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提议建张伯玉雕塑 传承榕树精神

2014年11月28日 10:34福州新闻网

中国园林网11月28日消息:上世纪90年代之前,福州街头大型城市雕塑只有三四座。“上世纪90年代初,习书记到福州任职后,提出要建一批城市雕塑,打造城市形象,让市园林局牵头实施。”时任市建委副主任、市园林局局长的张家友昨天回忆道,“当时习书记提议,要给对福州有贡献的历史人物建雕塑。他说,福州是榕城,榕城怎么来的,宋福州太守张伯玉‘编户植榕’,发动全城百姓遍植榕树,对福州抗旱防洪有功绩,要给他建一座城市雕塑。”

后来,市园林局请来沈阳鲁艺、四川大学、厦大雕塑系教授在榕城街头踩点,看哪里适合建城市雕塑,又请各地的雕塑家设计出一批雕塑小样,然后请专家评议,最后向习近平汇报。“那段时间,习书记经常来白马河公园管理处看雕塑小样,有时自己先来看,再带市五套班子领导来看。”张家友说。

“那天,我们在白马河公园管理处摆出很多泥巴捏的雕塑小样,等市领导来审定。”时任市园林局副局长林应枢说,“开完市委常委扩大会,习书记带着其他市领导来看小样。他们在小样前仔细查看并讨论哪个设计好、哪个要修改。最后习书记拍板建设王审知、张伯玉、林则徐、严复、侯德榜等一批雕塑。”

雕塑小样定稿后,雕塑地点选在哪,习近平也一一去看现场,张伯玉雕塑建在白马路杨桥路口的西门兜环岛就是他看后敲定的。后来,“四位老人”分别建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再后来,福州街头、公园的雕塑多了起来。

1993年12月,为纪念福州太守张伯玉而建的张伯玉植榕雕塑立在西门兜两棵大榕树下。雕塑为花岗岩材质,站立式,高3.8米,左手向上弯曲,掌心托着希望的种子,右手扶锄,头部高昂,双眼满含希冀。雕塑作者为市群艺馆的程俊华,由市园林局承建。

后来,西门兜环岛因做畅通工程而扩建,张伯玉的雕塑被移到西湖湖头的撷秀园内。2000年后的一天,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路过西门兜环岛时,发现张伯玉雕塑不见了,就问:“张伯玉雕塑怎么没了?”“于是,市园林局又将雕塑移到杨桥路江滨西大道口的闽江公园北园创业园内的榕树下,相当于为张伯玉建了个纪念园。”当年主持雕塑移建项目的原市园林设计院院长林焰表示,当时创业园内榕树生长不旺,市绿化工程处将榕树补齐了,形成了今天雕塑后面郁郁葱葱的榕树背景。

“习总书记提议建张伯玉雕塑,就是肯定、赞赏、倡导张伯玉的植榕精神及张伯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搞好生态文明的执政理念。”资深园林专家邱泰斌昨天说,习总书记这次回来调研,还是倡导福州多植榕树,这是他持续关注榕城及榕树文化和精神的体现。

在福建、福州任职期间,习近平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议兴建一批城市雕塑;新建、扩建、续建左海、茶亭、金牛山等6个公园,创新中国成立后我市年度建公园绿地数量和财政投入的纪录,其中,发动农民建公园的做法还得到全国绿化办的肯定;为全民健身,解决鼓山登山难问题。

  相关链接

  张伯玉“编户植榕”

宋治平二年(1065年),62岁的张伯玉刚担任福州太守就遭受旱情的考验。他听老农说榕树可遮阴、防洪、抗旱,便发动19.7万户百姓,在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编户植榕”,他还在衙门前种两棵榕树作为表率。1076年后,福州夏季就形成“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

1068年,福州知府程师孟写诗赞美张伯玉在仕途末站的福州大力植榕绿化的成果:“三楼相望枕城隅,临去犹栽木万株。试问郡人来往处,不知曾忆使君无。”

推荐阅读:

中国城市雕塑设计大赛颁奖仪式在宁波美术馆举行

城市雕塑作品最大弊病就是没有思想

国内首座国际雕塑文化主题公园落户长沙洋湖

兰州:城市雕塑遭遇“黑手” 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

(来源:福州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