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保护文化之根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2014年11月17日 10:30中国经济网

中国园林网11月17日消息:记者日前在晋江采访时,所接触的专家一致认为,新型城镇化要保住人类的精神家园已是共识,在这点上,晋江对五店市的保护可圈可点,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五店市“留住乡愁”,文化是最好的情感纽带

“晋江没有‘血拆’,晋江在市中心盖了安置房给老百姓住,保留了五店市这样的历史文化街区。”记者在晋江参观五店市时,一位陪同人员说,晋江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但没有造成“鬼城”,反而让百姓更加安居乐业了。

2010年,晋江启动当时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成片项目的梅岭组团改建工程。该项目总用地规模近7500亩,总投资约300亿元,拆迁房屋面积约198万平方米。晋江市城市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先发公函,让晋江市博物馆对片区内的文物、历史建筑进行普查。

2010年3月22日,晋江成立梅岭组团改建工程指挥部,划定126亩典型风貌建筑,在设立梅岭组团民俗文化区工作组。晋江将“民俗文化区”列为晋江实施传统文化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工程,还委托清华大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心为保护区做整体规划。2011年9月,晋江市人民政府正式将保护区命名为“五店市传统街区”,并成立了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建设管理领导组。

2012年4月19日,五店市传统街区举行隆重的开工仪式,对五店市传统街区做好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为了保护东南入口处的景点庄杰线宅,晋江市政府还修改了附近马路的规划。

五店市传统街区的保护是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晋江让住在五店市里的市民搬迁出去,保留了这个“五店市传统街区”。晋江城市建设中,不但没有把这个价值10亿元的地块拍卖掉,还贴上2.5亿元保护起来。五店市这个别号为“晋江城市会客厅”的地方,成为晋江城市文化的核心区。五店市传统街区的保护经验,还推广到晋江池店镇城北片区改造、紫帽镇片区改造、陈埭镇鞋都片区改造等拆迁改建项目中。

晋江市还出台加强文化建设与保护的有关措施,拟自2015年起,在文化产业专项资金与日常文化经费外,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5000万元以上,重点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文艺精品创作、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这是晋江民间和执政者的一致认同。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曾经说:“晋江的历史文化积淀很深厚,晋江城镇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是保护了文化的根。在这方面,民间的呼声和党委政府的想法是一致的。”

  新型城镇化不是“圈地运动”,应制度保障民众安居乐业

“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一场改革,不应该作为经济增长点的手段。”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在调研了晋江的新型城镇化后认为,晋江“以人为本”推进传承文脉的新型城镇化可圈可点。

“晋江作为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闽南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历史名城,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注重保护传统建筑,保留闽南元素,保存文化遗产。”易鹏说,晋江守住城市的根,守住文化的魂,避免了千城一面,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政府的角色应该从主导变成引导。”易鹏认为,城镇化过程出现“鬼城”是盲目发展的结果,应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主导作用,而不是盲目推出新城或新区。

据称,90%的中国地级市正在建立新城新区。有些为争夺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红利,以各种名义报批新城或开发区,圈占土地。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曾说,大规模“圈地”表面上看可以对不同主体储备更多的后备发展资源,但是,最终会导致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市场供应或者配套不全等原因会导致“空城”、“鬼城”。

“新型城镇化不应该是百姓深恶痛绝的强制征地和拆迁。应该让百姓休养生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日前到福州开讲座,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与民争利的“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严重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

竹立家说,福建有独特的优势,福建的新型城镇化先行先试,有望成为全国的范本。

推荐阅读:

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三个问题与改革解决

河南:新型城镇化下的洛阳大遗址保护

寻求传统村落和城镇化的平衡与和谐

意大利前副总理谈中国城镇化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