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7日消息:生态环境,无疑是翔安手中的一张最重要的底牌。今天,在“美丽厦门·典范翔安”宏伟目标的指引下,翔安区将继续推进“多规合一”工作,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严格守住我市划定的生态控制线,力争通过5到8年的建设,成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生态立区”、“绿色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又有了全新的注解。寻觅脚步延伸的方向,翔安走的,正是一条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都市农业区“浮出水面”
13.5公里长的翔安大道,犹如一条色彩斑斓的纽带,把翔安隧道与沈海高速公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大道不远处的火炬光电产业区,楼宇林立,却找不到“一根烟囱”。
翠绿的池塘边、茂盛的榕树下,老人们正悠闲地交谈,孩子们在尽情地玩耍……这是记者昨天在省级生态村翔安内厝莲塘村看到的情景。据了解,近年来,翔安全力完善该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和环境美化绿化力度。
有人说,产业与生态,永远都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这话,在翔安,似乎成了一种例外——翔安的发展史,生态的烙印清晰可见。
如今,众多高科技、无污染产业在翔安迅猛崛起的背后,实际上是翔安区“调整、集中、做强”的产业发展方针——所有新办工业项目一律进入工业园区统一管理,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公用设施产业化、污染治理统一化、土地利用集约化。
四大功能区,现在正清晰地勾勒出翔安的发展脉络。其中,生态都市农业区一“浮出水面”,就引发了环保人士的瞩目。
这一约202平方公里的区域,有一个基本定位——“发展厦门东部生态廊带、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及休闲生态旅游区”。翔安区的思路是,在这里,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构建沿东部山脉的绿色生态廊带,加大水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扶持发展设施农业、种子种苗、花卉培植、城市“菜篮子”工程以及生态旅游业等现代都市农业。
污水处理设施日益完善
奔流的九溪水,沿着宽阔笔直的导流渠,如同瀑布般地汇入大海。两年前建成的九溪挡潮闸导流渠工程,如今不仅保证了九溪流域生态水位,而且消除了洪水给流域居民带来的安全隐患。
把目光从水面移到陆地,近年来,翔安区重点加强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打造温馨整洁的生活环境。目前,全区主要道路果皮箱完成更新升级,近800套新型果皮箱安装完毕。针对生活垃圾难清运、难处理等特点,翔安从去年开始建设100多座转运平台,小嶝垃圾开始转运出岛,全区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转运工作也全面启动。
值得关注的是,厦门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垃圾分选厂、废旧家电处理厂等重大环保工程,也都镌刻着深深的“翔安”印记。此外,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工程,淘汰燃煤小锅炉,禁止新建高污染燃料锅炉,也是这些年翔安区实施“蓝天工程”的一个重要手段。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如今,一个个污水截流或处理设施,不断在翔安建成并投入使用。今年来,翔安区启动工业区周边19个村庄的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引导农村污水进入市政管网,截至上个月,新店镇吕塘村、新圩镇云头村污水整治已完成前期工作并进入土建施工,内厝镇后田村污水管道和排水沟的铺设也在加快推进。
“村里的污水管道和排水沟铺设得泾渭分明,空气也清新了。”昨天,后田村一位包村干部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村民们也都说,现在漫步在村里,移步即是景,举目满眼新。
生态旅游方兴未艾
青山,碧水,一片片绿油油的青葱地。大帽山的三角梅生态园,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事实上,人们愿意来的原因,还是在于这里优美的生态环境。
“生态立区”,翻阅如今翔安的不少文件,都能找到这样的字眼。近年来,高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翔安,依旧保留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展现出特有的生态魅力。
家住翔安东方新城祥福一里的许聪惠,很享受他的晚年生活——现在他的居住地,走几步就有劳动公园、宋坂公园,再走几步就来到翔安大道的慢行步道。这条全省最宽的城市主干道,一直被认为是翔安生态新城建设的一个最明显的印记——它在厦门历史上第一次把推进道路绿化与建设城市公园结合起来,打造全省第一个公路带状公园。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昨天的香山郊野公园人流如织。这一慢行系统,全长约5公里,主要采用木栈道的方式,把香山的各大自然、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目前木栈道两侧已种上三角梅、福建山樱花等观花植物,随处可见的含笑花、桂花等香味植物也让“香山”更加名副其实。
清新的空气和着阵阵泥土芬芳,沁人心脾。近来,大帽山三角梅公园、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等一大批生态工程项目的投用,进一步奠定了翔安区在岛外生态旅游格局中的地位。北部山区成为天然的绿色屏障,75公里的海岸线串联起全市水质最好的海域,在今年农业部开展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最美田园推介活动中,小嶝更是荣获中国“最美乡村”的称号——它与大嶝、角屿,宛如三颗明珠牵引着游人的目光。
推荐阅读: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