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从树后的假山中照射出来,寓意王维《鸟鸣涧》中的“月出”。
央视摄制组拍摄老陈制作盆景的过程
中国园林网8月16日消息:央视拍《园林》,寻访泉州盆景达人
应央视邀请 他把唐诗变盆景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读到王维的这首《鸟鸣涧》,您的脑海里是什么样的景象呢?如果要将您脑海中的想象做成实物展现,您觉得有难度吗?泉州鲤城伍堡社区老人陈汉农就将这首诗做成了盆景展现。他应央视纪录片《园林》摄制组的邀请,以王维和白居易的14首诗为样本制作盆景,昨日盆景基本完成,摄制组进行拍摄。
接受邀请后 先研究诗作
昨日下午,社区老人陈汉农的家里挤满了人,但一屋子却静悄悄的。原来是央视的《园林》摄制组正在他家拍摄他独具一格的盆景,因为是实景录像,所以没人敢出声。阳台上,陈汉农一如既往围着围裙在“研制”他的盆景,而他的旁边则围满了央视一行人,有人拿摄像机,有人拿着提光板,还有人在做场记。从粗苗修剪,凿石造型到盆景成型,摄制组详细记录了老陈制作盆景的每一个细节。
老陈说,大约在5月中旬左右,他收到了央视《园林》摄制组的邀请,请他以王维和白居易两位诗人的14首诗为背景,创作14个盆景,并收到具体的14首诗。
“接到任务后,我就托朋友帮我在网上查这14首诗,把诗的意思和创作背景都打印出来。”老陈说,要制作这些盆景首先得明白诗的意思,才能把景象想全了。有了景象才能做零件,最后把它们组合起来。为了节省时间,老陈把自己珍藏了多年的盆景都拿出来了,以这些培植了10年左右的珍品为基础进行再加工,完成14首诗的意象盆景。
不见桂花落 意味更深长
那么,具象的盆景如何才能表现抽象的诗作呢?“这要从诗里的景象出发,再结合创作背景来设计。”老陈拿出了其中一个作品《鸟鸣涧》给记者作了详细的讲解。
“这首诗是通过花落、月出、鸟鸣三个景物,以动衬静,表现春天林间美景,那么我的盆景里就要有这三样景物。”老陈的《鸟鸣涧》盆景,用的是美国榕树种,他在树旁的假山上,亲手设计了一个圆形造型,这个圆形造型就是盆景的最大玄机。
“这个圆形的洞,就是月亮,光从后面照过来,就是‘月出’,而你从不同角度看,它还可以是半月或满月。”老陈说,夜间看不见“桂花落”,所以盆景里就没有花落的景象,但他特意在树上放了两只鹤,即“惊山鸟”,在盆景的绿地上还有一条通幽小径。“盆景意象也不能做全了,不见落花,也是留有想象的空间,这样更意味深长。”老陈笑呵呵地说。
除此之外,老陈展示了白居易《亭西墙下伊渠水中置》的盆景,诗中说:“夹岸罗密树,面滩开小亭,忽疑严子濑,流入洛阳城。”于是他便用朴树做盆景树,在盆底的石头上开了条河,河上有两弯桥,并在水中放入塑料假山和小亭,整个盆景看来幽美雅致,十分美观。
老陈的14个盆景虽然做完了,但许多盆景都需要灯光及其他零件点缀,才能完全诠释诗中意象。由于摄制组还没拍完,出于对作品的爱护,老陈只挑了两个盆景作演示。
两唐代诗人 影响园林史
“我们是通过盆景协会知道老陈的,他对盆景的感情和他的创作天赋吸引了我。”央视摄制组导演冯雷告诉记者,他知道老陈做盆景十几年了,而且是无师自通,许多盆景不仅设计巧妙,还自己设计制作假山等背景石头,很难得。
之所以选择王维和白居易两位诗人,冯导解释说,因为此次拍摄的是唐代园林,这两位唐代诗人对园林史有重大影响。“王维的私家园林代表了唐代园林的发展水平,后世几乎所有的私家园林设计都受他影响;而白居易把自然和城市结合起来,在他那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冯导说。
推荐阅读:
(来源: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