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不畏艰难只争朝夕 发展生态文明

2013年05月28日 14:21中国宁波网

中国园林网5月28日消息:“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无疑是当下最让群众焦虑的问题之一。“气、水、土”等污染起来,用不了多长时间,但要治理恢复,不光需要巨大的智慧、勇气和投入,还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会不断产生。我们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既要偿还代价沉重的旧账,又要防止或应对意想不到的新账,任务之艰巨、形势之紧迫,可想而知。

因为任务艰难,就产生畏难情绪,逃避推托、坐等无为,把当下的问题拖成历史问题,把当代的担子撂给子孙后代,诚不可取;因为形势紧迫,就想着毕其功于一役,乱开空头支票、乱提夸张口号,更不现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和责任,该哪代人解决的问题,就得由哪代人负责解决。这既躲不得,更急不得。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亟须树立的观念是:不畏艰难,只争朝夕。

不畏艰难、只争朝夕,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通盘考虑、整体推进、标本兼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建设生态文明,不同阶段、各个地方有不同的任务和工作侧重点,但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重点整治和综合治理相结合。要咬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核心不放松,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坚持“系统抓、抓系统”,打破地域、部门分割和利益藩篱,强化协同联动,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生态保护和治理的成效。

不畏艰难、只争朝夕,不是只忙着治理污染,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事后治理和源头预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而预防是在污染和破坏尚未发生前所采取的阻止、控制、抑制措施,代价最小,效果最好。污染和破坏发生了,再去治理恢复,经济损失巨大不说,社会成本也是高昂的。

不畏艰难、只争朝夕,不是做成啥样是啥样,而是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取得实效。“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宁波,必须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严格的制度安排。为了有令即行、有禁即止、有违即惩,必须建立完善狠抓落实的制度;为防止源头污染和破坏,铁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让不顾生态环境的盲目决策者,危害群众健康、威胁生态安全的违法者,以及失职渎职的监管者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和刚性执法的制度;为让环境保护者得到补偿、生态科技创新和推广者得到好处,必须建立完善政策引领制度;为防止生态保护这项见效慢的千秋大业被延误,让领导干部有“功成不必在我任”的思想和动力,必须建立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改变现有的“GDP至上”的指挥棒。

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其客观性、必然性;解决起来,也有其复杂性、长期性。只要我们不畏艰难、只争朝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去防范,力争做一事成一事,多还旧账、不欠新账,美丽宁波就一定会早日到来。

 

推荐阅读:

季昆森:生态文明是永续发展的文明

云南昆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环境经济双赢

新疆兵团一二五团深入推进绿化及生态建设

江西:章贡区生态建设 “绿色梦想”扬帆起航

(来源:中国宁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