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7日消息: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近日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5周年座谈会中发言表示,中国未来甚至是20年的时间,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是城镇化,关于城镇化现在有种种的谜团,甚至不客气的说,有些地方已经误入歧途了。
李扬认为,目前城镇化主要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城镇化不是最终的目标,城镇化只是手段,我们要通过城镇化搭城,建设城乡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讲经济发展的时候,他只讲城乡一体化,很少直接简单的说城镇化,这次习总书记来海南视察明确提出海南要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上取得更大进步。
城乡一体化至少有两个要求,第一,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必须是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不应该是一个单纯的城乡化的规划。因为中国发展的历史起点和各国的不一样,我们所谓的二元经济除了经济意义上的二元经济,城市、农村,工业、农业,我们还有一大群人的身份和城里人不一样,城里人可以享受他享受不到的优惠,他的小孩不能上学,他的小孩不能有享受医疗,所以,最终城市化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只是经济上拉平了,但是身份上没有拉平,要让13亿人真正的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权利相等的公民。你说要搞到60%、70%,还是有30、40%的人在你之外和你不一样这是不允许的,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我一再的强调城乡一体化促进城镇化,中国不仅打破经济意义上的二元结构,还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二元结构。围绕着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第一个是城乡一体化规划。
第二个是要素,人力、土地、各种各样的资源应当是自由流动的,自然的把所谓的农民的市民化包含在内,当然还有一个谁都心里有数的就是土地如何打破城乡分割自由流动,这个东西设想一下,只要土地能够自由流动,地价是什么样的走势,房价是什么样的走势。现在是时候要打破这样的分割,所以城镇化的第一点必须立足于城乡一体化。
第二点,既然是立足城乡一体化,经济内容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为什么要变成城里人,无非是城里人的服务比我好,如果我说我的服务延伸到农村去了,未必要变成城里人了。如果不搞好就不愿意到城里来,其实中国很多地方农村的人都不愿意到城里人。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核心的内容是城镇化一个本质,主要是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社保,在这点上突破公共服务均等化会使得城镇化在一个比较正常的动机下完成。现在很多人为了上好学,为了看病,其他的都放在后面,这是一个扭曲的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上到处可以享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这资源上选择到哪里住,这才是不扭曲的机制。
第三点,产业发展引导。也就是说,城市化一定要遵循先市后城的思路,而不应当是先城后市。东方西方形成两个不同的路径,西方先有市也就是先有市场,有了交易,人们聚集有了交易,然后成了城。中国先城后市,我们很多没有经济活动依托的城市,是基于传统经济意义上的。先有经济活动才有城市的发展。因此,提出了一个问题,产业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怎么改,很多人说中国城市化道路走工业化这是缺欠,我觉得这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先发展产业,先让流动的人口有了工作,有了安定的保障,然后逐渐的稳定下来,然后形成了城市这是城市发展的规律。而不是为了一个指标一年百分之多少,这样就本末倒置了。
李扬介绍说,本来在两会之前国家就会推出一个关于城镇化的规划,后来仔细研究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搞清楚,所以城镇化的问题目前还在研究的过程中。“在我看来,我们确实存在着传统的城镇化思路,这些传统思路就是搞开发区,找一块地,发展项目,因为投资没有跟上所以造成了很多鬼城,所以,城镇化不能搞造城。”
推荐阅读: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