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电商近期将启用 漳州传统产业开启新时代

2013年07月16日 11:32东南早报

 

漳州花卉电商平台正在作最后的调试

中国园林网7月16日消息:漳州素有“东南花都”美誉,近年来花卉出口蓬勃发展,已成为福建省最大花卉生产出口基地。近期,漳州的花卉电子商务平台——“水仙花乡”就要上线运营了。这个极具漳州特色的名字下,是漳州人对传统产业新销路的尝试。这成为漳州为推动传统产业打造的第一个市级电子商务平台,漳州林业部门将这项工程定义为政府扶持的企业行为。 

据统计,漳州花卉去年产值达107.9亿元,国内销售额51.5亿元,加上550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的出口额,生产和销售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漳州花卉主要依靠实体市场销售,但实体市场毕竟有限。早在2011年,漳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建立一个能辐射漳州全市的花卉电子交易平台,让漳州的花农、花卉企业都能直接和客户交易,以此拓展网络市场。

花卉搭电商

漳州传统产业将开启新时代

漳州这个花卉电子交易平台有一个极具漳州特色的名字——“水仙花乡”。这一命名来自漳州市副市长黄浦江的创意,他说,水仙花是漳州特有的元素,也是花卉产业的重点部分之一,漳州花卉产业素来闻名全国,以此命名,具有代表性,也有推广性。

为了做好漳州的花卉电子交易平台,漳州林业部门去年特地带领漳州部分龙头企业到泉州一家运作成功的农产品电商取经,甚至特地到中国最大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位于杭州的总部参观学习。起初,团队中有人建议,将漳州的这一花卉平台挂靠在阿里巴巴旗下,但这个想法很快便被否决了。

“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信息量太大,如果我们挂靠在它旗下,漳州花卉的信息会被掩埋在信息海中。”海峡花卉集散中心电子商务部运营总监时伟介绍,虽然阿里巴巴的平台大、资源多,但如果想在这个平台上突出漳州花卉信息,需要投入的成本太高,因此这一想法被否决了。挂靠行不通,有人又提出由本土龙头企业带头运作电子商务平台的想法,于是形成了目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现状。

目前,“水仙花乡”网站已完成服务器、数据库等的建设,计划在近期上线运营。为了将它建成能适应漳州花卉产业发展的网站,其管理单位——由国台办批准设立的海峡花卉集散中心特地请来专业团队,并与IBM公司合作。“IBM主要负责网站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再根据IBM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让这些数据为全市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海峡花卉集散中心总经理沈进财说,漳州花卉产业目前的销售额逐年增长20%,“水仙花乡”投入运营后,漳州花卉产业链趋于完整,保守估计,年销售额增长可达30%,年交易额有望上百亿元。

 

花卉的运输比其他商品困难许多,因此物流成为花农担心的一大问题。

初识新模式

传统花农多暂无兴趣在观望

“不少花农因为销售缺乏渠道,在这一环节上产生很多中介,利润都在流通环节上被拿走,花农的收益受到很大影响。”沈进财希望,花卉电子交易平台上线后,花农可以直接和客户对话、直接交易,增加利润。

众所周知,漳州的花卉产业是一个传统产业,长期以来,花农一直遵循着“种花、顾客上门看花、卖花”的经营之道。龙海九湖百花村是漳州民间最大的花卉市场,如今,面对新型的网络销售方式,百花村大多数的花农却表示“知道,但不感兴趣”。

目前,“水仙花乡”共收集了600家花木场的信息。时伟介绍,在他们收集的这些花木场中,尝试过网络销售的不超过10家,绝大多数的花农不是很了解电子商务平台。

虽然目前这个网站采用的是免费的形式,但要让花农主动前来参与,似乎一时半会儿实现不了。老翁在龙海九湖与漳浦城关之间的百里花卉走廊经营一家园艺场,面对是否愿意加入“水仙花乡”的提问,他直言不讳,称“目前对这个平台毫无兴趣,我们店里的客人以熟客为主,日后是否会参与要看这个平台有没有效果再说”。

