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日消息:集体林地均分到户后,林农有了一份重要的不动产。当他们放下砍树的斧头,要将“活资源”变为“活资产”时,却被软环境束缚了手脚。
8月27日至28日,在嵩县召开的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场观摩交流会上,省林业厅厅长陈传进表示,为实现不砍树能致富、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我省将总结先进典型经验,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
据介绍,2007年我省正式启动林改工作以来,全省6788万亩集体林地明晰产权率已达99.8%,其中家庭承包率71.2%、林权证发证率9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林改主体工作基本完成。但在配套改革进程中,一些地方发展林下经济、扶持林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不高,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推进缓慢,林农的发展需求难以满足,不得不抱着“金饭碗”等饭吃。
事实上,在探索资源增长与农民增收双赢,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路子上,嵩县等地紧抓林改机遇,已作出了鲜活诠释。
绿树风景能分红。“过去砍树,越砍越穷;现在看树,越看越富。”车村镇龙王村的王天文告诉记者,集体林改以来,全村林农以1.5万亩林地入股合资建成木扎岭4A景区,农户们不但每年有分红,还建起了农家宾馆,户均收益超过15万元,龙王村从全镇最穷村变成了首富村。
造林合作社专啃“硬骨头”。做了山林的主人,群众护林、造林积极性高涨。嵩县林海农民造林专业合作社专啃造林“硬骨头”,一个月就能在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的荒山高标准造林320亩,成活率超过95%。如今,合作社造林战场已扩展到伊川、偃师等地,3年累计造林3.62万亩,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国家林业局林改司司长张蕾现场观摩后称赞:“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基础,促使分散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单一利用木材向资源综合利用转变,河南在服务林农、深化改革中的许多经验和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
为全面深化我省林改工作,陈传进说,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积极调处承包经营仲裁纠纷,进一步提高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率、规范林权流转、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工作,调动社会资本投资现代林业;同时完善林改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扶持林业合作组织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5年内,全省仅林下经济面积就将扩大至2400万亩,综合产值超过420亿元。
推荐阅读:
(来源:河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