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松:中国不缺好雕塑家 缺机会

2013年06月21日 11:05雅昌艺术网周永亮

蔡志松:中国不缺好雕塑家 缺机会

中国园林网6月21日消息:6月16日,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二季在798仁艺术中心启动,十位青年艺术家参加了此次展览。相对于很多80后的年轻艺术家,蔡志松在其中算是年龄比较大、创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他此次带来了《玫瑰》和《浮云》两件作品。雅昌艺术网对他进行了专访,通过他的经历来了解近几十年中国雕塑的发展状况。

聊作品《玫瑰》和《浮云》

雅昌艺术网:蔡老师,请你简单介绍参加此次展览的两件作品,《玫瑰》和《浮云》。

蔡志松:《玫瑰》是继《故国》之后的又一系列作品,《故国》是谈历史、人性的,《玫瑰》是个人对爱情的一个见解,爱情观。玫瑰象征着爱情,但我选用的材料是铅,它本身既沉着又绚丽,非常柔软易塑,可塑性强,但是很沉重,容易损坏,还具有一定的毒性。铅的这种特性与玫瑰的自然造型结合来表达爱情,我看来是比较明确的,这是《玫瑰》系列。

《浮云》系列主要谈事物的契合关系。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事物总是不变的,或有自己的性质,其实不是这样,任何事物都是组合而成的,同时随时都可以变化,像云彩一样,它是一种聚合之物,同时随时在变化,主要是一种聚合关系和无常。

可能大家对于天上云彩没什么感觉,但是一下雨就有了。同时还提醒人们注重事情的结果,因为我们平时做事通常不考虑结果,认为好像是一个过程。其实并非如此,任何事情都会产生一个结果,如果在做事情时考虑后果,我们今天忍受的很多痛苦就不会出现。所以《浮云》主要是阐释几点:一,事物本身都是聚合的;二是无常的法则;三,事情更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雕塑这些年一直在变化

雅昌艺术网:您从事雕塑创作很久了,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蔡志松:工作跟生活其实分不开,好多人觉得必须灵感来了创作,并非如此。对我个人来说,没有必要需求灵感,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做出来,因为创作是思想的自然流露,如果把你的思想和所掌握艺术语言沟通好之后随时都可以做出作品来,随时都在创作状态中。

雅昌艺术网:您也参加在雕塑界的一些展览,觉得这些年中国的雕塑界发生哪些变化?

蔡志松:这些年一直在变化。早期,我们评判的标准很单一,学院雕塑一统天下,全国美展很重要,得奖之后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后来各种展览都有了,尤其是学术性、主题性展览增加,大家有更多展示的机会展示,好像展览开始不是那么非常重要了。

进入到2003年、2005年之后比较明显的是艺术市场兴起了,一批职业雕塑家开始独立创作,通过作品销售维持个人生活。雕塑总体发展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宽松的环境,而且艺术家发展可能性越来越大。

中国不缺少好的雕塑家

雅昌艺术网:您最早也获得过泰勒奖,跟国外雕塑界有过接触,您怎么看待国外雕塑界的情况?

蔡志松:其实我们从小的教育都是西式的学院教育,认为西方的水平很高,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中国不缺少好的雕塑家,缺少的是更多的机会,这是最主要的感受;还有就是我们自身的原因,好多雕塑家技术、技巧掌握得非常好,但是把技巧、技术转化成艺术的能力较国外雕塑家弱,他们没有太多的束缚,可以直接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这样成了艺术家。但是我们学了好多年的技术、技巧,最后他的思想不能用所学到的技术表达出来。上学做的是人体,毕业再通过别的东西来传达思想,这是长期以来的一个问题。

雅昌艺术网:您什么时候第一次接触到西方雕塑界?当时什么有什么感触?

蔡志松:我直接接触还是在2001年左右,当时中央美院雕塑系请巴黎的职业艺术家,与部分年轻教员和艺术家近距离得沟通,这是一个全面的接触过程。通过这段接触明白了他们的思维方式,特别清晰地了解他们的思想,紧接着我就参加法国的展览,更现实、更近距离的接触。

雅昌艺术网:这次参与了青推计划,您怎么看待这个项目?

蔡志松:其实这个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洪亮、唐尧他们做的这个事情非常有意义,好多青年雕塑家缺少机会,如果艺术家自己来推广还是有极限性,毕竟他还要从事专业创作。现在关注青年雕塑家的人少,真正做事情的也少,青推计划是非常有意义的,给了大家一些机会,但是就我自身来讲我可能在里边算是老的,呵呵。

艺博会能看到艺术家真实的面貌、能力

雅昌艺术网:刚才提到了从2005年左右,雕塑市场开始起来,对雕塑家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蔡志松:艺术市场兴起,对艺术家的创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艺术家需要生存,需要经济支持,而且艺术市场的兴起也说明艺术能够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所以有一个很大的动力。

虽然也有部分艺术家瞄着市场去创作会影响他个人的创作,总体来讲市场蓬勃兴起,总比市场枯萎好得多,对艺术发展无疑是一个特别好的环境和机会,肯定是有好的影响。市场的兴起给了艺术家另外一条出路,不必所有人都奔着全国美展。我现在特别喜欢看艺博会,不太喜欢看所谓学术性的展览,因为艺博会上能看到好多艺术家真实的面貌、能力,一些所谓的学术或主题性的展览,反倒是艺术家为了迎合主题、学术做一些创作,很牵强。

雅昌艺术网:在职业艺术家出现之前,雕塑系学生毕业之后的去向是怎样的?

