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13日消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连日来,阜阳上空洋洋洒洒飘起雪花一样的杨絮,看上去有些诗意的天空,却给农业生产、消防安全和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不少麻烦。
杨絮飞舞危害大
在太和县郭庙乡,记者在长着高大杨树的路边站了不到十分钟,头上就飘了一层白色的杨絮。“杨絮大量飘飞已超过两个礼拜了,这会儿正是小麦传粉、授粉的关键期。麦穗上裹着杨絮,会阻碍传粉,对小麦产量造成不利影响。我们正联系县农委专家想对策呢。”5月7日上午,郭庙乡宣传委员孙磊对记者说,杨絮如今成了污染物,如果影响了小麦传粉、灌浆,势必会降低小麦产量。
“这阵子,每隔几天乡下都会发生几起因杨絮引起的火灾。”孙磊告诉记者,杨絮属易燃物,晴朗高温天气里容易引燃。记者拿出打火机,做了个实验:在飘满杨絮的地面上轻轻燎一下,杨絮瞬间被点燃了,并像浇了汽油一样,迅速燃烧起来,蹿起约5公分高的火苗。不到20秒时间,半平方米的杨絮就化为灰烬。
“农村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堆放着草垛,最怕燃烧的杨絮飘到柴火垛上。”孙磊说,村里的小孩觉得杨絮好玩,就用火机点着玩,有的烧了柴火垛,有的烧了房子,甚至还有人受伤;全县那么多地方都存在这种情况,幸好火灾不大,不然,消防队救都就不功。
在阜城,不少市民同样把漫天飞舞的杨絮当成环境污染来对待:骑车的戴上了口罩,开车的关闭了车窗,咳嗽厉害的到了医院看医生。在阜王路上清扫大街的一位环卫工人抱怨说:杨絮太多了,扫也扫不尽,工作量比平时增加很多;一阵风吹来,倒上垃圾车的杨絮又飞得到处都是。
为何到处杨絮飞
虽说近两天的一场小雨扑灭了杨絮的“嚣张气焰”,危害减轻不少。但不少市民仍感到疑问,杨絮为何年年泛滥,何时才能摆脱杨絮的困扰?5月10日上午,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林业部门相关专家。
原来,杨絮是杨树开花后通过雌雄花授粉后产生的种子,本身无毒,其上附着白色絮状物,种子借助白絮在空中飘荡,寻找合适的生长地点,这也是杨树繁殖后代的重要途径;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是我市杨树开花传粉的主要季节,晴热天气里,就会有大量的杨絮到处飞舞。
据市林业局营林科科长李继文介绍,从2000年开始,杨树一直是我市绿化造林的主力树种,每年栽种的杨树都占造林总任务的75%以上。目前,我市共有杨树180万亩,占有林地总面积的35%以上。在阜阳三区的绿化树木中,尽管杨树所占比例不大,但仍有近6000余亩。我市杨树基数太大,树种较为单一,这也是近年暮春时节杨絮泛滥的主因。
树种结构应调整
难道没有办法来解决杨絮泛滥问题吗?李继文表示,目前,我市大面积砍伐杨树的可行性不大,给杨树注射“抑花一号”等生物试剂的成本又太高。现在,主要靠两种途径缓解这一状况:一是杨树成材出售后自然更新,杨树会逐年减少;二是在每年植树造林工程中有意识地减少杨树的栽种比例。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杨树的造林面积为3.732万亩,占造林总面积的25.9%;而在去年和前年,杨树的造林面积分别为3.64万亩和4.9万亩,分别占当年造林总面积的59%和86%。“林业局为改变树种单一的弊端,从去年开始就压缩了杨树的造林比例;以后,将用苦楝、洋槐、银杏等树种代替杨树,逐步扭转‘杨家将’一统天下的局面。”李继文认为,杨树生长速度快、产材量大、成本低廉,是林木加工的重要原材料,但是栽种过多也会带来生态问题。“毕竟,发展林业经济和木材加工业,必须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和社会成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据市林业局营林科科员杨伟介绍,杨树的砍伐期一般为10至15年,我市85%的杨树还处在3至6年期。在林权归属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大面积集中砍伐并不现实,只能逐步砍伐。预计到2018年前后,大部分杨树将被淘汰。“政府再施以有力有效的引导,届时,市民将有望摆脱杨絮的困扰。”
推荐阅读:
(来源:阜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