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15日消息:领导中国的力量,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转折点上,已展开美丽中国的蓝图。
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
会议指出,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是全体人民福祉所系,也是对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强化科学治理,推广适用技术,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为抓手,实施重大战略性生态工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各类社会主体投身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当代人受益,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3年,决策层对生态文明建设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坚定态度。
5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表示,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提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应该终身追究,并使用了“不能越雷池一步”的表达。
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其中提出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这被认为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牛鼻子”。
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之前被认为是中国过去30多年发展偏重GDP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决定》中提出“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这一点,在12月6日中央组织部印发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中被进一步具体化。
1月25日,《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印发。各领域的规划与实施意见相继跟进,涉及水生态、大气污染防治、国有林场改革等领域。生态保护的经济手段,如绿色信贷、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等也在继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探索已经开始。
8月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明确了今后3年的发展目标,包括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对未来1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决定》主要提到四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未来30年一定是生态文明迅速发展的30年。”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阐释,生态文明制度安排的逻辑是:调动千百万人来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同时国家对重要的生态系统予以维护、坚守底线,在保护过程中产生的损失由国家进行综合平衡和生态补偿,最后要有一套强有力的体系来执行国家的这套制度设计。
他进一步解释说,过去中国的自然资源虽然明确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可是在实践中产权主体比较模糊和抽象,不好落实,无人负责。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就是要明确,保护生态由谁来负责。国家对重要的生态系统要予以维护,用法律法规来坚守底线,明确哪些不能开发,这就是“用途管制制度和生态红线”。为了保证开发利用和保护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就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就是要建立一套强有力的体系来执行这套制度设计。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展望未来,各项政策将会逐步加码。据了解,由多部门参与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已上报,环保法修订草案已经过三审,开征环境税方案已上报国务院,煤炭资源税改革也已提上议程。
过去30多年中国改革的成功,在于把千百万人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今后30年,中国能否把千百万人发展绿色生产的创新能力有效调动起来,用到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上来,值得观察。
值得欣慰的是,领导中国的力量,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转折点上,已展开美丽中国的蓝图。
推荐阅读:
(来源:《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