泥巴盖在果树根部,盖了将近一米高,果树不透气,活活给憋死了。后来发现了,只好围着荔枝树根部挖一个坑来透气,可是晚了!”

他指着远处的几棵果树说:“你们看,那些树是不是都死了,都是这么闷死的。就像给你夏天盖上厚被子,把头都给你死死捂住,喘不到气会憋死,这是一个道理。”

一位在公园做绿化养护的外地员工也证实了杜老伯的说法,她说:“我们是绿化公司的,以前在海珠湖那边做,后来过湿地公园这边负责这里的绿化,那些树是被泥盖住树根捂死的。你看看凡是树根周围挖了一个坑的,就是发现有树要死了,把捂住的泥又挖开了。”

陈守亚说:“公园为了造地形搞一河两岸,把挖出来的泥堆成坡,把龙眼、荔枝的树干埋高了一米多。原来的树木树皮暴露在空气中,现在埋在潮湿的泥土中就有可能烂掉了,不透气,果树就被闷死了。这些树过了几个月才死的,原有保留的这几棵荔枝树死了就可惜了。”他说:“显然施工队伍只是按照图纸施工,但这些基本的园林知识应该知道。”

杜老伯一边走一边又说:“这里原来有40多棵树,一板基,都是种黄皮的,种了六七十棵,长得挺好的,年年都有果收,现在也都闷死了。原来一板基有二十棵杨桃树的,很大棵,这里只剩一棵了。”

在中心湖东边往里走近百米,新快报记者又发现了一些已经枯死的杨桃树。有些地势比较低、靠近小河涌的龙眼树则依旧绿叶婆娑。一位果树专家说:“尽管这些树还活着,但是长势不好。”

推荐阅读:

武汉:江夏藏龙岛湿地公园升级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重庆:九曲河湿地公园年底建成

珠海:今年开建两个湿地公园

北京延庆:野鸭湖晋升国家湿地公园

[分页]

龙潭村村民:果树被砍埋在地下

杜老伯心痛不已,“都说征了地,万亩果园会保护得更好,果树会有专家管啦,更茂盛啦。我一看呀,我家的果树几乎被砍光了,没砍的几乎都死光了,也没人懂得管,也不许我们自己去管了。”

在湿地公园里负责打扫卫生、今年已近60岁的龙潭村村民李阿姨说:“原来这里很多果树,现在基本上砍光了,当然好可惜。现在湿地公园里重新种了外面来的植物,公园专门请了外地农民工管理。”

实际上,目前的海珠湿地公园只是其第一期,占地800亩,主要在海珠区原龙潭果树公园的范围之内,即华南快速干线以西、新光快速干线以东,新滘路以南、石榴岗河以北的万亩果园区域。

从新滘路进入海珠湿地公园,从公园的牌坊往里走一百来米,来到一片宽阔的水域中心湖前,这一段原属于龙潭果树公园的大门、停车场、办公用房、厕所等所在的区域,当时靠近围墙有一些果树外,其他地方果树较少。往里走三五十米,原来的龙潭果树公园即开始被大片果树所覆盖。果树的品种主要有荔枝、龙眼、杨桃、黄皮和芒果等。在果林间的道路大多只有一米左右,用绛红色阶砖铺设作为绿道,有些道路是土路。

但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出当时的面貌,低洼平整、成排成行的果林已经变成了起伏的草坡,坡地上种植了各种景观树木和艳丽的花卉;挖出的亲水花溪与中心湖相连,蜿蜒曲折,里面种植了睡莲等水生植物,溪流也迂回错落形成多处瀑布湍流。稀疏的果树则成为其中点缀,剩下的果树大部分已死掉,有几棵尚有绿叶的果树也显得没精打采,干干巴巴。

龙潭村50岁的村民白叔指着东边的一条河涌说:“过了这个河涌就是我们龙潭村8队的地。”他说:“我们生产队原来有120亩地在湿地公园里。我家的树以前很多,征地前有30棵荔枝和龙眼,反正现在什么都没有。”

