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9日消息:“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于二○一三年一月十一日诞生在四川省芦山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十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有关专家对芦山县乌木根雕产业的生产、销售、人才培育等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评后一致认为,芦山县乌木根雕技艺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产业初具规模,芦山县委、县政府对乌木产业的发展措施有力。“芦山根雕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有底蕴,产业振兴有规划,资源利用有措施,人才培训有思路,从业者对产业发展有信心。”因此,专家考评小组决定,将芦山县原申报的“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乡”升格为“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由“乡”升为“都”发生在三天之内,两夜之间。这是源于芦山县根雕产业十年发展的艰辛历程对大师们的感动;这是源于芦山根雕天人合一的技艺精湛对大师们的震撼;这是源于大师们对芦山县委、县政府十年来刘十庆、廖磊、何树平、李春模、吴宏、范继跃、王华等四任书记、六任县长在培育根雕产业上承前启后、精诚团结、坚忍不拔精神的钦佩和肯定。本人虽然参与了芦山县申报的大部分过程,但对芦山发展根雕产业的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路还缺乏深入的总结与思考。为此,最近我带着芦山县根雕成“都”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和成“都”之后怎么走得更好的问题到芦山作了一番专题调研。
芦山县根雕产业的兴起是受“石材王国”没落的形势所迫。
雅安干部,特别是老一点的雅安干部都知道,芦山县由于客观的历史原因,经济发展一直都非常困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雅安地区随着“三头”(石头、木头、水头)开发热潮的兴起,芦山县大搞石材开发。几年之后,便成为了省内外闻名的“石材王国”。在芦山县,石材产业发展最红火的1997年,石材加工企业达308家,从业人员达2.3万多人,石材产值18425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70%,税收502万元,占当年县财政收入的40%。任世斌,竹国张两位老共产党员带头办石材企业,跃进了当年中国乡镇企业百强领军人物的前五十名。但好景不长,随着花岗石资源的枯竭,市场情况的变化,国外石材产品的进入,人工合成板材的发展,加之芦山石材辐射、变色、水缝、价高等自身缺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逐步萎缩,下滑速度加剧,“石材王国”由摇摇欲坠到彻底崩溃。这让经济状况本来就很脆弱的芦山又回到了困难的境地。此时此刻,芦山县的领导和群众都在苦苦思索:石材发展断路之后,芦山向何处去?芦山县的领导和群众清醒地看到,“石材王国” 的没落固然是坏事,但“祸福相倚”,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为好事。上下都深知,“石材王国”时期不仅为芦山群众的致富带来了一段黄金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而且更为芦山培养了一批搞开发、会经营的人才。因此,石材产业不景气之后,一批石材企业的骨干到外地去从事其他产业的发展,另一些骨干则在芦山就地转业“突围”,从事石材雕刻,再由石材雕刻转变为根艺雕刻。现在芦山根雕的领军企业——天功艺术馆及其老总彭富伦,大自然根艺厂及其老总刘毅恒就是由石材到石雕,再发展到根雕这样的典型。这一个“王国”的没落再到另一个产业的兴起过程中,芦山县的领导们发现了新的出路,抓住了机遇。
源远流长的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芦山成“都”的基础条件。
芦山县雕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誉为“汉艺精粹”的东汉樊敏阙及石雕瑞兽早就镌刻下芦山雕刻艺术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的辉煌地位。难怪清末康有为赞誉樊敏阙碑刻为“如明月开天,荷花出水”。闻名于世的石刻精品王晖石棺是东汉时期保存完好的具有墓志铭的石棺。棺体四周镌刻精美的龙、虎、龟、蛇等精美的浮雕图。文化巨人郭沫若赞誉其“龟入泰岳镇大地,蛇如长虹扛九天”,“龙蛇龟虎聚一堂,顿羌风云卷大陆”,“西蜀由来多名工,芦山辟地竞尔雄”。始建于北宋的平襄楼和元代所建青龙寺的石刻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具有精湛的艺术价值。1974年出土于芦山思延乡清江四组的汉代乌木根雕汉马是汉代乌木根雕的杰作,充分显示了芦山乌木根雕的光辉历史。专家考评组的意见说:“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美的雕刻艺术遗存为芦山县乌木根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沃土”,这是对芦山县根雕发展基础条件的准确结论。
乌木不仅仅是远古原始森林的硕果遗存,巴蜀地理大环境结构的产物,更是古代四川最重要的生态文化遗产。芦山拥有十分丰富的乌木资源,特别是具有温润平和、不温不燥、冬暖夏凉、香气宜人、耐腐防虫、不易变形,纹理瑰丽等特点的金丝楠乌木更是稀世珍宝。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王山考察芦山的根雕时说:“这里有稀缺的根雕原材料——乌木资源。”专家考评组的结论意见说:“这种得天独厚的(乌木)原材料资源为芦山乌木根雕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根雕一条街”的建设和壮大为芦山成为根雕之都创造了全国乌木根雕第一、根雕第三的市场实力。
