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8日消息:增加立体绿化、增种乔灌木、减少草坪种植、大力发展牡丹,河南洛阳今年的绿化建设出现了往年不多见的新气象。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洛阳正把“最佳宜居地”作为城市定位之一,努力发挥绿化在其中的担当作用,全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学的好环境,不断提高居民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舒适度。
今年始,洛阳市决定通过“城市生态园林绿化三年大提升”行动,基本形成生态良好、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全面覆盖、环境优美、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城市绿化新格局,使中心城区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洛阳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亮点,是规划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营园林思路经营城市空间,将城市看作一个扩大的园林空间,使其建筑、道路、山体、水体、植物形成一个和谐的网络系统。
今年,洛阳市还提出全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推广屋顶绿化、墙体绿化、棚架绿化、栅栏绿化、阳台绿化等立体绿化。其中,市政集团、泉舜财富中心实施的屋顶绿化,牡丹研究院实施的垂直绿化设计质量高、景观效果好,达到了较高水平。此外,政府投资对九都路4座过街天桥、牡丹桥、王城大桥、西苑桥等桥体和部分商业街区,也按照生态园林理念进行了立体绿化。洛阳市鼓励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屋顶绿化,并依据有关规定,按比例折算绿化面积;鼓励市民捐赠树木,社会企业筹资建设城市绿地,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挂牌登记,捐赠者享有树木冠名权。这样既增强了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绿化的积极性,又弥补了绿化资金不足,让增大绿量、优化生态成为城市文明之举。
此外,洛阳还将大力发展牡丹种植及牡丹园艺,提高绿地系统物种多样性,逐渐形成有洛阳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风貌。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中国国花园、伊滨公园等为例,重视园林绿化建设与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的结合,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创造形神兼备的城市文化绿地系统。
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刮起了“草坪风”,洛阳当时建设了一些以洛浦公园为代表的纯草坪绿地,但2000年以后逐渐认识到纯草坪的弊端。据统计,在单位绿化面积投入上,乔木的费用仅为草坪的1/10。近些年来,洛阳市不断地改进草坪绿地,在其中增种乔灌木地被,形成“乔、灌、花、草、藤”一体的复合结构。以乔木为主,辅之种植草坪,既供市民休闲使用,又可降低种养成本,符合“植物造景、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今年实施的生态园林绿化提升工作中,洛阳对几十条道路的绿化带增种胸径10厘米以上的乔木,以迅速扩大绿化覆盖面积。经济林木在洛阳城市绿化中也大量应用,如中州中路八一路段的柿树、西关段的银杏、洛浦公园南堤的梨树、中国国花园的枇杷等。洛阳注重园林功能和植物的多样化,公园绿化中常用花色艳丽的果树,如山桃、海棠、山楂等,道路绿化常用银杏、白蜡、香椿等药用植物。
推荐阅读:
(来源: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