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我国花卉产业形势严峻,一方面由于受中央调控政策影响集团消费大幅减少,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压力大增,企业被迫转型;苗木业也同样面临自2012年延续的产业低潮。本期开设“盘点2013”专栏,从花卉、园林、苗木、花店、花艺五方面为读者盘点2013,展望2014。
挥别2013年———
这一年,对于花卉行业,特别是盆花行业而言,业界多数人如坐针毡。年初,一品红、凤梨一路“跌跌不休”;紧接着蝴蝶兰、红掌行情下挫;年尾,大花蕙兰价格又下降三成以上……更让从业者“难堪”的是,在年末中央严禁用公款购买礼品的清单中,花卉忝列其间。如此这般,花卉经销商日子不好过,生产商日子更难过,盆花行业“哀鸿遍野”。
最近,盆花同行中流传如此小段子:昨天一朋友问我,最近花卉行业不景气,库存量都很大,你睡眠怎样?我说,像婴儿般。他说,不愧是高手!还能睡得着!我沉默半晌道,半夜经常醒,哭一会儿再睡———虽是笑话,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目前盆花从业者的真实写照。但记者认为,目前只是盆花行业转型的阵痛期而已,远不是末日来临。其实,这一年来,记者与诸多盆花行业的从业者交流,他们心里都明白,这场“寒风”早刮比晚刮好。毕竟,现在还只是凤梨、蝴蝶兰、红掌等有限的几种花卉数量庞大,如果没有当下大环境发生变化,再过个十年八载,届时花卉体量将更为惊人,损失也将更大。
由消费终端倒逼生产商、经销商转型,让其接受和调整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此过程中,“痛哭”几声也无可厚非。但盆花这个“婴儿”终究是要成长,哭过后,从业者该怎么办?其实,无论是花卉业界专家,亦或是专业媒体,多年前就呼吁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不要盲目跟风,但彼时盆花团购行情火爆,几乎是花就能卖,从业者无视行业规律;现在,则到了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了———
在国家提倡创新的大背景下,盆花行业再走单一的复制、生产模式,已然没有出路,必须要做与其他人、起码与周边人不同的产品。如何保证品种以及品质的独特性?俗话说,各花入各眼,长久以来,市面上流行的主流花卉种类太少,颠来倒去地就是那么几种,而且高品质产品长期缺货。随着开拓私人消费市场提上日程,若还想用长久以来集团采购养成的思维模式去强加给普通消费者,必然会伤上加伤。种植者不妨大胆些,按照自己的眼光去选择产品。不试错,哪里知道什么花会卖得更好?即使错了,也未必会比现在的情况更糟。遗憾的是,依然还是有不少人选择“望风而动”,别人转型种什么,我就种什么。以小盆花为例,由于生产周期短,成为从业者转型的首选,有上海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仅2013年上半年,上海地区就一下新增了几百万盆小盆花上市量,价格跌势明显,但这或许仅是个开始。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即使大家种同一种花卉,相互间只要控制数量、错开品种,依然可以实现盈利。去年圣诞节前,成都的一品红售价已经达到每盆15元至16元,就是最好的佐证。去年年初,其价格不过6元左右,但经过种植者在数量和品种上的深入沟通,无论销售还是利润,都已恢复常态。
企业、经销商还要尝试走出去,走出自己最为依赖的销售模式。其实,无论是已经连续举办八届的中国花卉博览会,还是在北京、上海轮流举办的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眼下对普通消费者的影响力依然有限,花卉从业者多是“自娱自乐”,在与外部的互动上用力不多。记者在日常接触一些市民时发现,爱花的不少,了解、会养、会用花的依然不多。协会、花卉生产企业、经销商、大众媒体、消费者之间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引导消费理念,亟待解决。否则,说开拓零售终端,不过是空中楼阁、水中花月。
而且,我们有可以借鉴的路———在传统花卉生产、销售一片低迷之际,网络盆花销售却一片繁荣。依托社区、资深玩家的带动,多肉、铁线莲、月季等植物品类大卖特卖;而小包装种子、DIY种苗的势头也不遑多让;另外,花卉旅游项目也成为掘金热土。在“全民皆网”的当下,盆花的脚步需要迈得更大些。
现在,真正到了培养消费者的时间了———首先,企业要生产出好产品;其次,协会、媒体、经销商要让消费者知道盆花好与坏的差别,并教会他们买回去怎么养、怎么用,毕竟,以前由公家一掷千金买单的日子一去不返了;本该十几年前就做的一般民众的花卉消费习惯培养工作,现在做也为时未晚。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花卉的出路亦在于此。
迎来2014,花卉行业的春天依然在,但要靠自己争取。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花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