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斌:“驯化”植物为土壤“排毒”

2013年07月24日 10:03园林网

中国园林网7月24日消息:背着背包、随和的笑容,他远远地向记者挥手示意,见面后就说:“能将采访时间安排在中午,这帮了我的大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就在采访当天下午,他还要去做一个关于土壤修复的报告。

    对于忙碌的人,或许生活都会给予回报。陈同斌和他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土壤环境修复和污泥处置方面的科研和成果产业化工作,目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采访中,他多次强调:“我不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仅是‘锁在抽屉里的技术’,而是能实实在在应用起来,为改善环境做些实际工作。”

矿山采冶才是重金属污染源之首

    “在重金属污染认识方面,过去人们有个误区,认为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污染问题最严重。事实上,最大的‘罪魁祸首’往往是矿区采选冶作业地区,而那些地方的人口并不一定很密集。”陈同斌向记者举了个例子,一个矿区工人通过挖矿带出来的重金属量,可能相当于上万普通人的重金属排放量。

    因采矿、冶炼等行业产生的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土壤污染中最突出、最严重的类型。

    “我们去矿区调查的时候,就见识过重金属污染的恶果。”陈同斌谈到,例如矿区的尾砂,一旦遭遇暴雨,加上环保措施不到位,就可能被洪水带向下游,流到哪污染到哪。

    “前不久发生的贺江水污染事件便是典型代表之一。”一直关注环境热点事件的陈同斌,对于这类新闻非常敏感。

    7月6日,广西贺州市发生水体镉、铊等重金属污染事件。相关负责人称,此次贺江被污染河段约110公里,从贺江马尾河段河口到广东省封开县,不同断面污染物浓度从1倍到5.6倍不等。污染源基本确定为上游沿岸冶炼、选矿企业。

    “最令人担忧的是,重金属污染对于耕地的威胁尤为严重。”陈同斌谈到,像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势由西向东降低,矿区的污染物随着雨水的冲刷,很容易流向地势更低的区域,沿途的耕地根本避免不了这种威胁。

   “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耕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种植,即便是种出来,也可能是重金属含量超标。‘镉大米’事件便是突出代表。”陈同斌说,对于这样被污染的耕地和土壤,他们正在推广植物修复模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过去我们谈土壤修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就像是患了癌症的病人一样,医治难度极大。”陈同斌说,自从他们在国际上成功发现和“驯化”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并研发出了一整套利用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后,一剂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特效药、强心针”就诞生了,这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过去,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植物修复技术多停留在室内模拟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陈同斌在全国各地广泛筛选和鉴定能大量吸附重金属的超富集植物。他希望找到某种对重金属具有特异富集功能的植物(超富集植物),高效吸收和去除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而且还要能够将此功能遗传给下一代,最好同时具有生物量大、适应性广等特点。幸运的是,他在湖南石门发现了蜈蚣草。这种植物对砷、镉等重金属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尤其对砷,是普通植物吸收力的20万倍。

    仅仅发现还不够,陈同斌和高能所合作,利用他们的大型科研设备去观察蜈蚣草解毒的机理。并进行相关快速育种和种苗培育,将其性能“调”到最优,最终“驯化”了这种植物,并成功使其产业化。

    “广西环江模式”是土壤修复领域的最突出代表。一期工程历时两年,修复了1280亩受到砷、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的农田。这种模式形成了“政府统筹协调、科研单位技术支撑、农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

    这种模式采用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修复技术,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的突破,为土壤修复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大规模推广还需多方支持

    去年11月,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联合在广西环江召开“全国农田土壤修复现场会”,与会领导专家充分肯定了环江农田修复工程,并将其称之为土壤修复领域的“环江模式”。“环江模式让不少被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方看到了希望,现在很多地方也希望采用这样的方法,但要更大面积的推广,还须多方面的配套支持。”陈同斌说。

    这种考虑,并非是对自己的技术没信心。陈同斌解释到,植物修复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育苗、移植、管理、应用等多方面,吸收了大量重金属之后的蜈蚣草还要进行安全焚烧。这意味着整套工程涉及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土壤学、农学、生物学、焚烧控制、大型机械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在修复工程的推广中,需要把新技术进行熟化、标准化、规范化,把复杂的新技术转化成简单的、农民可以操作的工程方案。

    “要做好这样的工程,需要多种跨专业人才,现在从事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还不多,人才培养还没跟上。”陈同斌说,就拿环江模式来说,团队成员涉及到10多个专业领域,而且在修复土壤同时,还要照顾到当地农民的收益。

    因此,当地鼓励农民种植蜈蚣草的同时种植桑树,采集桑叶养蚕,利用蚕丝增加收入。这就需要科研人员对蜈蚣草进行科学培育,它会与桑树抢光、抢水、抢养分,如何将其生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桑叶的产量和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饲口性等品质指标达到正常标准,同时要求桑叶、蚕丝的重金属不能超标,满足作为生态纺织品的原料要求。

    “这些细节都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使产业化受阻,因地制宜是重点。”陈同斌说,科技成果转化也讲究“售后服务”,如果配套服务跟不上,那就是“白搭”。各个环节都必须处理好,产业链上下游才能衔接好,这样的项目才会有实际意义。

    目前,广西、湖南、广东、云南等地已在利用该方法开展土壤修复。陈同斌还透露,国家相关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土壤修复,未来几年内,我国土壤修复的面积将持续扩大,“我希望下一步能加强配套工程、管理、政策措施的完善,加大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培养,尽快推动土壤修复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

推荐阅读:

上海植物园百子莲盛开为夏季带来一抹清凉

上海植物园温室海芒果花开美丽 果似芒果却含剧毒

上海植物园里凌霄红艳 酷暑之下花开娇美

上海植物园——旭波之光叶缘波状小花玲珑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