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6日消息: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拉动内需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以及实现社会全面小康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0%。但也要看到,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在很多地区凸显。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好生态环境?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
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障碍
目前,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少科学规划。规划科学与否对于城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很多地方在城镇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划非常不科学。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求大、求快,导致城镇布局不合理。如一些地区工厂与居民区没有合理设置,工厂区建在上风处,废气污染影响居民生活。还有一些地区城镇化规划中缺少绿地建设,降低了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二是发展模式粗放。我国长期以来依靠的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发展道路,这给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些地方更是把城镇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摊大饼式地发展,导致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留下许多隐患。
三是政绩考核不完善。党中央对政绩考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一些地方,以GDP论英雄的倾向仍然存在,很多地方政府没有理解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增长方面,对环境保护重视不足,环境保护的动力以及投入严重不足,不能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发展与保护的双赢。
四是公众环境意识匮乏。生态环境保护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但很多农村居民虽然从身份上看已经转换为市民,但是在习惯上还没能融入城市,环境意识不强,虽然住上了楼房,生活在小区里面,但在生活中依然存在乱扔垃圾、不注重垃圾分类等问题。这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凸显的一个原因。
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一是制定科学的规划。城镇化建设要做到规划先行,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就能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城镇化建设规划要从全局的视角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要注意工业区、居民区的合理布局,重视对区域内绿地、河流的保护,实现发展与保护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城镇化规划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利用后发优势解决各类环境问题。
二是转变发展模式。没有经济模式的转变,生态环境保护也就无从谈起。在城镇化建设中,地方政府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严格控制污染产业的发展。在招商引资方面,要坚持环境标准不放松,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说不。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鼓励本地区高科技行业的发展,加强本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努力研发节能环保技术。
三是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考虑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环境保护的高要求以及当前社会公众环境意识普遍不强的客观现实,对政府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借助各种公共场合来进行环境保护宣传,让公众在铺天盖地的宣传面前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潜移默化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要让公众意识到环境保护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环境保护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只有每一个公众都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去,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四是完善政绩考核体系。要按照中组部的要求,尽快改变现有的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指标。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考核要从速度向质量转化,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一票否决”制。凡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环境保护不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一律进行追责。
作者单位:荣宏庆,辽宁省委党校省情研究所所长、教授;李玮,辽宁省委党校法学部主任、教授。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境报)