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日消息:初春时节,我们走进五峰牛庄乡沙河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村庄、淳朴的民风。置身其中,幸福感骤然而生。这种幸福源于乡村环境的改变,源于“三万”活动。
担沙河共建之责 扮靓高山明珠
沙河村平均海拔1800米以上,作为市环保局的联系点,该局3年累计投入资金50余万元,帮助沙河村扩宽硬化13公里道路。为了让这颗“高山明珠”更加耀眼,市环保局干部职工自发捐款2万多元,慰问、帮扶困难群众50多人次。沙河村对于市环保局的同志们来说再熟悉不过,几乎每名干部职工都到这里访过民情、挖过堰塘、洁过村庄;对于这里的老百姓来说,市环保局的同志们如同亲人,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接受过他们的帮助与慰问。
在新一轮“三万”活动中,市环保局将该村纳入了环境整治试点村。通过建设区域垃圾房、小型人工湿地、启动“农户庭院环境卫生整治美化”活动等,帮助该村倾力打造宜昌西大门的“高山明珠”。 谋百村示范之棋 打造洁净家园在新一轮“三万”活动中,市环保局牵头在全市开展了“百村环境整治”示范工作。按照每个县市区10个村的标准,推选127个村庄进行试点。
为突出示范效应,市环保局牵头动员环保、住建、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卫生等系统200名专家开展“百名专家进百村”活动,对全市环境整治试点村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宣传、人才培训。截至3月,参与活动的专家们已遍访宜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百名专家进百村”行动全面融入了宜昌“三万”活动,并为全市“三万”活动注入了动力、增添了色彩。
借连片整治春风 建设生态乡村
“三万”活动以来,市环保局成立工作专班,组织申报项目48个,2010年和2012年五峰和长阳先后成为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示范区,争取资金达2.6亿元。
3年来,示范区共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工程14处;建设污水处理系统22套;建设户用沼气池2354口、氧化塘3个;建设垃圾房62个、堆肥池62个,配置垃圾池250座。
如今,一个个以现代化生态农业、以节能环保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生态乡村正在实现。
推荐阅读:
(来源:三峡宜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