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8日消息:“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4.75%,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全省前列;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成功获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全国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近年来,南平在坚持绿色发展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欣喜。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优质的生态环境是闽北展示给世人的一张名片,但经济发展缓慢却一度成为闽北人心中的痛。怎样才能不重复老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南平市人大常委会认为,绿色经济将是南平发展最大的竞争力。
南平市是老工业基地,要如何推动传统工业新型化,实现产业升级?如何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如何利用优质的自然资源推动生态旅游?带着这些问题,2010年,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联席会议,专题研究促进和保障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与举措。几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了农业机械化、茶产业发展、科技支撑闽北经济发展、优化木材产业结构、旅游产业等专题调研。促进了南平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2年8月,南平市委四届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议》,得到全市上下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坚持依靠生态优势发展的南平,拒绝了上百家污染企业的落户,积极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初步构建,今年9月份“清新福建行·一元门票游武夷”活动的开展,更进一步树立了大武夷旅游新形象,旅游产品从原来单一的观光旅游逐步向休闲度假、养生等生态旅游发展。
“让生态美,让百姓富”
南平作为闽江源头、福建的生态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作用,让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南平市人大常委会深感肩负着生态保护的重任。“每年,我们有三分之二的工作是关于生态的。”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聪告诉记者,每年的人代会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建议议案内容是有关环保、生态的,而这方面的议题也一直是代表和舆论关注热议的焦点,直接反映出了南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
过去一段时期,由于畜禽养殖、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等多重污染,严重破坏了延平区的生态环境。为了根本改善现状,2009年9月,延平区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延平区水产养殖规划》、《延平区畜牧业发展布局规划》,重新划定延平辖区内畜禽养殖禁养区、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的范围。延平区政府认真落实,按照“拆、治、控、转”的要求,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不久前,记者在延平区太平镇杨厝村看到,南坪溪流域养治分离、循环经济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解决养殖户分散、污水直排等治理难点,并可以将畜禽粪便发酵成为有机肥。2009年以来,延平区人大常委会在持续督促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百合花、闽台优质稻种植等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导养殖户到城镇企业就业,促进农户增收,逐步实现养殖业转型等。
“绿色司法助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离不开司法的保障。近年来,土地、森林、矿产等生态资源商品效益提高,涉“绿”案件屡有发生。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秩序,助力南平的绿色发展,南平市人大常委会把监督的重点放在督促司法机关为绿色发展提供更好的司法保障上,听取审议了南平市中级法院关于为绿色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工作的报告、南平市人民检察院围绕绿色发展加强侦查监督工作的报告,并分别提出审议意见,要求司法机关创新绿色司法服务机制和侦查监督工作机制,提高办案效率等。
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从理念、方式、机制等方面对司法保护生态进行了积极探索,“复绿补种”成为南平法院的审判特色,并走在了全省法院的前列。南平市人民检察院则开展了“服务生态经济 建设美丽福建”等专项监督活动,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促使南平的绿色发展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南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秀光如是说。
推荐阅读:
(来源:海峡法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