白叔大声说:“本来说好征地建好万亩果园湿地公园,然后由我们来打理那些果树的,结果施工队却砍了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施工的时候,我问施工的人,我的果树去哪里了?他们说,运走栽到其他地方去了,去哪里了他说没有看。我亲眼看到果树是被他们砍了,直接用钩机钩烂这些树,然后直接就埋到地下了,很多是很大的果树。”

“去年七八月,很多村民来看,都说没这么移树的,你们把树都砍了到时我们种什么。因为当时说征地建园后,还是招我们村民来管理果树。当时一个干部模样的人说,地都征了,钱也补了,我们愿意怎么搞就怎么搞,你管不着。我们再提意见不让他们这么乱搞果树,他指着我好恶地说,谁搞事了就拉谁。”

去年6月,新快报记者曾探访正在施工的湿地公园现场,看见工作人员在每一棵果树上都贴了标签,进行了登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因为要挖水塘,修路等等,需要暂时转移这些果树,等工程完工后,再把果树种植回来。

一位果树专家介绍:“移植果树不是想什么时候移都可以移的,必须先从侧面断根,等到来年的春天才能移动,否则必死无疑。”

龙潭涌以南地块:果树维育区 果树只剩下不到10%

往海珠湿地公园的东南方向走,过了龙潭涌上的一座桥,就到了海珠湿地公园的南地块,根据“海珠湿地南地块导示图”介绍,这里有生态农业观光区、果树维育区、果林湿地区等。

站在桥上,可以看到华南快速干线,由于没有树木的遮挡,华南快速干线上汽车的轰鸣声扑面而来,更显噪杂。在华南快速干线的西面、龙潭涌的边上种植了大片的油菜花和各种花卉。再往里走,依旧以低矮的植物为主,原有的果树已经不见了踪影。

一些操着外地口音的工人在打理菜地,“这里就是生态农业观光区。”继续往里走,坡地上种植了大片的花卉。杜老伯说:“这里原来也是成片的果树,和前面一样被砍了个精光。”

去年春天记者走访时,这里还有茂密的果林,甚至不时需要拨开挡在道路前面的树枝才能顺利通行。时常可以看见有一些游客在绿道上悠闲地骑着单车。一位园林与植物专家介绍说:“砍了果树,嘈音肯定大了,这里应有绿化隔离带。”

往前走不久就到了石榴岗河的北岸,沿着石榴岗河往西走,看到一片低矮稀疏的果林,主要是杨桃、龙眼、荔枝等果树。果林前挂着“果树维育区,严禁入内”的牌子。果林里内杂草丛生,果树的叶子干干巴巴,色泽暗淡。

“原来的龙潭果树公园,这里的道路没有这么宽。”一位村民介绍:“还挖了一些河涌,主要是为了漂亮,果园的河涌不是这样的。”新快报记者曾多次探访此地,当时这里是茂密、成片的果林,小道在林中穿行,路两边有可以遮阳的树木。现在变成了宽阔的大路,两旁没有了高大的树木,果树维育区的树木也比较低矮稀疏。

一位园林与植物专家说:“公园南地块大概只留了10%果树,北地块则更少。你看这边连树都很少,都是草。北面还种一些乔木,这边都没有。”

陈守亚评价说:“砍了果树,这是为了公园做地形的需要。同时,这种设计显然是为了满足人的视野,让人看到更多的景色和色彩斑斓的植物,这也是满足旅游的需求,而不是为了保护果园和生态。如果果树太多会遮挡视线。”

陈守亚说:“公园里的果树整体状况很一般,有很多枯枝,而且树叶稀疏,果树管理和公园绿化树木的管理不一样,公园绿化树木淋水就可以了,而果树要施肥、除草,灌溉。按照公园一般树木的方式管理果树必然管不好,要不不结果,结了果也很难吃。”

有园林与植物专家指着一棵荔枝树说:“这个树,你看枯枝没有修剪,长得肯定不好,作为果树它已经没有价值了,作为果树原样保留也是不对的。”

