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美的人居环境、最低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影响”为标准,努力建设有现代风貌、岭南风格、大鹏特色的生态新城。(资料图片)
中国园林网10月9日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
一、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生态自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生态观的思想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顺应了历史潮流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重要论断表明,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
生态环境是关系人民福祉的根本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总书记的精辟论断,既是对生态产品的准确定位,又是对民生内涵的丰富发展,彰显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二、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2011年底,市委市政府设立大鹏新区,翻开了大鹏半岛发展的历史新篇章。作为承载着深圳“绿色梦想”的一个特殊功能区,新区的首要使命绝不是要创造多少GDP,而是要更好地保护这片净土,力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闯出一条新路。
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统一。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命题。必须把环境保护摆到优先的战略位置,宁可牺牲发展速度也要守护好生态环境,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也要摆脱“消极保护”、“静态保护”的思维,实施积极、可持续的保护政策,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把保护与发展统筹考虑、同步推进,实现生态质量、经济质量和社会质量的协调提升。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统一。我们要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标准、加大投入、严格监管,切实提供必要的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强化全社会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快形成“谁破坏、谁赔偿”,“谁使用、谁补偿”,“谁保护、谁获益”的导向,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各担其责、各尽其能的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坚持法治保障与市场机制相统一。我们要加快推动特区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有效管理的体制机制,严格执行环境污染事故追究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引入市场资本、市场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激励约束体系。
坚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相统一。我们要加快“高端高质、低碳绿色”发展,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重大项目带动、社区经济转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等多种方式,有效回应新区群众加快发展、脱贫致富的现实诉求,让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更多、更直接的实惠,推动生态美与百姓富、环境好与文明兴齐头并进。
坚持历史传承和现代化建设相统一。推动新区的建设发展,必须突出对历史人文的保护与传承,坚持“低成本、低冲击、低碳绿色”的开发理念,以“最美的人居环境、最低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影响”为标准,努力建设有现代风貌、岭南风格、大鹏特色的生态新城,让新区的发展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三、努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大鹏新区地处经济发达的深圳特区,周边环绕深港大都市经济圈及珠三角区域,森林覆盖率达76%,2014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00,全市排名第一,接近国际一流生态城市标准。我们要紧紧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力争到2020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将大鹏半岛建成生态格局完善、生态环境优良、生态制度健全、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的美丽深圳典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以生态红线为底线,不断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积极推动大鹏半岛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坚守222平方公里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基础上,探索实施更具刚性和约束力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研究制定大鹏半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指引,实施空间分区、分类、分级管理,合理确定各类空间的规模、结构和布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以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约束,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施限制性措施。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积极推动快速公交体系建设,新增建筑一律实行绿色建筑标准。
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快建设宜居生态家园。我们将坚持“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滚动实施环境治理工程,以解决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为重点,加强污染综合防治,实现污染物减排由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变,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实现污水集中处理率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加强海洋保护和综合利用,实施污染物入海排放总量控制,强化沙滩岸线生态修复,保护珊瑚礁等重要生物资源,适度引入休闲游憩设施,打造多元、活力、美丽的东部滨海岸线风貌。加快市容环境提升,着力推进各类公园、绿道、湿地和生态景观林带等建设,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目标。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法制政策和体制机制保障。今年以来,新区按照市委“三化一平台”改革部署,初步制定了生态文明制度改革“1+4”方案,并把探索编制大鹏半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原村民新型生态补偿模式、建立沙滩等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市场化定价机制、构建生态产业发展机制等作为年度重点推进的改革任务。与此同时,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生态质量为导向的实绩考核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在若干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框架初步确立,推动河流、林地、沙滩、海域等自然资源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保护机制,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以绿色低碳循环为路径,打造深圳湾区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抢抓大鹏湾被纳入全市“湾区经济”组团的重大机遇,创新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确立生态资源有价、环境容量有限、使用环境有偿的产业引导政策。以国际生物谷规划建设为龙头,加快高端生物科技和产业资源集聚,力争到2020年,将国际生物谷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以创建国家地质公园、环龙岐湾等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大力推动国际生态旅游岛建设。加快培育高端医疗、特色教育、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发展游轮游艇、海洋生物、海上运动及海洋资源利用等海洋产业,把新区打造成为深圳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不断促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继续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全社会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广泛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和环保志愿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行绿色消费理念。加快建立环境信息动态公开机制,积极培育公益性环保社会组织,完善社会多元参与机制。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导向,激励居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建低碳绿色美好家园,让每个人生活方式转变的一小步,汇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步。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我们将大力弘扬想干、敢干、快干、会干的作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以优异成绩回报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大鹏新区的厚望、重托。(作者系中共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
推荐阅读: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