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14日消息:一旦成为奥运城市,就永远是奥运城市。——国际奥委会市场委员会主席海博格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影响的日益广泛和深刻,“奥运会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已成为共识。奥运举办城市无不力图将奥运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理念,将奥运元素化为城市永久标志。
然而,在奥运会结束之后,那些以最先进技术方式展现国家自豪感的世界性体育设施是继续延续着自己的生命还是变为建筑废墟?它们的命运取决于所在城市的规划设计,换句话说,取决于这座城市需不需要它们。
即将成为西汉姆联队主场的“伦敦碗”体育场
通往自然的轴线——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一次奥运改变一座城
美国电影人乔·帕克和加里·哈斯维特日前限量发行了一部全新摄影集《奥运城市》,收集了他们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拍摄的13个奥运城市的200余张照片,包括雅典、巴塞罗那、北京、柏林、赫尔辛基、墨西哥城、莫斯科、伦敦、洛杉矶、蒙特利尔、普莱西德湖、罗马和萨拉热窝。“这本书是一个缩影,我希望读者透过它能明白奥运会对城市的影响,无论好坏。”乔·帕克说,“它是如何让一个国家为其骄傲,让城市空间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战争和经济又如何让它蒙上阴影;又或者是如何使本是闹市的街区变成毫无用处的现代遗址。”
伦敦奥运会显然是因规划对城市产生积极影响的正面教材,这场赛事对奥林匹克公园所在的东部斯特拉福德(Stratford)地区的改造更是有目共睹。斯特拉福德所在的纽汉姆区原本是伦敦排名倒数第2的贫困区,许多人在这个地区工作,但是不愿意住在这里,觉得这里的社区治安不好。坐在从西伦敦前往斯特拉福德的轻轨上,会惊讶地发现沿途景色从精致优雅渐渐变成了破败灰暗,若是没有奥运光顾这里,这片老工业区会更加贫困落后。
奥林匹克公园落户斯特拉福德,为这里带来了125亿英镑的巨额投资。绝大多数投资用于修建公园和场馆,14.5亿英镑用于修建毗邻的大型购物中心,这个购物中心解决了1万人的就业问题,其中至少有2000人以前是斯特拉福德地区的失业者。这里也是年轻人的乐园,超过1/3的人口在25岁以下,22%的当地人口年龄在25-34岁之间,放眼整个伦敦,这个数字是19%。现在斯特拉福德已经成为伦敦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伦敦东移”的目标正在实现。[分页]
回望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盛赞“取得前所未有成功”的背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的水立方、鸟巢等场馆设施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主设计师、清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胡洁将森林公园的成功归结于“中国传统文化闪耀的光芒”。“‘通往自然的轴线’理念是公园规划设计的灵魂,不仅体现在空间概念上,更具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人文意境,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浓缩而精确的总结。”
为遵循“绿色奥运”理念,胡洁将森林公园设计成北京“绿肺”和生态屏障:全园种植450公顷绿地,林木覆盖率达到67%,超额完成北京申奥时的承诺(40%-50%);全园共种植树木53万余株,年产氧5208吨,吸收二氧化碳32吨,年树木滞尘4731吨,是名副其实的北京“绿肺”;在公园的细节设计上体现了人类文明对动物的关爱:公园里建有中国第一座城市内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和中国第一座雨燕塔。奥运过后,这座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已经成为市民的休憩天堂,同时,也是奥运会为北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绿色遗产。
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建筑创作的成功是不是等同于整个奥运建设、奥运经济的成功?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以其自身的经验教训令世人警醒。一边是高水平、高技术并在现代建筑史上留下光辉篇章的奥运建筑,一边是高亏损、高负债并在现代奥运史上留下灰暗一页的奥运经济,在这里构成了强烈对比。
