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9日消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重要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如何认识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形成了简朴的原始文明。随着农业的诞生和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的出现使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人类从被动适应转变到主动适应,于是出现了农业文明。这一时期,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人类对自然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最终造成资源迅速枯竭和环境日趋恶化。
发展经济离不开对资源的利用,但是这种利用应该是可持续而非掠夺式的利用。历史的经验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不可取,杀鸡取卵的发展通路走不通。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尽快地恢复自然,还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修复自然。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何在?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未来十几年,工业化、城市化还将加剧,如果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或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力争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无论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还是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工农业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将保护环境的任务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价格、财税、金融、贸易政策中,使我国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的100年中,美国累计消费了大约350亿吨石油、73亿吨钢、两亿吨铝、100亿吨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不足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目前仍然消费了全球50%以上的矿产资源和60%以上的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全球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要把握好哪些方面?
建设生态文明,关键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建设生态文明,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达到最佳状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环境的发展。不仅要经济和环境,人的发展也很重要。经济富强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建设生态文明,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消除经济活动对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既要生态又要生存的文明形态,更是一种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的文明形态。它所追求的目标不是GDP的增长速度,而是人民群众福祉的最大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的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建设生态文明,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生态文明是对过去发展方式深刻反思的成果,历史性转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修正工业文明的弊端。要转变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到通过加强环境保护优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上来。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繁荣、丰富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只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让生态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国行思,敛以致远。站在民族复兴关口的中国,更需要这样的变革,更急需建立生态文明。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责无旁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