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首个市级湿地公园建设启动

2013年07月31日 11:19合肥日报王永亮

中国园林网7月31日消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对建设生态文明、改善人居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记者昨日从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目前合肥正在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推进建设一批市级湿地公园,申报省级、国家级湿地公园,形成多层次、多类型湿地公园体系。

首个市级湿地公园现雏形

7月26日,市林业和园林局对申报建立的合肥龙栖地市级湿地公园(试点)进行公示,这也是合肥首个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考察、评估和评审,即将进入试行建设的市级湿地公园。

资料显示,龙栖地市级湿地公园位于肥东县撮镇建华居委会,北接合马路,东临二十埠河,西靠南淝河,总面积889.4公顷,将分三期建设,到2020年建成,共规划有湿地保育区、宣教展示区、管理服务区、合理利用区、水产养殖区等五大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一个融保护、游览、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湿地生态公园。

 “公示期如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龙栖地市级湿地公园将进入编制总体规划、试行建设阶段,建设完成后并通过市林业和园林局验收,将被正式命名为市级湿地公园。”市林业和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据悉,虽然合肥有多处公园以湿地公园命名,但均未经过主管部门的认定,因此该公园有望成为合肥首个市级湿地公园。

两水库、环巢湖为湿地保护重点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及维护生物多样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政区划调整,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使得合肥的自然湿地资源面积大为增加,总面积达11.84万公顷,位居全省第二,仅次于安庆市。

为加强对合肥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持续发挥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今年4月合肥出台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将积极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逐步构建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以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有效管理。其中、大房郢水库、董铺水库两大水库消落区人工湿地、环巢湖流域河流沿岸人工湿地是合肥湿地保护和恢复的重点。

据了解,《合肥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已经进入招标阶段,编制完成后将明确合肥湿地保护的发展目标、总体布局、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和保障措施。

多层次湿地公园体系正在布局

湿地公园建设,是推进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项有力措施。根据市林业和园林局出台的《合肥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规划面积20公顷以上、湿地率不低于50%、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在区域范围内具有典型性或示范性、景观优美的湿地,均可申报市级湿地公园。

申报的湿地公园在经过申报、建设并通过验收后,将正式被命名为市级湿地公园,全名格式为“合肥+湿地名称+市级湿地公园”。取得市级湿地公园称号的湿地,还可申报省级、国家级湿地公园。

据悉,命名后的市级湿地公园,将禁止非法围垦开垦、填埋湿地,禁止擅自采砂、排水、取土、放牧、烧荒,禁止兴建破换原有生态环境的工程设施,禁止未经许可向湿地引进外来物种,充分体现了湿地公园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功能。

推荐阅读:

贵州:贞丰北盘江大峡谷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山东微山:“荷花节暨微山湖湿地节”开幕

世界自然基金会考察团考察黑龙江湿地类型保护区建设工作

山西晋城:丹河龙门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来源:合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