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会所关停 不能一“关”了之【评论】

2014年01月20日 09:48中国风景园林网整理

中国园林网1月20日消息:北京市属公园内的私人会所和高档娱乐场所将一律关停,杭州市也将关停西湖景区高档营业场所。这既是对隐形奢靡之风釜底抽薪,也是对社会公共资源正本清源。

  一段时间以来,公园、湖泊、风景名胜甚至烈士陵园里,私人会所、高档茶楼、酒店、豪华别墅纷至沓来、滋长蔓延,公共资源被少数人占有的事件在各地频频上演;一个个“禁止入内”“游客止步”的标牌,将公众阻挡在外,使本属于公众所有的社会资源,变成了少数人的私人空间。

  八项规定实施以后,那些潜藏在公园、景区里的高档娱乐场所,不仅环境隐蔽,远离喧嚣,而且“安全有保障”,成为奢靡之风的“地下战场”,更成为权力腐败的“遮丑布”。

  将私人会所赶出公园,是对私人侵占公共资源“亮剑”。城市公园等公共资源属于社会公有、公用,具有突出的“非排他性”特征,然而却一再成为少数人的觊觎之地,建高楼、修别墅,城市湖泊变成了“私家园林”,森林公园变成了“私人后花园”。长此以往,践踏公众利益,破坏公共环境,群众岂有不气愤的道理。

  “公园会所”“游客止步”只是公共资源私人化的冰山一角。还公共资源姓“公”的本源,清除私人会所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公众更加期待,向公共资源私人化开刀。

  据报道,15日,北海公园内的乙十六御膳堂、上林苑饭庄已经停业整顿。杭州市16日关停了5家会所后,17日又关停位于西湖景区公园内的吴山会馆、井外天、新荣记、海陆会、嘉纳餐饮、静逸别墅、菩提精舍、涌金楼、御尊园、学士居等10家会所。其余景区公园内所有名人故居和文化遗址内的高档经营场所,也将在近几天相继关停。

  自中央全面执行八项规定以来,公款吃喝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但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少地方也出现了一些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背道而驰的不和谐音符。比如,用矿泉水瓶子装茅台、单位食堂星级排场等。现在,又将公款吃喝转为地下,各种公园私人会所应运而生,对此,党中央决定,整治隐秘的“会所腐败”。首先,这标志着反腐败正在向深入发展,正在向“深水区”迈进,这表明着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其次,公园姓公,由政府投资建成,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理应是人民群众旅游、休闲、健身的场所。而私人会所将公共资源变为“私人”场所,用来满足一小部分特权阶层的私欲,侵占了公共资源。再次,公园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阵地。它不姓“私”,更不姓“钱”,别让铜臭污染了“城市之肺”。而私人会所霸占了公园里最好的资源,把普通游客挡在门外,只为少数人服务,这怎么行?!将公园内私人会所一律关闭,让公园真正回归公众,我们为之拍手叫好!

  私人会所进入公园一律要被关闭,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不能一“关”了之,更要问责,深挖背后的腐败问题。

一是私人会所是怎么进入公园的?其实,早在2006年,建设部颁布执行的《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试行)即明确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国家重点公园的功能,不得侵占国家重点公园的用地,不得擅自改变国家重点公园的用地性质,不得出让、变相买卖国家重点公园的资源,不得进行经营性开发和上市。而在去年5月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次重申,严禁在公园内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会所、高档餐馆、茶楼等。而一些地方阳奉阴违,并未真正清理公园里的私人会所。我们不禁要问,是谁有本事在这些公园公共场所内建起会所和高档餐厅呢?这些会所和餐厅如何动工建设、土地审批、执照办理、开张营业的?有多少权力监管部门在失职或一路大开绿灯呢?

  二是党员领导干部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从何而来?众所周知,能称得上私人会所,基本都是高档娱乐消费场所。私人会所大都以邀请制度与综合审查制度加盟会员,只有他们的会员才有资格进入会所进行消费。会员入会费动辄几万几十万,1桌吃两三万也很正常。当然,进出人员能够加盟会所的人员非富即贵,还有的被邀请入会者多是身价百倍、威风凛凛。可以这样说,能够进入这些高档场所的不是有经济问题的腐败官员就是一些具有显赫地位的高级领导干部。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党员领导干部,你的私人会所会员卡,是从哪儿来的?

  三是公园方为什么不执行私人会所不能进入公园的有关规定?公园本应姓“公”,公园方不知道吗?我们不禁要问,建设部三令五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国家重点公园的功能,严禁“以园养园”。那么,公园方为什么仍然胆大妄为,谁在撑腰?私人会所背后的权力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