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2014年10月28日 11:48黄山日报 胡艳琼

中国园林网10月28日消息:近年来,黟县认真实施《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把传统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和展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点,目前已申报成功省级非遗项目6个,市级非遗项目30项,县级58项,省级非遗传承人8人、市级非遗传承人27人。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断挖掘,它的保护和传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普遍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如《古黟民谣》这种形式的非遗,都是通过代代口口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由于文化的融合和教育理念的偏差,现在年轻的一代对此知之甚少。

二是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继乏人、生存濒危的境况还没有得到解决。现有传承人年岁偏大,年轻人因收入偏低、掌握技艺时间长、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情不高。如余香石笛、徽州三雕等需要较高技艺支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是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地方对非物质文化的申报开发越来越重视,也存在过于重视开发而忽略保护的现象。如《徽州彩绘》,就散落在年代久远的古民居中,随着时间的流失,这些珍贵的艺术也就渐渐消亡。

四是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晓度不高。很多非物质文化的遗产挖掘出来后,由于眼前没有经济效益,又很快被束之高阁,更多的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犹如藏在深巷中的美酒,知之者甚少。

五是非遗保护资金匮乏。现有法律规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年补助一万元,安徽省只给予省一级非遗传承人每年3000元的补助,市县一级的没有补助,非遗项目的保护资金更是微乎甚微。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黟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用公益广告、文艺作品等形式,广泛宣传,提升社会知晓度,从而激发全社会保护和传承的热情。如近几年中央电视台在过年的时候向全国播放黟县春节的传统民俗。2011年6月1日,我国就出台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2014年10月1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也已经颁布实施,必须加大法制宣传力度,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人心。

二、把非遗知识融入到学校的乡土教材中去。要尽快组织专家,把黟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成长久保存的文字、音像资料,编入中小学的乡土教材,如徽州民谣等,通过孩子们的诵读,口口相传。同时可以利用黟县拥有较多建筑美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的优势,将《黟县彩绘壁画》、《徽州篆刻黟山派》等传统艺术纳入他们的教学计划中,也可以作为黟县中学美术班的教学中的一个专题,让他们从中汲取艺术的灵感,从而把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三、把非遗的传承纳入职业教育和成人培训规划中。政府要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在黟县职业中学开设非遗传承班,把如《黟县青与石雕艺术》、余香石笛等传统技术,纳入职业教育、农民工技能培训、再就业人员的培训中,也可以在干部培训中纳入相关内容。同时出台相关支持和奖励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青年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来。

四、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融入到群众社区文化中去。汇集文化专业人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古黟民谣、传统音乐、传统文化、民俗表演等重新编排整理,通过文化下乡、广场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发扬。

五、把非遗的传承和旅游业相结合。一是可以把民俗、传统食品制作流程编排成旅游参与项目,在景区进行表演展示。如《徽州祠祭》、《雉山凤舞》等非遗产品,可以结合西递村、宏村的古民居旅游进行表演,将徽文化的内涵通过这些民俗表演传递给游客。二是和旅游产品的开发相结合,把非遗里的传统的食品制作包装成旅游参与项目和旅游产品销售,如打食桃、做渔亭糕、腊八豆腐等,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中来。近年来,黟县金星工艺厂、小石徽雕等一些民营企业为非遗保护做了不少探索性的工作,如小石徽雕在培养非遗传承人上做了不少贡献,政府要加大对他们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民间博物馆等方式,对非遗进行展示和保护,如小石徽雕的微缩徽州祠堂展示馆等。

七、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要把非遗的保护落实到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上。目前很多传承人年事已高。散落在民间,如不及时传承,他们身怀的绝技面临着灭绝。因此要在物质上给予传承人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经费、场地等支持,为传承活动和人才培养提供资助。

(来源:黄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