百里花卉走廊大多数的花农和老翁持相同的观点——有人说要让别人先参与一段时间,如果效果好,自己才会加入;有人自家建有网站,称“水仙花乡”免费阶段时会考虑投放,如果日后要收费,则要看投入效果再决定是否继续使用;有人甚至直言,自己经营了这么多年的花卉,不习惯现代的电子模式,“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推荐阅读:

抚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猛

杜津生:夏季室内养花有技巧 花卉品种注意事项

河北:白洋淀水生花卉遭雹灾受损严重

福建2013年度花卉贷款贴息接受申报[分页]

 

传统的销售方式下,消费者到店中挑选花卉,然后自己载回家。

花农在担忧

物流麻烦花价公开自个太忙

时下,电子商务带来的消费潮一阵比一阵高,为何不少花农却“不感兴趣”?百花村一朱姓花农一语道破:“我们都是‘三大五粗’,电脑怎么开机都不知道,怎么在网上卖花?”

据了解,百花村里的花农大多是中年人,父母已老,孩子尚幼,自家种花自家销,虽然有的请了工人,但田间店里大小事务都要他们亲自过问。“像夏天这么热的天气,田里一天要浇三次水。”另一朱姓花农说,一到冬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因为过年前后是花卉销售旺季,有时连一天三餐都无法保证,“这么忙,我们哪里有时间学什么网络销售”。

老板无暇学习新科技,那雇人进行网络销售呢?“这也不行。”卢美兰做了16年花卉生意,她深知电子商务是日后的一个商业趋势,但她仍觉得网络销花困难重重,“花钱请人经营自家网站,网站稍微成熟,这人可能就想出去单干,不仅用工不长久,顾客资源还可能被带走”。排除了雇请外人的打算,卢美兰也考虑过让家族里的年轻人挑此大任,但自己的哥哥、丈夫的三个姐姐都是经营花卉生意的,“自家的事尚且忙不过来,哪有闲暇管别人家的”,而卢美兰的孩子才16岁,她又不希望孩子太早介入生意上的事,影响学业。

“花卉和衣服等货品不一样,一个款式的衣服都是一样的,但一个品种的花卉长得千姿百态。”卢美兰说,每盆花都长得不一样,这使得他们难以用统一的照片在网上描述同一品种的花,倘若逐一拍照,工作量又太大。

物流也是许多花农担心的问题。“花卉是有生命的,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家中经营网站的朱先生说,难运输是影响花卉网络销售的一大问题,“一般来说,散客购买一盆花,我们是不会发货的,凑齐半车以上才能发货”。事实上,对于连盆运输的花卉,快递公司也是不欢迎的,因为花盆易碎,一旦发生事故,不仅拿不到运费,还要赔偿。

而网络信息透明是有些花农不愿说破的担忧。“生意场上,大家都想知道竞争对手的价格,却不愿他人知道自己的价格。”漳州花卉协会会长朱江兴说,电子商务平台会将所有店家的价格信息公开,这是部分花农不喜欢电商的原因。

此外,有的花农还担心,电子商务平台会成为最大的中介,从中谋取利润。

 

简单的包装、快捷的运输,让南靖兰花在网销中占一定优势。

摸索中前行 相关举措解决花农种种疑问

虽然沈进财寄望,“水仙花乡”有序运营后,能成为中国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平台。但目前国内尚无大型花卉电子交易平台,无论从想法萌芽到实际操作,还是从信息收集到后期推广,“水仙花乡”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虽然目前基础工作已经做好,但如何让花农接受这一新兴销售模式、后期物流配备等问题都急需解决。

沈进财坦言,解决后期物流配备是目前工作的重心。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漳州花卉市场形成了许多中小型运输团队,这些团队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一户人家配备若干运输车辆,自发地和花农达成协议,之后完成花卉输送工作。“水仙花乡”上线后,海峡花卉集散中心计划引进三四家当地物流团队。但沈进财介绍,“水仙花乡”只为花商和物流团队提供牵线搭桥的服务,并不干涉运输价格等细节,为的是让花商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物流团队。