2003年芦山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初步提出建设“根雕一条街”的思路。时任书记、县长的刘十庆、何树平于2004年8月主持专题会议,经反复分析比较,根据芦山当时根雕产业已开始发展的实际,确定按汉代风格建设根雕走廊,成为“根雕一条街”的雏形。到了何树平、吴宏担任书记、县长以后,加大对根雕产业的投入,大抓“根雕一条街”的建设,通过举办民俗节、根雕节,不断扩大芦山根雕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积极支持根雕大师唐国富办根雕艺术学校,支持根雕大师刘毅恒办四川省唯一培训雕刻技术人才的“芦山县大自然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并建立芦山县根雕协会、芦山县根雕行业中共党支部、芦山县根雕协会工会工作委员会,不断加大对根雕产业发展的指导。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县委、政府更是抓住机遇加大对根雕一条街的建设速度和整治力度。据县上有关部门统计:从2005年到2012年县上对根雕产业的投入共计3187.7万元。经过几年的不断投入和积累发展,芦山根雕产业的规模迅猛扩大,质量大幅度提升,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到2011年底,全县根雕企业已达220余户,设计制作 人员1200多人,带动从业人员8000余人,实现产值6亿元。其产品主要销往成都、北京、上海、重庆、天津、武汉等二十多个大中城市,有的产品远销我国台湾、香港和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到这时,芦山已成为全国根雕产品销售的重要集散地,其乌木根雕成为全国第一大市场,根雕成为全国第三大市场。根雕产业已经成为芦山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点和群众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
在芦山县根雕产业大发展的过程中,芦山县级各部门尽职尽责,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做了大量工作。县工商局主动承担最艰巨的任务,派工商所所长游承景兼任县根雕协会秘书长,加强根雕产业发展的监管和协调。
2012年,是芦山根雕更快发展的一年。在这一年,县委书记范继跃,县长王华带领县上四套班子的同志共同做了一场根雕大翻身的美梦,共同打了一场根雕大胜仗。2012年芦山县委、县政府围绕做大做强根雕产业,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第一,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快根雕产业的意见》。《意见》围绕雅安市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总体布局,在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着眼全球,做大做强根雕产业,建设西部第一,中国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中国根雕艺术城。”《意见》提出了做大做强根雕产业的八大措施:高端打造根雕艺术文化产业园区;提升根雕知名度创一流品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完善机制加大人才队伍培育力度;积极开展交流活动;优化产业扶持政策;规范管理、着力提升产业档次;加强领导,凝聚产业合力。
第二,书记和县长分别带领县上四大班子成员、县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根雕重点企业老总到浙江东阳市、福建闽侯县、云南腾冲等地考察雕刻产业发展的状况、经验,解放思想、寻找差距。回县上后组织四大班子成员联系实际开展讨论,进一步振奋精神,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增添措施。
第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芦山县委根据省委、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部署要求,根据芦山实际,很快制定了《中共芦山县委关于全面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山水芦山文化芦山幸福芦山的意见》,把发展根雕产业作为培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建设根雕艺术城、提高文化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高标准建设一个上规模、上档次、集创意、制作、展览、拍卖、交易”于一体的根雕艺术城,培育形成综合实力强、影响力大、带动作用好的产业旗舰和行业龙头企业。
第四,2012年3月,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申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漆家华担任组长,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担任成员。2012年9月,在省经信委和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佘国华同志的大力帮助下,向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申报创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乡。为迎接全国工艺美术协会领导和专家考评,书记、县长和四大班子成员集中力量,分工负责,扎实有效地做好了迎接考评的工作。
