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头湿地群亟待保护 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入手

2013年06月06日 13:28新华网陈国洲

中国园林网6月6日消息:在中国第一大河长江的源头当曲流域,分布着面积达14300平方公里的沼泽湿地群。这里海拔在5、6千米左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高原湿地群,也是中国最大的沼泽湿地群之一。然而,受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影响,这片雪域圣地的最美之地,正在呈现斑块状退化,而且速度惊人。

青海省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辛元红长期负责长江源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项目。他说,从2005年起,国家先后组织了数支科考队对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调查。

“对这些调查数据最新分析的结果显示,沼泽湿地正在萎缩乃至消失,进而导致地区干旱、湖泊沼泽对河流的调蓄作用丧失、洪水泛滥、土壤沙化、荒漠化过程加剧等严重生态问题。”辛元红说。

青海省测绘局副局长唐千里说,长江源头这片珍贵的高原湿地,对于稳定和改善整个青藏高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对于调节长江中下游严重的洪涝灾害,也具有重要作用。

专家们表示,多年冻土面积减少、消失,以及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长江源头沼泽湿地退化,其中尤以全球变暖引起的冻土面积减少、消失为主因。

来自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和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资料显示,长江源区的年平均气温每10年就会升高0.24摄氏度。不断升高的气温使得与沼泽湿地息息相关的多年冻土层不断消融,从而加速了沼泽湿地退化的速度。

沼泽萎缩退化已经危及到了三江源区野生动物的活动。最直接的表现体现在有“高原精灵”美誉的藏羚羊身上。藏羚羊产仔的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地区近年来出现了罕见的洪涝灾害。

为了加大对沼泽湿地的保护,中国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专门设有湿地保护项目。

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李晓南说,通过采取人工增雨、封育减畜、引水灌溉、人工建植等多种保护方式,三江源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他同时强调,长江源区生态系统的恢复有赖于自然气候因素和人为恢复两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目前的恢复状况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必须建立长效的保护机制和恢复机制。

唐千里说:“遏制沼泽湿地退化的趋势,仅依靠三江源保护工程等局部人为干预还远远不够,这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首先要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入手。”  

推荐阅读:

四川南充:西充县将建设污水治理湿地公园

天津: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二期竣工 6月8日开业迎客

天津:周围遍布化工厂 万亩湿地一月变旱地

福州:闽江河口湿地公园将打造为4A级景区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