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24日消息:如果说春天的宝鸡是一幅水彩画,那么初冬的宝鸡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金黄的银杏,翠绿的女贞,深红的红叶李,蓝紫色的羽衣甘蓝……绚丽的色彩让西秦大地如诗如画,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大花园”魅力。
2009年,宝鸡市一举摘得“国家森林城市”桂冠。五年来,生态旋律不走调,绿色脚步不停歇,市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绿色家园,宝鸡市的森林面积又增加了两百多万亩,与之俱增的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森林城市绿更浓
连日来,记者一路看到,在西宝客专沿线、岐山县周公庙义务植树基地、眉县红河谷旅游专线、连霍高速扶风县绛帐以东段、宝汉高速千陇沿线,干部群众和驻宝官兵挥汗如雨挖着一个个树坑,栽下一棵棵树苗。虽然天气寒冷,但是西秦大地绿意浓浓,城乡绿化的脉动在加速延伸……
“现在还看不出太多的绿色,等到明年三四月份,这些地方一定会穿上华美的绿装。”宝鸡市林业局局长刘汉卿说,最近五年来,全市累计造林223万多亩、植树1.4亿株,全市造林绿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五年前,经过全市人民不懈努力,已经实现了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的梦想。“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两块沉甸甸的国字号金牌,既让我们欣喜骄傲,又让我们压力倍增。今后的绿化工作怎么搞?如何在巩固成果中优化结构,提升品位,让我们的城市更绿、更美、更生态?
宝鸡市委、市政府又提出新目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绿色宝鸡、水润宝鸡、亮丽宝鸡,在西部工业城市中生态最美、环境吸引力走在西部前列。
在全省率先推进关中大地园林化,打造绿色宝鸡升级版,关键还是造绿造景,让城乡多姿多彩。
宝鸡市委书记上官吉庆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实干家的作风栽树,以艺术家的素养选树,以摄影家的审美造景,以主人翁的精神护绿。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始终牢记“造林绿化永远不会走弯路,造林绿化永远不会过头,造林绿化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切实把抓造林绿化的责任扛在肩上,亲自过问、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促,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绿一方”。
市长钱引安指出,要科学规划造林绿化工作,做到高标准、高定位、眼光远,把每一项绿化生态工程都作为景观来打造和推进。要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林木品种,注重苗木质量,不断提升造林绿化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在宝鸡市编制的《宝鸡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暨现代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宝鸡市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规划》中,人们看到了“一屏”“五带”“八化”的蓝图:关中西部生态屏障、秦岭关山森林生态风景带、千山生态经济防护带、渭河沿岸生态景观带、千里绿色长廊景观带、渭河北坡森林屏障景观带,实现城市森林化、乡镇园林化、村庄林荫化、路渠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河流生态景观化、出入境口美化绿化、荒山荒坡全面绿化。
环境和谐生态美
国宝朱鹮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高,它喜欢栖息在森林茂密、植被多样、水草丰美的“养生地”。今年9月,金台区硖石镇六川店村飞来一只成年朱鹮,定居在一户农家乐门前的老榆树上。村民们欣喜地说,是六川河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这只吉祥鸟。
沈阳人刘显华夫妇10年前定居宝鸡后,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夫妇俩整天流连于公园、广场、绿地、景点,他们不仅自己陶醉于西秦的美景,还用摄像机拍摄了三四十部反映宝鸡山水风情、人文历史的短片,发给亲朋好友,推介宣传宝鸡的优美环境。
树木不仅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环境,还是天然的吸尘器,一亩树林一年还可吸收60吨灰尘。今年前11个月,宝鸡市收获218个蓝天,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位居全省前列。最近五年新增的223万多亩林地,就是除尘降霾的神器。刘汉卿说,从眼前的现实和切身的感受来看,植树造林的意义远不止绿化城乡、美化家园河山那么简单,更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与未来福祉。
