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座生态小镇的探索之路

2013年09月10日 10:18园林网

 中国园林网9月10日消息:一排排“小别墅”白墙黛瓦,绿树掩映;房前屋后齐整的院落里蔬果葱郁,花草争艳;村中溪流潺潺,亭桥相连……

这是一座小城,也是一片乡村。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美好愿景,是长沙县探索两型城镇发展之路、探索一种幸福的发展方式。

日前,记者实地探访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发现,按照“市场主体投资、政府主导推动、基层组织参与决策、群众意愿充分表达”的思路,双河村一举解决了在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民住房改造过程中“地从哪里来、房在哪里建、钱从哪里筹、人往哪里走”四大难题,初步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向生态小镇的华丽转身。

“你看,那就是我们家的新房,可是联排别墅哦!”昨日上午,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居民刘大庆带着儿子来到村上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工地。工地正在紧张施工,今年年底,包括刘大庆一家在内的首批50户居民就将入住。原来,双河村502户居民,以前分散居住在村里各个地方。按浔龙河生态小镇的规划,村民将集中居住。村民原有住房拆迁后,可凭宅基地使用权置换一套新房。新房建设按照“上有天、下有地,前面有门面、后面有小院”的别墅要求,依山就势建设。“我们今后的生活,比城里人还要幸福了!”刘大庆说。

困境全村耕地仅占土地总数的1/10

出长沙县县城星沙,驱车沿东八线北行12公里左右,就到了山清水秀的果园镇双河村“浔龙河生态小镇”。

双河村周边,浔龙河、金井河、麻林河、哑河多条水系交织环绕,多河汇聚成岛,自然风景秀丽。由于基础条件较差,双河村存在“山多、水多、田少”的现实困难,11584亩土地中,耕地只有1177亩。虽然眼前就是青山绿水,但一直到2009年,双河村还顶着“省级贫困村”帽子。

如何带领双河村走出困境?长沙县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当地走出去的企业家柳中辉毅然回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有个大胆设想:由企业主体建设,借助政策支持和政府推动,将双河村打造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和生态小镇于一体的新型农村。

在征得村民同意后,他将初步设想形成方案上报,很快得到肯定回复。在政府主导推动下,全省首个社会资本投资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项目——浔龙河生态小镇应运而生。

   规划开展土地流转和农民集中居住

小镇要发展,土地是关键。可是,全村只有1177亩耕地,怎么办?

浔龙河小镇决定一方面开展土地流转,实现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一方面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开展土地增减挂钩和异地置换,通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换取产业和资本支撑。

政策刚出,村民们一片哗然,自家地都没了,以后怎么办啊?柳中辉和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解释:项目建设前,将对土地进行产权界定;由新成立的浔龙河土地合作社,对农民土地进行集中流转。按照每年每亩耕地300公斤稻谷,林地75公斤稻谷,坡地、水塘及其他闲置用地100公斤稻谷的价格,参照国家当年的粮食收购价,以现金的形式进行支付。

此外,其他土地产生的收益,由政府、企业、村集体分成;预留部分建设用地给村里集体经营,产生的收益归村集体所有。

双河村65岁村民赵有志家里过去有4亩地,自己3个子女都在外打工,他怕家里抛荒,每年还贴600元钱请别人去种地,一亩地纯收益也就300元钱。流转后的收益,按稻谷市场价每百斤128元算,每亩纯收益达768元。

2010年9月,双河村组织召开申请城乡一体化试点村民公投大会,全村村民支持率达到97.2%。

 憧憬村民全部住上联排别墅

土地完成流转,村民集中居住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浔龙河生态小镇的规划,村民将集中居住。村民原有住房拆迁后,可凭宅基地使用权置换一套新房,新房以联排别墅为标准建设。

分配标准为,1至3口之家可分210平方米住房,每增加1人增加70平方米。集中安置区内,由政府整合专项资金,建设农民广场、公园、公交车站等配套设施,实现水、电、路、气、网的全方位配套。

“我家有4口人,可获得45万元左右的拆迁补偿。如果按照现在的安置方式,旧房换新房后,还可以拥有门面,并在装修后有部分存款。”村民谭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集中居住后,村里将闲置出来的土地集中进行产业开发和商业地产开发。村民对集体土地拥有股权,可从集体土地收益中获得稳定分红。同时,村里规划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均可为村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解决农民生计。目前,一个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项目区已建成,项目区内有优质稻1100亩、绿色蔬菜600亩、花卉苗木300亩;现代农业深加工项目正在筹划中。 就这样,双河村村民一步步成为了小城镇的新居民。

  浔龙河生态小镇正犹如一幅水墨名作,在长沙版图上徐徐展开……

  两型点击

  宁乡县花明楼镇

大力践行节能减排,资源节约效果显著。着力打造绿色游道。规划长15公里、环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及双狮岭文化园的“绿道系统”,配建自行车道、景观花架、休闲长廊等设施,营造绿色氧吧,已启动立项、环评、科研等准备工作,核心景区建设即将动工。大力推广光伏节能路灯。将镇区环线道路及花明楼·刘少奇故里景区环线道路总计约20公里,统一新装或改换成太阳能光伏节能路灯。第一期在全长约4.8公里的景区环线工程两侧新装风光互补节能路灯,预计2013年11月底竣工。

  浏阳市柏加镇

柏加镇实现了沿街的绿化、美化、亮化;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水工程,机关、学校、卫生院已全部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清洁能源普及率达100%;不断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共配备有镇、村专业环卫队6支,村级垃圾收集车共6台,新建组级垃圾收集池254个,户级垃圾收集池285个,配置公共垃圾桶200余个,入户垃圾分类桶4000多个,村级环卫设施投入近200余万元。高效便捷的“两型”服务体系,已初步在全镇范围内建立。

  岳麓区坪塘街道

从2008年起,坪塘街道采取四大类措施保证污染产业退出,并且通过创新完善产业退出政策制度体系,推动宜居新城建设。在坪塘老工业基地污染企业退出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和整治,关闭非煤矿山5座,进行大王山生态旅游区、蜂巢颜料厂山体复绿工程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特别是大王山生态旅游区,通过修复曾国藩墓和桐溪寺,规划湘军文化广场,拟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为驱动的绿色新城,展现湖湘特质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魅力水都。同时,启动白泉郊野公园前期论证,在交通干道两侧以及规划建设用地周围加强园林绿化和林相调控,提高森林生态效益。

推荐阅读:

广东省林业厅对广州市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提出六点要求

贵州:构建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陕西留坝:生态产业美了家园富了百姓

四川:生态宜居朝阳 新兴旅游小镇

(来源: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