蔡志松:正常的去向都是到别的高校当老师,但学校毕竟是少数,十年留一个就不错了,还有一部分去出版社当编辑,再有帮别人或雕塑公司做雕塑,还有就是自己做雕塑工作室、雕塑公司等。

现在比以前多了一条路,可以当职业艺术家。现在青年雕塑家,比如蔡磊、王瑞林、Unmask等,他们就是靠市场活着,活的也挺好,所以市场给艺术注了更新鲜、更具活力的一个东西。

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青年雕塑家?走向市场或学术引发议论

第二届雕塑艺术展25日海口开展 展出精品80多件

合肥:七桂塘“绽兰”雕塑移居杏花公园

福建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开幕 共有32件雕塑展出

[分页]

雕塑赝品出在铸造环节

雅昌艺术网:同时,雅昌和雕塑学会合作的雕塑认证也启动,作为一个雕塑家,对认证持什么态度?

蔡志松:雅昌做这个事情很有意义,无论是雕塑还有艺术门类都需要认证,随着艺术市场兴起,赝品也随之出现,艺术家自身力量有限,像雅昌这样的专门机构来规范这些事情比较好,但是这个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再一个认证可试用范围也需要进一步考虑。

雅昌艺术网:刚才你也提到了赝品问题,雕塑的赝品问题主要出现在哪个环节?

蔡志松:雕塑赝品问题,最大的环节出现在铸造环节。以前,雕塑家到铸造厂铸造作品,有的时候铸造厂莫名其妙多铸了一件自己留着,说当纪念品,那时候市场没有起来,艺术家也不敢得罪铸造厂,因为得罪他了,他管你多要钱、拖工期,保证不了质量。

其次就是有时铸坏的铸造厂没有及时毁掉,过两年这个艺术家出名了,就很有流向市场的危险性。

再有就是我们这方面的法制太健全,很多人认为随便留一个作品没有什么,具体法律没有相关规定,其实这和盗窃是一样的。现在好多雕塑家的作品被铸造厂给多铸了,自己都不知道。

还有从翻制的环节开始出现,有时候搞翻制的人多翻了一个,多开了一个模子我们真不知道。我的雕塑我都要自己签名,以前市场没有兴起时有藏家收藏我的作品,特意看看签名在哪儿,当时我觉得真怪,现在想想很必要。

雅昌艺术网:现在没有法规来约束铸造厂?

蔡志松:如果要是说出现这种情况,硬打官司也可以,但是谁有那么大的精力呢?再有,你也没办法总是盯着人家库房,去查看。

雕塑家是弱势群体

雅昌艺术网:有没有艺术家跟铸造厂打官司的案例?

蔡志松:我关注雕塑并不关注这方面,但应该有。比如说有的人雕塑比较好仿,锻造厂成批锻造,原作卖一百万,这边两万块钱。有人在潘家园见过我的作品,仿造得特别糙。

雅昌艺术网:市场兴起后,艺术家和铸造厂的关系有变化吗?

蔡志松:我们反倒是被人家约束,他知道你市场起来之后就给你涨价,别人一万铸造一个,感觉你名气大,他就要你两万。有的就是先不谈价钱,等模子开完跟你谈价钱,突然间给你开一个特别离谱的价钱,你说你接不接受呢?肯定不能接受,就扯皮,但最终还得给人家涨,没有办法。

做雕塑家挺难的,因为雕塑跟其它门类不一样,本身成本高,投资多,占地面积达,收藏需要空间,运输、包装又是一笔费用。所以这个雕塑从业人员还少,很难形成一个局面、气候。

雅昌艺术网:国外在铸造环节跟国内有区别吗?

蔡志松:现在我们参加的展览,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还都是在国内做,因为便宜,如果在法国和美国铸造,在法国铸造费是咱们的7倍,美国是咱们的10倍。我们作品正好销售价是这个价格,比如说铸一件作品,国内需要一万,美国需要十万,我的作品也就卖十万,所以迫不得已必须在国内铸造。

国外雕塑家可能活得更艰难,罗丹、马约尔铸造作品时,铸造厂都要扣一件抵账,所以铸造厂国外是很牛的。国内有国内的问题,国外有国外的问题,但是国内确实做得太糙,没有办法。

雅昌艺术网:谢谢!

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青年雕塑家?走向市场或学术引发议论

第二届雕塑艺术展25日海口开展 展出精品80多件

合肥:七桂塘“绽兰”雕塑移居杏花公园

福建漳州:国际公共艺术展开幕 共有32件雕塑展出

(来源: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