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9日消息:近日获悉,被视为中国绿色建筑“国标”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即将实行,最新国标,将比2006年的版本“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专家预测,这一国标的最终版本,将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靠拢,“会使工程技术人员觉得比过去难”。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六大指标,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每个指标下有若干项。新的标准将采用打分的方式,总分达到45-50分是一星级,60分是二星级,80分是三星级。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即“四节一环保”的建筑。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建筑与工业、交通是能源消耗的三个主要领域。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3,节能工作压力很大。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舒适标准比较低,但每平方米采暖能耗约是发达国家的3倍。
据悉,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关注到建筑节能问题,1986年开始试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9年又把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截至2011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在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已基本达到100%,施工阶段的执行比例达到95.5%。
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评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742 项,总建筑面积7581万平方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政策支持等的不同,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分布不均衡,江苏、广东、上海、山东、北京等 省市的项目数量和总建筑面积较多,5省市标识项目数量占全国的57.5%,总面积占全国的53.7%,其中仅江苏省就占全国的23.6%。
地方推动绿色建筑的动力来自国家的硬性规定。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有为说,有不少城市已经超额完成了中央政府的要求。北京市政府规定,从今年6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此外厦门、深圳、武汉等地都将把绿色建筑作为强制性要求。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表示,我国建筑节能的市场规模非常大,而且由于建筑节能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2020年前,我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
建筑领域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在总能耗中长期占有大约1/3比例。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这一领域的能源消耗量还将持续增长。转变建筑领域发展模式,推广绿色建筑,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