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5月31日消息:生态文化是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它区别于工业文化,是应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背景下出现生态危机的一种文化选择。这种选择将使人类在享受到工业社会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能享受自然恩赐的生态文明,这就是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的明天。
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其表达的文化形态森林文化,毫无疑问属生态文化的范畴。准确地说,森林文化仅是生态文化的一部分,但又是生态文化体系的主体,是生态文化中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和不可替代的部分,也是生态文化魅力所在。
森林及森林文化的特征,决定森林文化在生态文化体系中的主体位置。首先,森林分布最广泛。维系地球生命的海洋、森林、湿地三大系统,森林面积虽然不及海洋,但在陆地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其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34%。福建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达63.1%,可谓绿荫八闽。其次,森林结构最稳定。较之农田生态、草原生态、湖泊生态等,森林中的物种最丰富,除了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外,还有苔藓、地衣、蕨类、鸟类、兽类和微生物,超过65%的野生动物和超过90%的植物物种存在林中,因此生物链最复杂,结构最稳定。其三,森林部位最凸现。随着城市森林和乡村绿化工程的推进,城市森林文化和乡村森林文化被推向前沿。不但城市的人们需要绿色,需要清新的空气,需要去郊外的森林公园踏青消暑,乡村也以宗祠林、寺庙林、道观林、风水林、坟墓林和古树名木为对象,构筑自身的绿色家园,显现人们对绿色的普遍需求。其四,森林景观最精粹。名山丛林,古刹森森。佛教、道教总是选择在深谷幽林,作为修建寺庙道观之处,在武夷山、戴云山、太姥山、鼓山、灵石山的丛林之中,均能见到寺庙道观的踪影。名山与古刹,相得益彰,山岳文化与宗教文化在这里得到完美结合,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其五,森林底色最原始。福建的86处自然保护区,皆与森林相关。这里有森林垂直带谱分布,各类物种自由竞争,生生不息;但又原汁原味,古朴原始,具有科学、历史、宗教和审美等多种价值,人们可以在这里回眸远古,解读文明。其六,森林材料最环保。例如木竹建筑、竹木工艺、藤草编织、绿色食品、插花艺术、茶艺茶道、剪纸工艺,以及以森林人家为品牌的森林旅游等产品,其材料均为可分解、可逆和能循环利用的,体现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共生的生态理念。
森林还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能为社会提供当下紧缺的生态产品。更为重要的是森林是一种文化资源,可为社会供给含有生态内涵的文化产品。2012年,全省仅森林旅游收入就达55亿元,花卉苗木产业总产值达259.8亿元。此外,园林、竹木工艺、绿色食品在内的森林文化产品产值也在不断提升,森林文化产业已成为林业的支柱产业。
我省优越的自然气候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古树资源。目前,全省已登记的古树名木达82914株。今年5月,福建启动“树王”评选活动,通过寻找福建树王,保护古树名木,弘扬生态文明。让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教育走进寻常百姓生活。
如今,林业已不再停留在上世纪森工年代,进入了以生态建设为主,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系三位一体的现代林业新时代。作为生态文化主体的林业事业,必将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服务民生、造福人民。
苏祖荣:福清林业局高级工程师
推荐阅读: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