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4日消息:2日下午,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主持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议,会议决定,为贯彻《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色广东大行动的决定》各项要求,开创国家森林城市,东莞市3年内将建设6条总长247公里的景观林带,水乡片区每年将营建水乡生态林网100公里。此外,争取到2020年,全市建成20个森林公园、20个湿地公园和200个森林家园。
水乡片区每年营建
生态林网100公里
据了解,当天会议传达了全省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工作会议精神。东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色广东大行动的决定》各项要求,尽快出台《关于加强森林城市建设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东莞大行动的决定》及实施方案等配套性文件。
会议同时决定,深入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出台《东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并继续实施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3年建设6条总长247公里的景观林带;推动水乡片区绿化美化,每年营建水乡生态林网100公里。
根据会议要求,东莞将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保护管理,理清绿化多头管理、责任不清、执法不严等问题,明晰管理责任主体和职责范围,尽快出台《东莞市加强绿化管理规定》。而且,还需进一步明确重大绿化事项审批职责,严格审批流程,对涉及数量较多、面积较大的树木迁移或砍伐的重大审批事项加强监管。
到2020年全市力争
建成20个森林公园
东莞市土地有限,但据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的资料显示,2012年全市公园共有1057个,其中包括街角公园和街旁绿地,全市公园绿地面积995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3平方米,已有森林公园10个。日前,东莞通过了《东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方案》,要求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3%以上,争取到2020年,全市建成20个森林公园、20个湿地公园和200个森林家园,实现多数市民出行500米就可见休闲绿地。
当天会议要求,深入推进森林公园体系建设。稳步实施大岭山、大屏嶂、银瓶山森林公园二期项目,完善百竹园、植物园、科普园等一批新景点的配套;尽快完善山水天地、南门山、碧湖、黄牛埔等森林公园登山步道,给排水、供电、通信、消防等配套设施。虎门威远岛、常平旗岭两个森林公园,建设也将得到加快,并规划建设凤岗镇雁田、清溪镇亚公山等森林公园。
此外,东莞还将推进湿地保护体系建设。会议要求,出台东莞市湿地保护政策性文件、管理办法、建设补助办法,编制湿地保护发展规划,根据湿地类型划定湿地保护区。为此将加快建设湿地公园,启动万江龙湾、洪梅钱公洲等湿地景观项目建设,力争到2020年建成20个湿地公园。
莞将申报珠三角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坐落于东莞生态园,此外拟用8年时间提升地表水质重现江河湖库美景。记者从东莞市政府获悉,市政府将申报建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该公园主要坐落在东莞生态园,面积651.1公顷,将填补珠三角“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空白。此外,东莞市拟通过8年流域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地表水质,逐步修复水生态系统,重现江河湖库秀美的自然风貌。
湿地公园占地651.1公顷
日前,东莞市政府通过决议,决定申报建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申报工作由东莞生态园负责。据了解,东莞生态园管委会已开展相关申报创建的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完成了《湿地公园资源评价报告》。根据其规划,园区内绿地范围的651.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为342.7公顷)均将作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申报范围,包括燕岭湿地、中央岛群、月湖、大圳埔湿地、下沙湿地等部分路段。
据了解,东莞城市湿地公园创建申请列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将填补珠三角地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类型的空白。其意义,不仅对珠三角区域高速城市化、工业化后的社会经济转型有着重大的示范作用,即使对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将起到样本效应。
拟用8年提升地表水质
《东莞市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日前已出炉,根据其要求,东莞将通过8年的流域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最终将全市地表水质达到环境功能要求,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水生态系统逐步修复,重现江河湖库秀美的自然风貌,构建经济繁荣、水体清澈、生态平衡、人水和谐新格局。
具体而言,其要求在2020年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江库联网水库水质稳定达到类,维系流域健康的生态屏障与水源涵养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达到45%以上,重要湿地得到保护,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明显提升,水生态功能基本得到修复。
推荐阅读: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