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8日消息: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贯彻中央要求、立足四川省情,作出了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战略部署,将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八大任务之一。全省林业必须服务大局,顺势而为,奋力推进四川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立足全国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新审视我省林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四川,林业责任重大。四川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林业对增加生态产品、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作用突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中担负重大使命。
二是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任务繁重。我省自然生态体系还不完善,功能发挥还不突出、不稳定,土地沙化、石漠化依然严重,湿地退化、水土流失仍然较重,干热河谷地区生态治理困难,地震灾区生态功能恢复缓慢,生态治理成果巩固难度较大,一些地区还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三是四川林业经济 “大而不强”的状况亟须改变。四川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4位和第2位,但是“大而不强”的特征明显。
根据对形势的综合判断,我们确立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四川为统领,着力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法治林业、效益林业、人文林业、服务林业,努力实现林业经济由大省向强省跨越、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由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跨越。概括起来就是:“坚持一个统领、建设六个林业、实现两个跨越”。
推进重点工程,建设生态林业。着力于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川西北防沙治沙、湿地保护恢复、石漠化综合治理、灾区生态修复等现有重点生态工程,适时谋划、争取和启动实施新的工程。突出重点区域造林,丰富造林形式,发展森林碳汇,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加强大熊猫保护研究。当前要重点实施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尽快启动芦山地震灾区生态修复工程。
加快产业发展,建设民生林业。重点抓好“六大产业、四大集群、六十强县”建设,做强做大林业经济,助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突出发展木竹、特色经济林、林下种养、苗木花卉、野生动物繁育利用、生态旅游等重点产业,着力打造成都平原区林板家具、川南竹产业、川东北特色经济林、川西生态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带,做强大熊猫、森林、湿地、乡村等四大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培育产业要素市场,推进木竹产品精深加工,建设产业园区,培育一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川”字号林产品品牌。推进林业棚户区改造,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强化资源管护,建设法治林业。认真落实《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湿地保护条例》等涉林法律法规,履行好林业资源管理、经营、保护三大职责。加强林地保护管理,做好重大工程、民生工程征占用林地工作。强化木材战略储备,加强林木采伐运输管理,严格森林采伐限额和凭证采伐制度。加强森林经营,实施森林经营工程,确保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双增长”目标。加强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野生动物疫情等自然灾害防控,依法打击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林区和谐稳定。
强化创新驱动,建设效益林业。着力于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推进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县级林权管理服务机构,创新林权流转和抵押贷款办法,健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推进森林保险工作。组织实施林业科技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优良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加强林木良种繁育推广,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完善林业管理体制,推进国有林和国有林业单位管理改革,创新林业经营机制。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支持各类社会主体兴办林业。
繁荣生态文化,建设人文林业。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加快绿色城镇、绿色新村、绿色通道建设,深入开展森林城市、绿化模范县、绿化模范单位等创建活动。充分挖掘森林、湿地、花卉、竹、茶、大熊猫等文化内涵,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创作,弘扬生态伦理道德,建设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积极发展珍稀树木,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规范和提升生态节庆活动。加大生态文明宣传,积极营造保护生态、建设林业的良好氛围。
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服务林业。抓实基层管理,强化基层在资源保护、灾害防治、服务林农等方面的基础作用。抓实基本体系,加强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科技推广等管理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装备设备水平。抓实基础工作,加强生态监测、资源调查、产业发展等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全面掌握林业实情。抓实基层队伍,提升业务素质,强化群众意识和法纪意识,提升基层林业干部服务农民的能力和水平。(作者系四川省林业厅厅长、党组书记)
推荐阅读:
(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