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垦利大力推广耐盐碱树种 降低绿化成本

2013年04月08日 10:41园林网

中国园林网4月8日消息: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结合土地盐碱、立地条件差的实际情况,积极从天津、新疆、河北等地引进了甘蒙柽柳、园蜡一号、二号、美国竹柳、火炬等适生耐盐碱树种十多个,有效地丰富了当地林业结构,提高了苗木成活率,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耐盐碱苗木基地6000余亩,年出圃量达到1200余株,2012年苗木产值1.2亿元。  

据悉,垦利县境内土壤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为解决土壤盐碱化程度高这一制约当地生态绿化的瓶颈,该县近年来在盐碱地造林上,积极实施综合改碱措施和推广耐盐碱树种,实现了盐碱地路域绿化的新突破。  

绿化重点是排碱,难点是浇水压碱。垦利县在修筑台田、暗管排碱、盲沟排碱等改碱措施的基础上,针对路域台田浇水困难、土壤返碱、树木长势差等现象,借鉴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采取以点代面、梯次推进的方式,在骨干路域绿化中大力推广实施管灌工程,创新地采用自来水与黄河水双模式,建设提水泵站,优先使用黄河水,每隔50米至30米距离安装一个快速取水阀,实现了自动高效节水灌溉,彻底解决了路域台田水上不来、碱下不去、树生长慢的问题,使林木成活率提升到98%以上。  

按照园林化标准的要求,该县还采取乡土树种与耐盐碱树种相混交,乔、灌、花立体搭配的造林绿化模式,建成了新博路永安段柳树与火炬块状混交、青垦路白蜡与灌木混交、广兴路南侧柳树、槐树、松树、火炬树等混交,大大提高了景观绿化效果。  

目前,东营市共完成市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取得“耐盐碱植物引进筛选及其配套技术”、“高效速生杨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泥质海岸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配套技术”等20多项科研成果;探索出了盲管、竖井、暗管等6种盐碱地改良造林模式;引进、选育出了东柽一、二号,园蜡一、二号、‘冬红’欧洲白蜡、耐盐碱杨、杜梨等160多个耐盐优良品种,并在生态林场、“三网”绿化、沿海防护林建设中大力推广,大幅度降低了绿化成本。  

推荐阅读:

黑龙江:大庆北极花谷盐碱地长出的“金字号”

山东东营河口区新户镇10万亩盐碱地转出“真金白银”

山东:盐碱地种树不换土也能枝繁叶茂

青岛:盐碱荒滩也能“柳绿花红”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