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2日消息:5月22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特殊的时间、特殊的话题,凸显特殊的意义。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将其视为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提高到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对我国来说,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保护生物多样性已超越其物质层面的意义,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对历史责任的担当。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一般而言,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方往往也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生态良好的地方。生物多样性是构建生态的基本要素,人与自然和谐正是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和要求。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和宜居条件,让我们的地球生机勃勃,这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必由之路。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生物资源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和战略资源,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当今世界,生物工程已处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生物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资源的拥有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其开发利用或将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甚至会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必然有赖于各类竞相繁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物多样性世界。因此,缺少了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就难以保证。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关系人类自身及子孙后代福祉的必然选择。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谁都无法脱离生物多样性而独立生存。一种植物的消失可能让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消失;这种昆虫没有了,捕食它的鸟类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每个国家的生物都是全球生态系统整体链条上的节点,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基础,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此刻,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不同程度破坏,许多珍贵稀有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可以说,生物多样性保护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阶段。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国家生物战略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和有效措施。
林业作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部门,要按照“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的要求,切实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为主旨,以推动自然保护事业科学发展为根本,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坚持科学保护、依法保护、主动保护,依靠人民群众、科技进步和深化改革,统筹运用林业各种政策和手段,着力营造自然保护的有利环境、构建就地保护的科学体系、完善迁地保护的整体布局、健全自然保护的法规制度体系、强化执法监管体系,全面推动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推荐阅读:
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林业部门要沉下身子、努力实践,从6个方面着力做好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一是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探索促进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政策,研究制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生物安全和外来入侵物种等管理的法规、制度。
二是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相关规划。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规划,建立相关规划、计划实施的评估监督机制,促进其有效实施。
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建设,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编目,完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调查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技术方法的创新研究,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生物多样性预警和管理水平。
四是强化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合理开展迁地保护。坚持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合理布局自然保护区空间结构,强化优先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和保护区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高自然保护区有效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研究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及基层群众参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五是统筹运用林业多种管理手段,提高应对生物多样性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机理、扩散途径、应对措施和开发利用途径研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及风险管理机制,积极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加强林业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风险评估和环境影响研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探索工作。建立病源和疫源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畜健康。
六是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多种形式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广泛调动国内外利益相关方参与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共同推进林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强化公约履行,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促进我国林业生物多样性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春回万物生,美丽中国的梦想正扬帆起航,这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美丽中国之“美”是全方位的,它不仅要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之美、“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态之美、人与自然良性发展的和谐之美,还要有科学高效的制度与机制之美、“百花齐放”的文化之美。
良好的生物多样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站在新的时间节点,让我们着眼更加美好的未来,连结你、我、他,共同呵护生物多样性。这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情商”,是务林人的庄严承诺,是中国林业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