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3日消息:退耕还林让延安的山山峁峁一片葱郁,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耕地面积也减少近1000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农民吃饭问题怎么解决?粮食安全如何保障?延安市提出向千沟万壑要良田,通过“治沟造地”让米粮下川,还林于山,实现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多赢。
陕西台记者刘胜男:“今天我们陕西广播电视台美丽陕西行报道组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的山坡植被茂密,沟道平整的土地里,玉米秆壮穗大,长势喜人,当地村民说他们种的地变少了,但日子过得却比以前好多了。”
延川县梁家河村村民张卫庞家原先有四十多亩山地,退耕还林后,只种了10亩山地苹果和5亩沟道玉米。
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张卫庞:“一亩(玉米)地就是一千五到一千六百块钱。十亩苹果,一年就能挣10万块钱,最少。”
作为延安首批“治沟造地”试点县,当地通过覆土填埋、平整沟道等办法,昔日杂草丛生的沟道变成保墒保肥的坝地良田。政府按照1亩坝地置换群众手里3亩山地,对这些山地进行绿化,不仅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还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沟道是天然的行洪通道,沟道被推平成为耕地后,原先的U字型沟道,治理后呈梯形分布,一定程度改变原有地貌格局,遇到暴雨,是否会引发人为的水土流失呢?
延安市治沟造地办公室主任张强:“我们对每条沟道首先进行水文计算,布设各类拦挡工程,布设排洪渠,确保沟道里的洪水能够畅通,同时能够保证旱能浇,涝能浇。在沟道的两侧,按照宜林宜草的原则尽快恢复(护坡)植被,主要是侧柏、刺槐、柠条一些灌木,这样的话能够固土,能够保水固土,能够确保山坡的泥沙不流入沟道。
目前,延安有宽度500米以上的沟道4万多条,沟壑面积”占到延安土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的42%,按照规划,每年实施治沟造地10万亩,到2020年延安可新增良田100万亩,年增产粮食将达到6亿公斤。随着延安市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到2017年,延安将实现陡坡全绿化,林草全覆盖。
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如果说,1935年到1948年中央在延安这是红色革命的13年,1999年到现在13年是绿色革命的13年。山上更多的是退耕还林,恢复生态,底下来造地,可以看做既是解决农民生计、吃饭问题的一个措施,增加了土地指标和其他地方的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兑换,叫占补平衡,这也是生态效益也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内容。”
推荐阅读: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