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湿地公园的候鸟。
中国园林网4月15日消息:H7N9阴影下动物进城引争议 有人认为只是“原住民”回广州 有人认为会增加禽流感传播几率
中科院研究称H7N9病毒来自东亚野鸟和中国鸡群基因重配,让国人对候鸟敬而远之。记者昨日了解到,H7N9暴发加上阴雨绵绵,广州部分观鸟点游客寥寥无几。专家则对广州是否应该进行动物进城实验莫衷一是。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处室负责人昨日则透露,野生动物进城计划不会因H7N9而改变。
南沙湿地:
重点监控未发现异常
时下的南沙湿地公园内是观赏留鸟产仔的最佳时节,“但之前几天前来观鸟的游客少了,直至昨日才有复苏。”公园副总经理杨川云告诉记者说,昨日天气转晴,已经有超过1000多游客入园,与正常情况下的1500人相比,恢复了2/3。
南沙湿地是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点之一,目前暂未在湿地公园内发现任何异常。杨川云说,自从H7N9暴发以来,一改平常一季度检查一次的频率,现在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周四会来检查采样,公园内工作人员每天进湿地巡查,看看是否有群发性死鸟、病鸟。同时,公园配备了消毒粉,一旦需要就出手。
但是十分肯定的是,现在南沙湿地是安全的,而且目前广州并未发现H7N9病毒,近期也并没有旅游团因禽流感而取消到南沙观鸟的行程。
正方:
H7N9系“必然中偶然”
动物进城是“原住民”回归
“因H7N9而否定动物进城完全没有必要!”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表示,H7N9的出现系必然中的偶然。第一,作为H7N9的组成部分之一,H7一直存在于野鸟和家禽之中。第二,生物是不断进行进化的,病毒与生物的防御系统一直在进行搏斗,因此即使没有H7N9,也会有其他新病毒出现。第三,并没有野鸟因H7N9而出现问题,只是在人居环境中出现,即人感染H7N9,因此可以判断的是,只要人不与野鸟进行“嘴对嘴”般的亲密接触或者吃野鸟,就没有问题。
动物进城是让原本生活在广州的动物们回家,是在广州绿地增加的背景下给历史还账。其次,所有放归自然的动物都是经过检验检疫后放归的,而且现在核心区还禁止人靠近。第三,从实验结果来看,在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得益于野鸭和大雁的回归,外来入侵物种水浮莲得到了抑制。
反方:
增加禽流感传播几率
动物进城该喊停
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副馆长、高级工程师王英永表示,广州应终止“野生动物进城”计划。他认为,野生动物进城恐引发生态安全问题。广州常住居民近1500万,人口密度大。在人鸟、人畜共患疾病没有弄清楚之前,将任何一种野生动物引进到高密度居民区都具有极高危险性。
而在列入广州计划入城的野生动物名单中,野鸭、雉类都是禽流感易感类群,检测人员已在红隼、珠颈斑鸠、红嘴鸥等鸟类个体检测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尽管项目实施者表示这些野生动物放飞前都经过疫病检疫,且放归后也将实施严格的疫情监测手段来控制疫病问题,但是,实施者能保证这些被放生的动物不会被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所感染而成为疾病的传播者吗?能保证放归在城市的动物不会增加传播禽流感的几率吗?
相关部门:
今年增两动物进城示范点
目前没有调整动物进城的计划。市林业和园林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连军豪表示,广州正推进野生动物进城计划,已经设立了大学城和白云山两个试验点,将沿着北部山体和珠江黄金水道沿线推进动物进城。监测显示,共有13种候鸟到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安家或作客。目前,湿地核心区依然用3个门阻止人进入观鸟,只要观鸟人士不抓鸟,远远地看是无需戴口罩的。
白云山风景区于2011年11月成为野生动物进城的第二个示范点。连军豪说,白云山放归动物有经过严格的检疫,没有禽流感时对栖息地一个月消毒一次,因此没有调整野生动物进城计划的必要。
连军豪还透露,今年将增加海珠湖、白云湖作为新一轮的野生动物进城示范点。
针对H7N9禽流感的特点,省林业厅已经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巡查力度,一旦发现候鸟等野生动物异常死亡或病症等情况,要立即做好前期隔离和现场记录。
省林业厅同时提醒公众要提高自我防范野生动物疫病的意识,远离野生动物,不捡拾、不接触死亡鸟类等野生动物。
推荐阅读: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