针对花农的种种疑问,漳州市林业局花卉管理办公室主任林必强解释道,价格公开透明损害的是中间商的利益,而不是花农的利益。“电子商务平台将花卉的价格公布在网上,消费者、花农都可以看见花卉的价格,如此一来,中间商无从叠加价格,这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对花农是好事。” 他说,花农有这样的担心,是因为他们还不怎么了解电子商务运作的流程,等他们真正了解后,就能放下这样的担忧。据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峡花卉集散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收集花木场信息的同时,挨家挨户地为花农们介绍电子商务平台。

推荐阅读:

抚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猛

杜津生:夏季室内养花有技巧 花卉品种注意事项

河北:白洋淀水生花卉遭雹灾受损严重

福建2013年度花卉贷款贴息接受申报[分页]

2011年年底提出,近期将上线,漳州花卉电子商务平台在不足两年的时间内便完成上线,一路走来似乎颇为顺利。但纵观整个漳州市,在全市性质的电子商务平台出现之前,其实就有不少个人、企业甚至整个县城,在做各式各样的尝试。

传统销售模式下,漳州花农自己种花,自己卖花。互联网出现后,这种传统的销售模式再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有花农开始尝试网络销售,兰花强县南靖帮助花农开辟200多个“网上兰铺”……正是这些自发或有组织的尝试,才有了如今漳州全市范围电商平台的出现。

 

通讯方式多样化,微信也成了漳州花农网上推介花卉的方式之一。

传统之道

多年来花农种花养花坐等买家

如今,可能连很多本地花农都说不清,漳州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种花的了。种花养花、移入盆中待售、看花议价、装车送货……多年来,漳州的花农遵循着这样的经营之道。诚如当地一名花农所言,这样的模式是自发形成的,就连开拓者都可能是在无意识下完成的。

据漳州花卉协会会长朱江兴介绍,电子商务萌芽之前,漳州三大花卉强县(市)龙海、漳浦、南靖,传统的花卉销售模式颇为相似。相比其他两地,龙海九湖百花村的发展史有点“名人效应”。上世纪60年代,百花村还叫“长福村”,朱德来此视察时,看到家家户户都有庭院花圃,他对村干部说:“你们这真是百花村啊!”朱德还赠送长福村一套《兰花谱》,勉励花农把这个花乡建成名副其实的“百花村”。

有了“百花村”的称号,长福村村民便多以种花养花为生,如今,近90%的百花村村民是花农。走进百花村,左右两边的花铺一家挨着一家,花农或闲坐聊天,或起身给花卉浇浇水、修建枝叶。不时有顾客光顾,挑好盆栽、谈拢价格后,小的花卉大多由顾客自己载走,大的则由小货车运输,价格多半由顾客自己支付。这,就是百花村日常的模样。

这样的情景在百里花卉走廊也十分常见。同样的,在南靖老花农的记忆里,当地农民多是上山采挖野兰,或在自家屋顶、菜园小规模种植,坐等人上门采购。上世纪90年代初,南靖兰花还是用麻袋装论斤卖,一公斤卖不到2元钱。

“漳浦花卉传统的销售方式和百花村相似。” 海峡花卉集散中心电子商务部运营总监时伟说,漳州花卉传统的销路有3条:客户自己找上门、老客户、中介,大多数花农处于“坐等生意”的状态。

尝新之路

10多年前花农率先尝试网络销售

随着花卉市场的发展,渐渐地,开始有人不满足于传统的销售模式。这时,花卉电商开始萌芽。漳州花卉产业里首先尝试网络销售花卉的是花农。与此同时,专门从事花卉电子商务平台运作的人也出现了。

2001年,龙海百花村苗木种植大户朱跃宁率先搭上了网络销售花卉的快车。“种植了30多年的苗木,要提高销售量,不动脑筋可不行。”朱跃宁回忆,为了在网上发布自家的花卉信息,他特意购入一台价值1万多元的电脑,这也是公司的第一台电脑。起初,朱跃宁自己做网站,但提高网站知名度的难度大,于是,他选择依靠国内几家大型的网络交易平台来推广介绍公司的苗木。虽然真正在网上直接交易的不多,但网络平台广布信息的作用还是让朱跃宁尝到甜头,“网络销售是日后的趋势,我们会坚持”。