芦山县在乌木根雕艺术上扛了“都”字大旗后怎么走?大家都在关注和思考。根据我在芦山广泛深入调研的结果,有如下几条建议:
一、加大“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和乌木根雕“蜀根汉魂”文化底蕴的宣传,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芦山县角度讲,需要深入宣传,挖掘文化内涵,达到统一思想,增强底气,凝聚人心,添加措施,并消除芦山是否会重走“石材王国”消亡老路的忧虑和担心。从雅安市角度讲,通过宣传,要使国内外的人们对雅安刮目相看,增强雅安文化的知名度,为雅安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添砖加瓦。从四川省角度讲,宣传芦山根雕符合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到雅安检查工作时提出的“雅安要发挥资源优势,走特色产业之路,把雅安建成特色产业基地”的指示要求。在举办乌木根雕艺术节后,可有准备地召开“蜀根汉魂——芦山文化研讨会”,拍摄芦山乌木根艺电视片,出版精美画册等。
二、加大根雕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乌木根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后备力量。芦山现在虽然拿到了中国乌木根雕艺术“都”的品牌,扛起了“都”的大旗,但根雕的技术领军人物,特别是高端技术人才还是缺之又缺的。省级大师仅有四位,国家级大师还是空白。相比于浙江东阳有国家级大师十多位,省级大师几十位,那简直是望尘莫及。今后县上和县上的根雕领军企业要在引进外地高端人才和加大本地高端人才培养上下大工夫,下真工夫。市上有关部门要在这方面为芦山县在引进人才的政策和培养人才的政策上“开绿灯”。要鼓励支持省级根雕大师唐国富和刘毅恒继续办好芦山根雕艺术培训班和大自然职业培训学校;要根据这次专家考评组在考评中指出的芦山根艺制作人员多数存在自我封闭,不愿走出去的问题,尽多地争取参加世界性的全国性的根雕艺术大赛大展,让芦山的根雕技艺到国内外去参与竞争,参与考验,提高竞争意识,提高品牌意识。在这方面,芦山东方乌木艺术馆的省级大师吴坤就做得比较好,十多年来,他的作品参加全国各种大型展览会40余次,分获各类金、银、铜牌160多个,大大地提高了吴坤和他的企业的品牌知名度。通过这些渠道走出去,力争在近期内芦山再增加三名以上的省级大师,三年左右有两名以上的国家级大师,五到八年以后有一位亚太地区大师;市、县都应建立对根雕技艺人员获得国家、省、市级大师称号的鼓励奖励制度。目前国内浙江、福建等地对于获得各级大师级的工艺美术大师都有不同的奖励办法,雅安和芦山可以仿效之;市上和县上可以和省内外有关艺术大专院校加强合作联系,主动派雅安的技术人才到大专院校去进修培训,也可以邀请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把芦山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要把工艺美术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市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不仅人才的数量要扩容增量,而且人才结构和梯度应更加合理,既要有相当数量的初级人才,也要有一定数量的中、高级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爱好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要加强美学教育,包括书法、艺术课程、根艺创作和课外乡土教材可以增添这方面的内容,打牢根雕艺术的群众基础。
三、雅安市应拓展工艺美术产品的升级领域,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组团优势。在芦山申报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成功之后,应在荥经砂器、宝兴大理石雕刻、名山红砂石雕刻的上档升级上下工夫,争取这些产品、产业在省级、国家级的品牌上占有席位,从而把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的企业做大做强。
四、应重视根雕原材料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根雕产品销售的市场开拓。金丝楠木是稀缺的贵重资源,要用于制作高端的创意文化精品,今后更要防止乱挖乱砍,大量流失,导致资源枯竭。适合作根雕工艺品的杜鹃、桢楠、香樟等树木,可结合林业发展多多种植,以资永续利用。市场开拓要与旅游发展相结合。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成立于2010年,是芦山根雕企业的后起之秀。该企业老总余德彬两年前经营珠宝,后介入根雕产业。根雕企业诞生后一方面大力开辟原材料来源,一方面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使该企业的发展后来居上,两年内就成为芦山根雕企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五、为适应雅安工艺美术产业的大发展需要,雅安市应该尽快组建以市经信委牵头的雅安市工艺美术协会。
芦山县在乌木根雕艺术上成“都”,让我们感慨多多;成“都”后怎么办?让我们思绪万千。最后还是让我用专家考评组的话作本文的结尾吧:“我们期待五年之后的复评,芦山根雕产业的发展能无愧于‘中国根雕艺术之都’的称号”。
推荐阅读:
(来源:雅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