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5日消息:海南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绿化宝岛大行动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明确了到2015年前我省造林绿化的目标与任务。
那么,我省为什么要实施这项工程,这一重要工程将如何实施,这项工程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为此,海南日报记者专访了省林业厅有关负责人,对《总规》进行了权威解读。
林业生态建设已进入优化提升阶段
“我省这些年来造林绿化成效明显,但森林质量、功能、布局与国际旅游岛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省林业厅副厅长王春东说。
建省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态省建设,我省林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实施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工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造林绿化高潮:从1993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山区生态补偿机制,到2002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再到2007年开始实施的海防林断带修复工程,等等。到2012年底,我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1.5%。
虽然成绩令人鼓舞,但我省森林资源仍存在总量不足、整体质量不高、布局欠合理、生态功能不强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交通网络快速发展和新城区、沿海开发,道路两侧、江河两岸、海岸沿线森林生态景观建设和村庄绿化相对滞后,森林质量不高、林相层次简单、景观类型单一等问题依然突出。
2008年全省森林资源抽样调查显示,我省平均每亩森林蓄积为5.2立方米,其中人工林仅3.1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的6.4立方米的水平,更少于世界平均的7.6立方米水平。我省的人工林主要是“四多四少”,即中、幼林多,成熟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低效林多,优质林少。
“有绿化,但美化、香化、靓化明显不足。”他认为,我省林业生态建设已进入优化提升阶段,绿化宝岛是进一步优化森林结构、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升森林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造林绿化要同经济发展相结合
“绿化宝岛是我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造林工程。”王春东表示,该工程的目标远大: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一方面要做到造绿、造景、造彩、造美,提高绿化面积和森林质量,建成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一方面要调整林业结构,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推动海南人民幸福家园的建设。
根据《总规》,全省规划的150万亩造林绿化总任务中,包括建城镇公园、水上公园、观光果园各100个,还有森林公园50个;建4个国家级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湿地公园;建热带花卉生产示范基地14个、盆景花卉生产示范基地5个。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体现绿化宝岛的富民宗旨,将建设商品林92万亩,其中包括花梨、沉香等珍贵乡村树种30万亩,橡胶林23.38万亩,龙眼、荔枝、芒果、咖啡等果树为主的经济林20万亩。
“‘两环两点’景观改善是检验工程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是国际旅游岛向中外游客展示海南形象的窗口,要以景观绿化为主。”他表示,绿化宝岛将在搞好造林绿化、保护好热带雨林和湿地的同时,重点打造“两环两点”、“四园万村”。而五大河流流域植被恢复是改善河流两岸生态环境,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生态屏障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整个工程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同时,中心城市和村庄作为我省的窗口,将积极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构建花园城市、生态村庄。“村庄绿化工程与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紧密,不能简单造林绿化,要与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他说。
因地制宜差异化造林
绿化宝岛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它涵盖气候、地理、环境特点不同地区,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造林方式和造林树种。
“《总规》根据东部、中部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西部地区覆盖率低等环境特征,进行了分区施策。”王春东解释说,东部沿海地区建设重点为强质量、美景观,规划造林34.8万亩,其中生态林17.9万亩,商品林16.9万亩。生态林重点种植景观树,如椰子、重阳木、凤凰树等。商品林重点发展果树等经济林和珍贵树种。规划种植果树林5.9万亩、珍贵树种5.3万亩,橡胶和其他林5.5万亩。
中部山区是我省的生态核心区,建设重点是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着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以发展森林旅游和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珍贵树种为主,计划种植高效林木17.3万亩,占中部商品林面积的98.9%。西部干旱地区建设重点为扩规模、增效益。以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创建良好人居条件为重要内容。计划造林67万亩,占全省造林绿化面积的44.7%。
推荐阅读:
(来源:海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