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0日消息:对于很多老旧小区来说,绿化与停车已经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矛盾。要增加绿化面积,停车位就会缩水,“有车族”不干。私家车越来越多,很多停车位的扩张实际上是侵占了原有绿地,“无车族”颇有怨言……
二者是否可以兼顾?近日,朝阳区团结湖街道在老旧小区里推广“一树一车”,挤出了200多个生态停车位,实现了绿化与停车的双赢。目前,这种停车模式已在朝阳、海淀、丰台等多个老旧小区推广。
老小区停车位先天不足
团结湖北里是团结湖街道下辖的6个社区之一。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一共9栋居民楼,800多户居民。
因为建成较早,小区缺乏停车规划。这几年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小区里能停车的地方越来越难找,“能停车的地方都停满了,满打满算就60多个停车位,根本不够用。”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
抢不着车位怎么办?很多回来较晚的居民只好“见缝插针”,有的堵在了楼门口,有的横在了便道上,便道停满了停主道,横七竖八,小区的消防通道和应急通道经常被堵死。
“小区老年人多,万一有个什么突发情况,连救护车都开不到楼下。”很多居民对此忧心忡忡。
树荫下挤出停车空间
2010年,团结湖北里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居民代表发生了争论。有车的居民希望缩减小区绿化带,腾出空间多建一点停车位。无车的居民则希望增加绿化面积,多一点休闲空间。
经过前后几次讨论,街道和社区拿出了解决方案:重新布局绿化带,拓宽小区主路,开辟树下停车场。
经过改造,小区主路路侧的圆形花坛退后4米,变成了窄长条的绿化带,腾出来的空间,便道拓宽了1米,主路拓宽了3米,居委会沿着行道树在主路上划出了20个停车位,方便居民在路侧停车。
“这就叫"一树一车"。”团结湖街道城建科科长曹宝玲介绍,树下停车充分利用了树荫,让车免受曝晒之苦。
停车位增加了,可小区的绿量并没有缩减。原先小区花坛里栽种的多是低矮的花灌木,改造后,增加了10多株银杏树,景观漂亮了,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的功能也比过去增强了。另外,小区对边角地也进行了绿化,并增加了立体花廊,改造后绿化覆盖率仍保持在40%左右。
立体增绿让绿地不缩水
“一树一车”停车模式在团结湖街道6个小区推广,“挤”出了200多个停车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的停车难题。如今,这种模式在朝阳其它街道以及海淀、丰台等地逐渐推广。
海淀双榆树东里小区3号楼至6号楼,已建成28年。楼与楼之间有大面积的花池,还有两三排高大乔木。随着居民停车越来越难,中关村街道对这几栋楼之间的绿化带进行了改造,高大乔木仍然保留,但将原来的树下植被铲平,硬化成了绿荫停车场,居民可以在树下停车。由于树冠浓密,改造后,绿化覆盖率仍保持在32%左右。
朝阳安华里五区17号楼前的绿化带改造也即将进行。这座楼前有一个3米宽、50米长的大花池。很多居民挨着花池停车,弄得路面逼仄不已。按照改造计划,花池将整体拆除,腾出空间来种树,树与树之间进行铺装,划出停车位。预计这次改造后,可以增加树下停车位20多个。
“合理改善小区绿地布局,以增加停车位的做法应得到鼓励。但绝不能一味增加停车空间,而让绿地大面积缩水。”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平衡绿化与停车之间的矛盾,本市近年来鼓励社区采用墙面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等立体绿化方式,增加绿化覆盖率。同时鼓励多种树,取代面积比较大的草坪,因为一片树木所能制造的氧气量,比占地面积相同的草地要高几百倍,种树既能改善环境,又能增加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题。
推荐阅读:
(来源: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