龙潭村的果农林老伯说:“我们很多村民都是果树技师,有上岗证的,可湿地公园就是请外面来的人,也不愿意请我们。”龙潭村的一位村干部也说,确实是这样的。

在另一片果树维育区,种植了一些芒果树,也显得很稀疏。一位园林与植物专家介绍:“这是外来品种,本不太适合这里种植,加之管理不到位,所以也就长不好。把本地的果树砍了种上外来的植物,怎么维育都很难成功。这里的果树,原来没有更新改造就长得不好,有病虫害的、老化的、各种失管的,原有的都长得不好,一改造就相当于雪上加霜了。”

路与水:道路不用生态铺装而铺水泥上沥青

在海珠湿地公园,果农杜老伯的感受是,道路比以前更宽了。沿着一条涌边的园道往前走,一个亭子旁边的四棵龙眼树被水泥地面包围,还有一棵高大的果树则被包围在道路里。“果树是要透气的,你把果树四周用水泥、石板封住,不利于它的生长。”果树专家说,景观树也许可以这样,但果树不行,它不是景观树,看样子,这棵树确实长得不好,不及时处理,估计也活不长。

公园不少路面用封闭性强的石材铺装,下面用水泥粘住。

园林规划专家陈守亚说,海珠湿地公园的道路太宽了,有些地方成了宽5米的大路。有的铺沥青,这不是保护果园生态和湿地做法。很多真正湿地的道路,就是土路。

园林与植物专家介绍,所有的公园道特别是二级和三级园道,要尽可能改成透水透气的生态铺装。现在这些路的铺装方式水是渗不下去的,而且价格不菲。2002年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发过文件,提出生态公园的评价标准:现有的园道都应改造成透水透气的。

现在这种封闭性铺装把原有的下垫面的性质全改了,水渗不进去了,地表径流增加五到七倍,这就是洪水的主要来源。所以提倡园道要改成透水透气铺装,让雨水渗到地下,而且让压在下面的土壤有空气,对周边的植物是非常好的。

而且要尽可能少用或不用水泥,因为水泥一污染整个土壤都碱化,对植物的生长非常有害,这就是为什么这里的植物都长得不好。

湿地水是内循环干净水

在正对着湿地公园牌坊的中心湖和它周围的溪流、河涌,水质大多清澈,全然没有对面龙潭村流出的龙潭涌水的浑浊。

“实际它自己形成了一个内循环。”一位园林专家解释说,从水面和水的流动看上去还行,水从哪里来,这么清洁的水应该是和外面的河涌与万亩果园不相通的。

“公园的水可能是调节了一些干净的水,经过净化过滤后用到公园里,然后把外边的河涌闸住,污水难以流入。因为大家都知道污水与河涌的治理作用还没这么大。”陈守亚说:“但是,按照湿地公园的生态要求和果园保护,是不应该这么做的。”

游客感受:风景不错果树却不成荫

游客华姨来海珠湿地前特意准备好足够大的环保袋打算游园买水果。从北走到南,进园走了好久,穿过中心湖,几棵荔枝树才出现在眼前。

喜爱花草的华姨上前查看,发现荔枝树的枝桠干枯得像木头,敲了几下,传出木头干脆的响声,“死了唉,荔枝树变荔枝木了。”华姨说。

宽阔的人行道两旁,稀疏地种着荔枝、龙眼和杨桃。由于叶子细小稀零,华姨说:“我们一起同行的朋友们都认不出杨桃树,偶尔看见几棵龙眼树抽出几串花,根本显不出果林的美。”

“漂亮是挺漂亮,花很多,但果树都没有连成树荫,夏天来肯定晒死了。”华姨说道。看到园中的果树还没开花,华姨有点失望地笑称,带环保袋来买水果“多此一举”了。

推荐阅读:

武汉:江夏藏龙岛湿地公园升级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重庆:九曲河湿地公园年底建成

珠海:今年开建两个湿地公园

北京延庆:野鸭湖晋升国家湿地公园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