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计划投300亿打造“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

2013年09月17日 14:52西藏新闻网

中国园林网9月17日消息:当汽车穿过嘎拉山隧道驶上雅鲁藏布江大桥,大桥两侧不少杨树树梢已经和大桥齐高了。秋日的雅鲁藏布江有些缤纷多彩,江心滩上偶尔几棵杨树提前“步入深秋”,叶子变得金黄或艳红,点缀着雅鲁藏布江的风景。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说,拉萨市民和雅江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雅江的绿化情况却和拉萨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据自治区气象部门统计,雅江流域年大风日数由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近50天减少到2002年的不到30天。而贡嘎机场每年灾害性天气更是由60多天减少到如今的10多天。

航班因风沙天气影响而无法起降的情况,越来越少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滕王阁序》本是描绘江南水乡之景,9月14日,记者乘车沿着雅江一路行驶,一场阵雨将诗词中的黄昏美景呈现得淋漓尽致。

目前我区正在规划编制,总投资300亿元的“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其中便包括雅江绿化。若干年后的雅江,应该是另外一番更为壮阔的美景。

风吹水淹 江心滩上怎么种树?

时光倒退,几十年前的雅江沿岸,并没有现在这般绿意盎然。

“江心滩上种树?几十年前说这事人家都要笑我们。冬春两季水位下降、天气寒冷干燥风又大,树要干死;夏秋两季又是雨季,雅江水位猛涨,江心滩上要被江水淹没长达两个月之久,树要被淹死。被视为造林禁区,这种条件下树怎么种?”在自治区林业厅绿化造林处,一位在西藏待了一辈子的林业工作人员笑着对记者介绍。

雅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冰川,藏语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在我国境内长达2000多公里,从西向东依次流经阿里、日喀则、拉萨、山南和林芝等地市,是西藏最大的河流。

“现在开车路过贡嘎机场可以看到,雅江河滩上、河两边都长满了树,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雅江(山南段)绿化防护林建设情况,基本可以反映整个河段的绿化建设情况。”自治区林业厅绿化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雅江(山南段)防护林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主要包括乃东、扎囊、贡嘎、桑日四县。

很多人无法想象,那时冬季的雅江河畔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树很少,每到刮风时,房前屋后没有任何遮挡,起风时,吹得沙子、小石子到处都是,在屋里都能听到窗户被打得‘沙沙’作响。”杰德秀镇上的居民这样和记者描述几十年前的雅江河畔。

修坝筑墙 从此没见风沙堵路

造林禁区如何慢慢转变成如今滩涂、河畔都满是绿意?

林业工作人员介绍,早期开始植树时,水浅的河滩他们直接趁着水浅走过去,水深的河滩上要植树他们使用牛皮筏、小渡船,运树苗、渡人。同时也发动雅江沿岸一些居民加入植树造林的队伍,逐年扩大影响。

为了克服地理条件的恶劣,他们因地制宜,在河道两侧采取修筑水利工程设施才用到的“丁字坝”减少水流对河岸的冲击,增加苗木成活率。同时采用大苗深栽、筑挡沙墙、石砾压沙等方法,在雅江南岸沙滩进行了试验性造林并取得成功。从此,大面积的黄色沙丘,因为有了沙棘、榆树、白杨、沙生槐、柳树等树种而充满绿意。

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雅江防护林已初具规模,光山南段成片栽植树木4500余万株,建成防护林45万多亩,从贡嘎县至桑日县已经形成了一条长160千米,平均宽1.8千米的绿色长廊,有效地改善了雅江两岸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

贡嘎县吉雄镇55岁的居民拉巴介绍,以前从贡嘎到泽当镇的路是土路,印象中,每次去泽当镇会遇到不少沙丘,“冬天风大,吹一晚上第二天路就给沙堵住了。”拉巴老人说,如今,已有几十年没听说过风沙堵路了。

拉巴老人不知道,目前我区正在规划编制总投资300亿元的“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这一工程涵盖了全区七地市主要江河流域适宜造林的地块,对于提高这些流域的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能力以及建设美丽西藏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将起到积极作用。

推荐阅读:

北京:未来3年平原造林工程恢复湿地4万亩

北京市计划2016年底完成百万亩造林

西藏各地绿化从群众性造林向专业性造林转变

河南:济源农民朱元英 太行山下的“造林愚公”

(来源: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