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6日消息:苗木吐翠,花卉争艳。庐江县注重培育苗木花卉产业特色,着力打造精品,做到一年四季都有可以观赏的花木,同时提高综合效益,把苗木花卉生产销售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在“卖风光”中提高效益。连日来,笔者采访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乡镇和苗木花卉种植大户,看到了这个绿色产业的前景和发展的潜力。
苗木花卉成为支柱产业
“以前小打小闹,这几年通过土地流转,我承包了500多亩荒山,走规模化发展路子,今年已经赚了20万元。”10月27日,站在自家的林地上,矾山镇苗木大户鲍习定喜不自禁地说。
如今在矾山,像鲍习定一样,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经营百亩以上的大户已达10多个。该镇因势利导,镇充分运用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引导林木使用权合理转让,并全力实施安徽省政府出台的“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辟建园区等多种形式,鼓励村民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参与花木基地建设,推进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
随后,笔者来到有“绿色长廊”美名的冶父山镇幸福村,被成片苗木花卉吸引。“就像生活在花园里,心情舒畅。”村民董建军说:“家家户户,前庭后院,有空地就种苗木花卉。绿化3000多亩,绿化率60%以上。不只是为了绿化啊!村里年销售苗木花卉3万株以上,销售收入2600万元,年人均苗木收入2000元以上。”
村容村貌变了,村民精神变了。我县规定:对新建苗木基地面积达100-200亩的单个业主,每亩补助150元。对当年毛竹集中连片、人工造林50亩以上的单个业主,每亩补助100元。达到市级奖补的,除申请市级奖补,县一级也给予相应配套。
“苗木花卉成为支柱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县林业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县已建成苗木花卉基地总面积6.5万亩,其中2012年新增面积达1.5万亩,全县100亩以上的造林大户有160多户,500亩以上的大户近20户。全县发放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211份,登记注册苗木生产、园林绿化公司82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
一村一品做出本土特色
走进乐桥镇浮槐村,笔者发现这里的林间乡道、房前屋后全都栽满了香樟树。村民从栽种香樟树中尝到了“甜头”,该村因此成了人人皆知的“香樟村”。随着苗木产业的发展,使得浮槐村满山遍野都是绿树成荫,被人们誉为“庐江小江南”。近年来,浮槐村依托山场、岗地资源,充分挖掘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四旁”潜力,苗木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目前,该村绿化总面积近4000亩,“四旁”种植苗木中,仅香樟树就有10万株以上。苗木产业的发展,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与乐桥镇浮槐村不同的是,盛桥镇东岳村走的是另一条路线,他们以桂花树为特色,做大产业。
“今年雨水充沛,桂花树长势好,花儿成色好,一株成年桂花少的可产40公斤至50公斤,多的可产100多公斤。我门前这10亩桂花园,按照目前鲜桂花40元/斤的市场价格出售,估计能卖2万元。”东岳村苗木大户陈文生说。
东岳村位于巢湖南岸,境内土质良好、气候温润、降雨充沛,是苗木花卉生长的理想区域。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桂花在当地就已作为一项产业逐步发展了起来。由于生产过度分散、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村民种植桂花一直成不了气候。
东岳村党总支副书记赵明荣介绍说:“从2000年开始,在县里指导下,我们村引进了新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剪枝,将新技术新模式注入桂花产业,并建成了苗木花卉交易市场。如今,全村桂花栽植以陈院村民组为中心,辐射到全村30多个自然村,形成了绵延10多公里的桂花产业开发带,成为环湖大道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有了风景就能吸引客人,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在桂花园中冒了出来。城里人沿着环湖大道驾车来赏花、采花。桂花糕、桂花酒、桂花茶等食品,都是村民款待客人的佳品。
未来,庐江县将有一大批像浮槐、东岳村一样的特色村出现。
根据《庐江县樱(花)桃园等“四园”建设实施方案》,该县将建设四大规模化园区,打造四季赏花赏景的景观旅游好去处。全县规划两个重点区域分别是庐城、环冶父山森林公园区域和白山、盛桥苗木花卉基地核心区沿线及滨湖大道沿线。
据了解,规划建设的樱(花)桃园面积上百亩,其中仅冶父山镇东南及东顾山林场临城东新区规划建设的便有100亩樱花园。另外,荷花园建设千亩以上,红叶园新建500亩以上的红叶石楠和红枫基地以及500亩以上的红叶石楠和紫薇基地。而梅花园新建面积两百亩左右,以腊梅、春梅、美人梅为主。
青山绿水拉动旅游发展
在上世纪50年代,一曲巢湖民歌《十里长冲好风光》曾唱进人民大会堂,唱红全国,而今天生长在这里的众多千百年古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目前,长冲村已列入汤池大旅游规划圈。
沿着一条平坦而洁净的乡村公路,进入汤池镇果树村,跃入眼帘的是一条修葺一新的古街,村口矗立着数百年树龄的古银杏树,见证了古街的历史变迁。站在村口眺望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茶园。
据了解,“长冲谷”、“百花谷”、“禅茶谷”是汤池大旅游规划的三条山谷旅游线路。与“百花谷”以主打金孔雀等温泉旅游不同,“长冲谷”因为地处两山之间,其原生态的青山绿水,现在合肥难寻第二处。笔者从万山镇村民那里了解到,“长冲谷”至今仍保持上世纪50年代的原有风貌,与歌曲中所唱的风景一样,这么多年未遭到一点破坏。都市人进入谷中需要步行或换乘自行车。而游客来“长冲谷”,除了看民歌中描述的风光外,更重要的是享受“慢生活”。
为了丰富这条旅游线路,还将周边村落里的千年古皂荚树、长寿村、堰洼水库等景点进行串联,市民还可以在此采茶。另外,当地政府已开始修建一条“福岭公路”,此公路更是将“长冲谷”、“百花谷”连到了一起,撬动旅游产业的升级。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