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的兰花吸引人们驻足观赏
我市花卉产业初具规模
中国园林网4月3日消息:近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市林业局把发展花卉产业作为调整农林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增效的一项特色产业来抓,提出“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合作示范”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
花卉产业初具规模
据了解,近5年来,我市花卉种植面积呈直线上升走势,花卉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截止去年年底,全市花卉种植面积5.8万亩,比2007年增长了48.4%,占全省花卉种植面积的56.9%。全市有大小花卉市场11个,综合性花卉交易市场1个。花卉企业309家,专业合作社43家,花卉从业人员约2万多人,花农年人均收入过万元。规模超过100亩的花卉企业或种植户58家,500亩以上的10家,与2007年底相比增长了63%。从产业结构看,2011年全市花卉销售额6.7亿元,其中,鲜切叶枝类占36.1%、盆栽类占27.8%、观赏苗木占31.4%,其他类占4.8%。
市林业局局长林劲介绍说,近几年,我市鲜切叶一直占有全国鲜切叶市场约80%的市场份额,其中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鲜切叶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2008年,我市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级鲜切叶生产示范基地”。此外花卉中的金钱树、单干发财树等,我市已占有全国市场的60%。花卉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市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文心兰标准种植生产基地。计划两年内全部投入生产,预计年产值将达到40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300多人。
产业发展亟待提高
市花卉协会会长余长龙说,我市花卉产业起步晚,科技研发力量不强,花卉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以及产品深加工和保鲜、包装、运输等方面的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价格偏低、包装不统一、缺乏特色品牌、产业缺乏竞争力;缺乏交易平台,上规模的仅花卉大世界一家,且交通不便。
目前,我市的花卉企业规模小、个体农户多、龙头企业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不善,带动作用小,产品信息流通不畅通,销售渠道相对狭窄,销售方式较为单一。花卉大部分为岛外消费,本土消费能力弱。在运输方面,我市大部分鲜切花、切叶和小型盆栽花卉均通过空运,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在海鲜产品销售旺季常常排不到舱位,严重影响了产品流通。
拓展花卉产业空间
余长龙指出,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与旅游业结合最理想的媒介之一,海南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省,正致力打造国际旅游岛,但我市目前以花卉为主题的旅游景点还未真正建成,有必要从建设思路、建设内容、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把花卉文化与旅游结合,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发展理念,海口市花卉协会组织了花卉企业、优秀个体户50多人赴云南、广东、上海、北京、山东、台湾等地考察学习。余长龙说,花卉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带动周边的花农。协会和企业牵头,多次组织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新品种试种推广等活动,去年海口参加培训的花农数量达3000多人次,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形式,产业发展速度得到了迅速提升。十二五期间,海口将新增花卉种植面积4.85万亩,总投资估算为57.28亿元,力争在2015年实现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达12亿元。
据了解,海口国家兰花产业园作为海口市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工项目,占地面积1万亩,其中核心区2991亩,计划带动农民种植兰花8000亩,分4年实施建设,总投资达18.9亿元,项目以“兰花龙头企业+兰花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的发展模式,计划建成集兰花研究、种苗生产、种植示范、兰花产品加工、农业观光、市场交易、及产业扶贫于一体的兰花示范园区,项目核心区全部实施投产后,年收入将达到5.5亿元,税后年利润约3.3亿元,扶持农民种植8000亩,每年将为当地农民创造3.2亿元产值。项目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
推荐阅读:
(来源:海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