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4日消息: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为了缓解用地紧张,我省沿海一带城市近年来纷纷实施“向海洋要地”工程,强劲的围垦势头让部分滩涂湿地面临消失的危险。
在温州沿海的温州湾和乐清湾滩涂湿地,60%以上的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曾在这里过冬,被誉为黑嘴鸥的“越冬天堂”。去年冬天科学家发现,这里的黑嘴鸥数量减少了将近1/3。不仅黑嘴鸥锐减,我省大部分滩涂湿地水鸟,无论数量还是种群,都以令人吃惊的速度在减少。
“湿地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最敏感的指示物种。”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系教授丁平担心地说:“湿地水鸟数量、种群锐减,主要原因就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滩涂湿地在过度围垦中持续减少。”
大项目围攻湿地
近日,记者采访了杭州、嘉兴、宁波、绍兴、丽水、温州等地的湿地保护情况,发现沿海滩涂湿地因重大项目被大面积围垦的情况并不鲜见。在某地,记者看到,一道长达几公里的长堤把海围了起来,长堤的一侧正在进行填土施工,这项工程目标是把5.85万亩滩涂全部围起来。而在另一城市的滩涂,正在紧张施工的工程也成为了湿地的“杀手”。根据计划,这里将围垦出13.3万亩土地。
“围海造地每平方米的成本只有两三百元,远低于征地成本。”当地林业局一名官员坦言,很多人只看到滩涂的造地功能,而看不到它更重要的作用———海水净化、海洋减灾、生物保护等。过度围垦和不科学的开发将导致滩涂湿地消失,调节区域气候和培育水生物的能力将遭到破坏。丁教授认为:“如果人们不是那么心急,掌握好速度与规模,完全能做到既开垦滩涂,又让鸟类有适宜的栖息地。”
“海岸滩涂湿地过度围垦和湖泊湿地被侵占是湿地面积减少的直接原因,也是我省湿地保护的主要威胁。”省林业厅森林资源处副处长赵岳平说,滩涂湿地是我省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度围垦滩涂,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是百倍的金钱都换不回来的,子孙后代将为我们破坏环境的行为买单。
2011年,省林业厅曾对全省湿地作过一次调查和统计,发现湿地正因过度围垦、水质污染等原因大幅缩水,10年间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1.72万公顷,相当于27个西湖的大小。
全省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不足两成
湿地保护难度大,几乎是全球性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很脆弱,容易遭到破坏,而对湿地最佳的保护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然而,在我省,湿地保护区的建立走得并不顺利。据林业部门统计,我省湿地总面积111.01万公顷,有5大类23型,占全省区域总面积的10.9%,而我省受保护的湿地面积仅有14.68万公顷,即使加上近年新建的湿地公园等,受保护的湿地面积仍不到湿地总面积的18.2%,与国家林业局的保护目标相距甚远。
“为什么湿地保护区的建立会这么困难?”林业系统一位专家坦言,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成立自然保护区须由县级以上政府提出申请,“有些城市想搞生态城,它就有保护湿地的意识,将湿地作为旅游景点开发和保护;但如果想要发展工业的时候,就会把湿地填掉搞开发区,这种随意性在很多城市都存在。”
湿地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我省对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湿地保护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发展道路。”赵岳平介绍说,不但人工湿地在不断增加,更多的天然湿地也在不断被划入保护区域中,湿地的生态综合功能正逐步体现。
据悉,自去年12月1日起,我省首部湿地保护的专门性法规——《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开始正式实施,将湿地保护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对占用湿地的开发建设,擅自开垦湿地、填埋湿地、采集湿地野生植物、猎捕湿地野生动物、破坏湿地水生生物洄游通道等行为,有了处罚依据。
此外,由省林业、海洋、水利、农业、环保等多部门组成的省政府湿地保护委员会已成立,专门负责组织协调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过度围垦、水质污染等湿地保护的突出问题将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推荐阅读:
(来源:国家林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