“大部分伦敦人都在讨论奥运会之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我也一样。如果英国在奥运会之后变成雅典甚至蒙特利尔,必须要为奥运会偿还根本负担不起的高额债务,那所谓的奥运遗产就没有任何价值了。”伦敦奥林匹克公园主管设计师克里斯·乔普森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开销是24亿美元,超过预算的20倍,当地政府不得不在奥运会后向民众征收奥运特别税,他们用了整整30年时间才还清债务。雅典奥运会号称史上最昂贵的奥运会,开销超过100亿美元,远远超出预算,希腊政府的债务危机也与此相关。”
正是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让伦敦奥组委不惜担着“吝啬”的指责也要办一届“勤俭节约”的奥运会,场馆建设等最为重要的开销也因此变得谨慎。在诸多建筑设计师眼中,地标性的永久建筑通常意味着个人成就的顶点,但如果永久性建筑太多,无疑会消耗大量的维护运营成本。因此,伦敦奥组委设计了“场馆临时化”的理念,这也与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提出的“临时性建筑就足够了”的想法遥相呼应。
奥运会结束后,除“伦敦碗”、游泳馆以及巨型的轨道塔雕塑等建筑成为伦敦新的地标性景观外,其余场馆要么被拆除,要么被改建。伦敦奥运场馆群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临时体育设施,建筑师将他们的工作称为“拥抱瞬间”。
在建筑节能环保方面,英国人同样保持了一贯严谨的态度:轨道塔的建设材料60%来自于从世界各地回收的钢铁;手球馆外部构造的镶板部分来自于回收铜,其建筑砖则来自建筑尘土;自行车馆用于覆盖弧形外表的木镶板可以将光线反射在室内跑道上,以降低场馆内人工光源的使用率。
几年之后再来伦敦的游客只能看到本届奥运会的缩影,这在我们看来不无遗憾,但这些临时场馆所体现的绿色、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毫无疑问将成为伦敦奥运会的标志性遗产。它们并没有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后奥运时代,奥运建筑何去何从?
后奥运时代,是指奥运会举办后的2-3年,这一时期的总体需求急剧下降,比赛场馆、运动员村面临如何后续利用的难题。蒙特利尔奥运会虽然给当地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其在后奥运时代对体育建筑的成功持续利用不能被抹杀。30多年前建成的蒙特利尔体育中心,其使用频率至今仍十分可观,由于全方位大跨度顶盖的添加,这座建筑可用于田径、足球、橄榄球、棒球、冰球、摩托车、展览会、音乐会和集会等多项体育性和娱乐性公共活动。由自行车比赛馆改建而成的生态博物馆更是令人叹服,观众置身其中,既能接受多种多样的生态知识教育,又能陶醉在一种别样的经过人工精心打造的大自然气氛中。
可见,一座奥运建筑的生命力,不在于得益一时,而是要应时而变,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需求,求得最大限度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奥运场馆的再利用历来是世界性难题。北京奥运会后,水立方开始了商业开发、承办各种赛事和文娱活动等尝试。据了解,2009年水立方参观游客达500多万人次,共举办各种大型活动150多场。鸟巢虽然举办过多次有影响的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但门票无疑还是其主要收入来源。2010年,历时9个半月的水立方改造完成,直接面对公众游客开放运营的面积从原来的4.9万平方米增加到7.7万平方米。在所有新增功能区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亚洲最大、最先进、四季开放的嬉水乐园。
奥运建筑终究姓“体”,一座寿命百年的大型体育场馆不能永远依靠门票。水立方从单一靠旅游和门票支撑的经营模式,转为向市民开放的多功能可持续经营模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依然面临挑战。直到今天,对于奥运场馆的后续利用,并没有完全成熟和成功的运作模式。对于奥运申办城市来说,解决好场馆的后续利用,还需要更多的谋略和智慧。
一向谨慎的英国人对此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伦敦奥运会主赛场、承接开闭幕式和田径比赛的“伦敦碗”在奥运会结束后进行了大规模“瘦身”,原有的8万多个座位被拆除一半以上,跑道和顶部的几层看台也全部拆掉运走,“伦敦碗”变成拥有3.5万个观众坐席的专业足球场。
两支英超劲旅西汉姆联队和托特纳姆热刺队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在今年3月由西汉姆联队赢得“伦敦碗”的使用权,从2016-2017赛季起,西汉姆联队将正式入驻。根据协议,西汉姆联队每年要支付租金200万英镑,租期为99年。将“伦敦碗”交给高度商业化的英超,或许是伦敦奥运会为狂热的英国球迷留下的最好的“奥运遗产”吧。
推荐阅读:
(来源:中华建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