和朱跃宁一样,南靖兰花种植大户张森苗2001年也开始通过网络销售兰花。“当年网络没这么发达,只是为我们打造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让天南海北的客户可以联系上我们。”张森苗说,现在网络销售的主要是单盆单苗,如果是大批量订单,客户多数都会再电话确认,甚至到现场查看。

漳浦“70后”个人试水花卉电商平台

除了花农,漳州还出现了专门做花卉网络交易平台的尝试者。“70后”漳州漳浦人陈燕贤,现任漳州某花卉网站版主,是较早专门从事漳州花卉网络交易平台建设的人之一。2004年,他决定通过网页把漳州花卉展示出来。历时一年,他与合作伙伴打造的漳州花卉网站成功开通。创办之初,由于规模小、知名度低,网站的效益非常一般,但陈燕贤却乐此不疲。第二年他与合伙人在经营理念上产生冲突,无奈之下,他只好另起炉灶。2007年9月,他又创办了一个崭新的花卉网络交易平台,希望通过网络让漳州的花农足不出户便可以销售花卉。

据陈燕贤介绍,相比泉州、厦门等地,漳州的电商之路起步晚了五六年。漳州真正懂得运用电商销售花卉的人不多,部分年轻人虽懂得网络,但对种植花卉并不感兴趣,因此电商人才较为缺乏。即便如此,他还是较看好漳州的电商市场。

兰花强县近90%花农网上卖花

南靖县现有兰花种植面积3200亩,种植户达1700多户,年产兰花6000多万株,年产值可达10亿多元。目前,除少部分兰花种植散户外,南靖全县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兰花种植户都有采用网络来销售兰花。

据南靖县兰花协会会长刘宏远介绍,目前南靖兰花花农更多地依靠广东某兰花交易网站来销售自己的兰花,该网站据称是全球最大兰花零售交易网络平台。相比龙海百花村、漳浦等地,南靖的花卉电商之路发展显得顺畅一些。兰花老品种都有固定的规格,种出来的品质基本一致,因此客户在网上下单时不用担心收到的货物与网上图片不一致。相比其他花卉,兰花较轻,只需在装车运输之前进行必要的包装,便能起到保护兰花的作用,“兰花在包装是都是不带土的,因此只要简单用报纸保住根部,确保根部不受损伤,就可以直接装箱”。简单的包装、快捷的运输让南靖兰花在运输途中占到一定的优势。

目前,南靖已组织培养了一支350多人的兰花营销队伍,在广州、上海、厦门、北京等大中城市设点销售;同时还不断完善网络销售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花农开辟200多个“网上兰铺”,并鼓励花农参加花博会,承接海外订单。

为进一步方便广大客商交易,今年南靖又在山城镇建立一个总面积300多亩的南靖兰花村,现已吸引近20个兰花企业入驻。此外,南靖县还开辟了一个快捷的物流平台,当地便利的物流运输为兰花的销售提供保证。

当地花农说,现在天天都有很多客商到园里,而花农一个电话就能通过特快专递轻松地把花儿卖到各地。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当地农民有时还得到别的地方买花。

刘会长说,在南靖当地也有本土的兰花网络交易平台,但是由于网站宣传力度不大,推广空间没打开,在当地的知名度相对较低,南靖当地花农对于本土网站的信用度存有疑虑。

■相关链接

传统行业纷纷“触网”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商早已不是新鲜词汇。去年上半年,中国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5%,而电商交易规模增长达到40%以上。在迈向财富的道路上,电商把传统商家远远抛在身后。

与此同时,传统行业也纷纷在发展传统销售模式的同时引进电子商务:义乌的电子商务起步于1998年,去年,其总交易额超过了520亿元,年销售额过亿的网商超过10家;2011年1月,北京某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正式启动,成为国内首个“农超对接”第三方服务平台;国内首家涉足电商的传统家具企业,2009年上线,去年大获成功……

推荐阅读:

抚州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猛

杜津生:夏季室内养花有技巧 花卉品种注意事项

河北:白洋淀水生花卉遭雹灾受损严重

福建2013年度花卉贷款贴息接受申报

(来源: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