五年来,宝鸡市坚持规划建绿、工程增绿、见缝插绿,新建石鼓山、金台观、凤凰山、蟠龙新区等公园绿地40个,市区4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园绿地达到117个;建成沿街沿路景观林带298条、林荫停车场48个;在渭河、茵香河等河流沿岸新增绿地150万平方米、生态水面85万平方米;在等级公路和铁路两侧营造景观林带1420公里,绿化沿线直观坡面12.3万亩;在渭河北坡新建义务植树基地1.7万亩,营造彩色景观片林6800多亩,绿化陡崖、沟壑3万平方米,西起金台区林家村,东至扶风县双庙村的百公里长、平均宽幅1.5公里的森林屏障基本建成。目前,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25平方米,森林成为宝鸡的天然名片,生态成为宝鸡的特色优势。
不仅外地人对宝鸡“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森林城市景观赞不绝口,老宝鸡也对居住环境心满意足。一位家住市区经二路的市民说:“原以为这几年经二路最漂亮,推窗就能见景,出门就有小花园。没想到,前几天去高新区转了一圈,那真是处处是游园,出门逛花园,车行林中,人走树下,森林公园就在城里,想要呼吸新鲜空气,不用爬山,直接出门遛个弯就够了。”
家住市区渭工路的许女士在公园路上班,她每天都穿过渭河公园步行上下班,她说:“过去上下班挤公交车,一天到晚精神紧张、身心疲惫,没时间锻炼,经常失眠。现在每天早晚走在树林里,既锻炼了身体,又呼吸了负氧离子,看到公园里的花花草草心情特别舒畅,晚上睡眠也特别好。”和许女士一样,宝鸡市有不少上班族每天穿行于绿色的河堤、街道,步行去上班,这是城市的绿色规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在眉县金渠镇红星村,村里村外绿树环绕,家家户户门前种着玫瑰、月季、大丽菊等花卉,随便走进一户村民的小院子,都能看到几棵树,有的种的是梨树、杏树,有的栽着银杏、玉兰,整个村庄都被郁郁葱葱的绿色所包裹。这只是宝鸡市三区九县村镇绿化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宝鸡市在9个县城和105个建制镇全面开展庭院绿化、街道绿化和郊区绿化,每个镇都建有公共绿地和生产绿地,陇县、千阳、凤县、太白、麟游5个县城还形成生态水面110万平方米,建成了千湖国家湿地公园,启动了千渭之会、嘉陵江、石头河等6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绿化模范县4个、国家级园林县城7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区10个,省级园林县城实现了全覆盖,宝鸡城乡绿化走在了全省前列。
青山成了聚宝盆
在太白县鹦鸽镇四林庄村,村民吴金珍用纱网把一片林区围了起来,网内有鸡舍大棚,成群的鸡正在悠闲觅食。吴金珍家有100亩林地,2012年起,他搞起了土鸡养殖,年收入达20多万元。近年来,太白县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多种林下经济,把林下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林增效的重要抓手,统筹考虑植树造林与助农增收效应。目前,太白县有林地39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9.5%。
初冬时节,在眉县、岐山等地的猕猴桃园里,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果农们围绕猕猴桃树的清杂、深翻、施肥、修剪、浇灌等冬季管理环节,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如今,眉县8个镇123个行政村全部栽植猕猴桃,猕猴桃总面积达到29.4万亩,农民户均4.4亩,2013年猕猴桃总产量达41万吨,产值23亿元,农民人均猕猴桃收入突破9000元。
近年来,宝鸡市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高效林业绿色经济,建成渭北塬区百万亩优质苹果带、秦岭北麓60万亩优质猕猴桃带、南山西山百万亩花椒带、关山乔山百万亩核桃带。全市干杂果总面积达到235.2万亩、水果总面积达到175.4万亩,宝鸡市成为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生产基地和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陇县、麟游被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凤县被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同时,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宝鸡市还大力发展园林旅游、花卉种植、盆景设计等一系列围绕林业经济的新兴产业,推动宝鸡市林业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让增绿增收“双赢”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推荐阅读:
(来源:宝鸡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