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27日消息: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始终把太湖治理工作作为全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头等大事,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有效提升了太湖水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2011年,吴中区被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区,并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吴中区正充分依托吴文化底蕴和太湖山水资源,走出一条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3年,吴中区将紧紧围绕“山水苏州·人文吴中”目标定位和“走进太湖时代”发展战略,坚持“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发展主题,突出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大力强化污染减排、推进综合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深化服务管理,实践民生环保,为推进美丽吴中、美好吴中提供有力的环境保障。
生态立区保护先行
推进美在太湖进程
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吴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吴中区坚持源头治理的方针,强化日常监控措施,一方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现有企业全部达标排放;另一方面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不增加新的污染源。
近5年来,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6767个,项目环评率达100%。建成9座污水处理厂、1000多公里污水管网和339个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收集系统,日处理能力达8667吨。为健全环保监管网络和责任体系,在全区161个村(社区)设立环保监管员,把环境监管网络延伸到基层。
太湖面积大、生态环境优、人文底蕴深、保护任务重是吴中最大的区情。因此,坚持走协调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
地处浩瀚太湖下游的苏州市吴中区,拥有180余公里太湖岸线和3/5的太湖水域。其中,苏州城区80%的饮用水水源地集中在这个区内,建设“美在太湖”的重任成为吴中区义不容辞的职责。但长期以来,由于多部门从事管理太湖水资源的职能,零打碎敲式监管格局影响了吴中区建设“美在太湖”的进程。
为构建太湖流域创新统一的监管模式,吴中区打破了历年来由多部门管理太湖水资源的格局,率先在整个太湖流域进行监管体制的改革,建立起“一个部门说了算”的太湖水环境综合管理的机制。
吴中区要像管理城市道路保洁那样,由一个部门牵头来管理好太湖水环境。直属于吴中区政府的太湖水环境综合管理办公室,拥有“五位一体”统一监管的职能:负责太湖水环境执法管理、沿湖水污染源防控、组织开展太湖水草和蓝藻打捞、沿线湿地建设监管以及芦苇收割、湖区水环境保护与保洁等。
此外,吴中区还将强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治理乡镇企业集中区、“村中厂”环境隐患,以及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滞后及运行管理不到位、危废储存处理不规范、部分工业企业废水超标排放影响周边水环境质量等问题。加大太湖一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以及国控、省控、市控、重点流域等重要断面水质监测和预警,全面实施断面水质改善达标方案。
推荐阅读:
[分页]
让保护与发展并重
丰富生态文明内涵
高水平的发展和高水平的保护是吴中区一以贯之的发展理念,“生态立区”是吴中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然而生态保护需要投入、需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发展保护两相宜,质量效益双提升。”跳出对山水人文资源的消耗依赖,建立友好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走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吴中区立足区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的永恒主题。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新目标,对生态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独具优势的吴中区来说,将有更多红利可以争取和把握。
目前,吴中区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十八大精神,坚实现代化步伐”。“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动态概念,更强调过程,要采取务实举措、追求过硬成果。对吴中区来说,重中之重是要坚持“三个战略导向”,即以吴中开发区升格国家级为契机,打造产城一体化示范;以国家5A级苏州市吴中太湖旅游区为引领,端出旅游经济大餐;以发展保护两相宜为指导,争当生态文明样板。
美丽吴中,美在太湖、美在环境、美在生态。未来,吴中区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坚持自然生态不动摇,以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年度实施计划》,建设、完善、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工程、太湖水环境综合管理工程、环境基础设施保障工程、太湖一级保护区连片整治全覆盖工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工程、两河一江(吴中段)及小流域整治工程、东太湖综合整治二期工程、蓝天绿地增靓工程、千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工程、民生环保专项行动工程),不断提高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今年,吴中区还将坚持不懈地推进“绿色吴中”建设,新增绿地4000亩,抚育中幼林1.5万亩,新建15个市级绿化示范村。率先启动行政村生态文明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再创两个国家级生态村,培育5个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面加快东太湖湿地一期、三山岛湿地二期等项目建设,确保林地覆盖率提升至30%。
此外,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实施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收集,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绿色生活,严格落实环境准入、污染排放和考核问责等各项制度,加快形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倒逼机制和资源节约利用的激励机制。加强能源评估审计,鼓励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力争新增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两家,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企业20家。全面加快“退二进三”、“退二优二”步伐,引导企业实施产业转移和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使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深入开展重点区域环保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